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希平专利>正文

一种自补气插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83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补气插瓶针,由穿刺针管、补气管、上针座、下针座、隔水滤气膜等组成。穿刺针管前端是锥状针尖,在其管壁上开有上、下两侧孔,分别形成补气孔与进液孔,补气管顶端位于穿刺针管管壁上所开的两个上、下侧孔之间;针座下端有能与输液管相插接的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瓶针能全面满足实际输液的各主要功能要求,且使用简便、安全性高、补气可靠洁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瓶针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补气插瓶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输液器配套的插瓶针,属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广泛应用于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医疗器械,其上部的插瓶针,兼有穿过输液瓶塞,导引药液进入输液器,并向瓶内补气以平衡因液面下降而造成的瓶内负压。目前已有许多专利技术出现,以解决无屑穿刺,洁净补气及简化操作,降低成本等问题。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以“一种套管式输液插瓶针”专利(94114867.x)为例,在进气口安置一空气过滤层,可以实现对补充空气的过滤。但实际上当将针插入输液瓶时,由于液体压力,药剂很可能回流到进气口而浸湿,甚至透过空气过滤层而溢出,并使空气过滤层损坏或透气能力显著下降而影响补气。此外该专利采用弯折通气芯管结构,给生产和装配都带来不便。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补气插瓶针设计,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性能优良、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自补气插瓶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补气插瓶针,由穿刺针管、补气管、针座、滤膜等组成;在穿刺针管前端有锥状针尖,在其管壁上开有侧孔;针座下端有能与输液管相插接的连接头,其特点为:穿刺针管管壁上所开的两个侧孔沿针管轴向上下分布,且上侧孔靠近锥状针尖;所述针座由上针座及下针座组成,上针座内有台阶孔,穿刺针管固定地安装在台阶孔上部的装针孔中,穿刺针管内腔与较大的台阶下配合孔相通;所述上针座的台阶下配合孔与下针座的圆柱形配合端紧密配合,且台阶下配合孔深度大于下针座配合端高度;在下针座配合端上端面有两孔:其中一直孔穿透下针座上的连接头与输液管相通;另一孔中固定地安装有补气管,并与横向进气孔相通,所述横向进气孔与较大的压盖孔相连,压盖孔的底部放置有隔水滤气膜,并用带中心孔的压盖固定,压盖孔的内径略小于压盖外径。所述补气管顶端位于穿刺针管管壁上所开的两个上、侧孔之间。所述上、下针座均由硬质塑料注塑而成;压盖由软质塑料注塑而成。所述穿刺针管、补气管及上、下针座之间均采用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可以是紧密配合也可以采用粘接剂。-->可以看出该插瓶针的输液及补气通道是各自独立的,即由穿刺针管管壁下侧孔(进液孔)流入的药液,经穿刺针管内孔与补气管间的间隙流入上针座台阶下配合孔中(由于台阶下孔深度大于下针座前颈部高度,因而台阶下配合孔上部存在溶液空间),再经下针座上的通液孔,流入到输液管中。当瓶中的液面下降,在输液瓶的上部形成负压时,外部空气经隔水滤气膜进入下针座的进气孔中,再经补气管进入到穿刺针管上部,由于补气管上端靠近穿刺针管壁上侧孔(补气孔),因而过滤空气经上侧孔而进到输液瓶中,从而保持必要的输液压力。当初次插入针时,有可能药液会经补气管——下针座上的进气孔返流到滤膜处,由于采用了隔水滤气膜,可以防止药剂经压盖孔漏出,而不影响补充空气流过滤膜,解决了普通空气过滤膜透水,不耐水的问题。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另外本专利将穿刺针管及补气管分别固定在上、下针座上,因而无论是针座还是针管的加工都更加简便,组装也变得十分容易,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自补气插瓶针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自补气插瓶针外观图图例说明:1.穿刺针管:11穿刺锥尖  12管壁  121补气孔  122进液孔  13穿刺针内孔2.补气管3.上针座:31前颈部  311装针孔  312通液孔  32座体  321配合孔4.下针座:41配合端  42过液孔  43补气管孔  44进气座441横向进气孔  442压盖孔  45连接头  46翼片5.压盖:51配合圆柱面  52过气孔6.隔水滤气膜7.粘接剂8.输液器软管具体实施方式补气插瓶针结构详见图1:穿刺针管1的顶端是穿刺锥尖11,可以轻便地穿过输液瓶胶塞,且不会产生橡胶切屑颗粒而引起药液粘污。在穿刺针管管壁12上靠近针尖处开有补气孔121,在其下方对侧壁上开有进液孔122。这种布局有利于防止补气时产生的气泡混入输液管中。穿刺针管1的下端插入上针座3前颈部31的装针孔311中,并用粘接剂7粘牢、密封。通液孔312内径略小于装针孔311内径,以方便穿刺针管1的装配定位,并形成药液通道。上针座3下部是膨大的座体32,其中心有较大-->的配合孔321,且通液孔312与配合孔321相通。下针座4上部是圆柱形配合端41,其外径略大于上针座的配合孔312内径,以实现紧密配合,并用粘接剂7粘牢、密封。在下针座配合端41端面上设有两个孔:补气管孔43及通液孔42。通液孔42直通到连接头45下端面,连接头45是一锥形接头以便与输液管相插接;补气管孔43中安装有补气管2,并用粘接剂7粘牢且密封;补气管孔43与进气座44上的横向进气孔441相通,横向进气孔441又与压盖孔442相通。在压盖孔442底部,装有隔水滤气膜6,并用带有中心孔的压盖5压紧。压盖5由软质塑料制成,其配合圆柱面51的直径略大于压盖孔442的内径。以保证压盖5能可靠固定在压盖孔442中。隔水滤气膜6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薄膜:它有很好的通气性,并由于其结构织密,因而能很好地过滤通过的气体,即通过该膜的空气是净化的,不会对药液造成污染;其独特性质在于:该膜能耐水浸泡并能阻止水透过,而不影响透气、滤气性能,是一般空气过滤膜不能相比的。由于穿刺针管1内径远大于补气管2外径,因而在装配后,补气管2能插入到穿刺针管1中。补气管2的长度能使补气管2的上端口高于穿刺针管1上的进液孔122,但低于补气孔121。由于进液孔122低于补气孔121,即在两孔之间存在一定压差,因而药液瓶中的药液只能经进液孔122进入到穿刺针管1的内腔13中;由于补气管2的上端面21高于穿刺针管1上的进液孔122,因而经补气管2的补充过滤空气只能经穿刺针管1上的补气孔121进入药瓶中的药液的上部空间,而不会混入经进液孔122流入的药液中。下针座上的翼板46使穿刺瓶塞时更方便、省力。可以看出该插瓶针能很好地满足输液中的各项要求:1、药液经进液孔122进入穿刺针管1内腔13——经通液孔312——进入配合孔321——再经过液孔42——进入输液器软管8中。2、当输液软管8中有空气泡时,经护士操作,气泡将会沿过液孔42—配合孔321—通液孔312—穿刺针管内孔13—补气孔121排入输液瓶中。3、当将此插瓶针穿入输液瓶时,由于此时瓶中压力略大于外部气压,有可能部分药液经补气孔121—补气管2—通气孔441,而接触隔水滤气膜6,由于滤膜6的隔水作用,防止药液经滤膜6流出。4、当药液不断流出药液瓶后,药液瓶中将形成负压,即此时作用在滤膜6外侧的压力大于内侧压力,则外部空气将透过滤膜6而进入到通气孔441中——经补气管2——补气孔121——进入药液瓶中,从而平衡药液瓶中的负压,使输液能够持续进行。从上可以看出:本技术插瓶针能全面满足实际输液时的各主要功能要求,且使用简便、安全性高、补气可靠,洁净;此外本技术插瓶针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补气插瓶针,由穿刺针管、补气管、针座、滤膜等组成;穿刺针管前端是锥状针尖,在其管壁上开有侧孔,针座下端有能与输液管相插接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穿刺针管管壁上所开的两个侧孔沿针管轴向上下分布,且上侧孔靠近锥状针尖;所述针座由上针座及下针座组成,上针座内有台阶孔,穿刺针管固定地安装在台阶孔的上装针孔中,穿刺针管内腔与较大的台阶下配合孔相通,上针座的台阶下配合孔与下针座的圆柱形配合端紧密配合,且台阶下配合孔深度大于下针座配合端高度;在下针座配合端上端面有两孔:其中一直孔穿透下针座上的连接头与输液管相通,另一孔中固定地安装有补气管,并与横向进气孔相通;所述横向进气孔与较大的压盖孔相连,压盖孔的底部放置有滤膜并用带中心孔的压盖固定,压盖孔的内径略小于压盖外径;所述补气管顶端位于穿刺针管管壁上所开的两个上、下侧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补气插瓶针,由穿刺针管、补气管、针座、滤膜等组成;穿刺针管前端是锥状针尖,在其管壁上开有侧孔,针座下端有能与输液管相插接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穿刺针管管壁上所开的两个侧孔沿针管轴向上下分布,且上侧孔靠近锥状针尖;所述针座由上针座及下针座组成,上针座内有台阶孔,穿刺针管固定地安装在台阶孔的上装针孔中,穿刺针管内腔与较大的台阶下配合孔相通,上针座的台阶下配合孔与下针座的圆柱形配合端紧密配合,且台阶下配合孔深度大于下针座配合端高度;在下针座配合端上端面有两孔:其中一直孔穿透下针座上的连接头与输液管相通,另一孔中固定地安装有补气管,并与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希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