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鸿南专利>正文

一种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90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注射器械,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其特征是在内管前部距前端面为10~15mm处有环形凹槽,在内管前端面至环形凹槽内镶嵌有医用橡胶套,它不但取消了造成生产率低的研磨工艺,而且杜绝了研磨时人为造成由于密合度不好所出现废品率高的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密合度好,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可降低成本30%。(*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注射器械。对于医院所常用的注射器,是采用国家规定的81号玻璃为原料,经熔化后拉出各种不同规格的玻璃管制成,按内管和外管的密合度要求,需将内管的管壁进行研磨,此种研磨工艺复杂,破损率高,成品率低,若消毒不严容易在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不需研磨内管管壁的注射器。本技术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其特征是在内管前部距前端面为10~15mm处有4~8mm深的环形凹槽,前端面到环形凹槽边的直径小于内管壁直径4~5.2mm,在内管前端面至环形凹槽内镶嵌有2~2.6mm厚的医用橡胶套。本技术的内管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其不但取消了造成生产率低的研磨工艺,而且杜绝了研磨时人为造成由于密合度不好,出现废品率高的现象。它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密合度好,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管前端套入的医用橡胶套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外管根据不同规格刻有计量刻度,内管的前端面〔1〕通过套入的高强度医用橡胶套与外管壁内的液体接触,橡胶套的上沿紧密压入环形凹槽〔2〕内,橡胶套可更换,一次性使用,-->可避免由于消毒不严所带来的交叉感染。此结构易于加工成多种规格的注射器,满足用户需要,可降低成本30%。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管和内管组成的注射器,其特征是在内管前部距前端面〔1〕为10~15mm处有4~8深的环形凹槽〔2〕,前端面〔1〕到环形凹槽〔2〕边的直径小于内管壁直径4~5。2mm,在内管前端面〔1〕至环形凹槽〔2〕内镶嵌有2~2。6mm厚的医用橡胶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由外管和内管组成的注射器,其特征是在内管前部距前端面[1]为10~15mm处有4~8mm深的环形凹槽[2],前端面[1]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南
申请(专利权)人:刘鸿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