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川人专利>正文

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41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由外套、定程活塞、针座、环形活塞、穿刺体、弹簧、管形扣和针尖组成;定程活塞设置在外套内;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由外套内壁上的环形凸缘定位在外套的内腔前端,尾部凸设一平台外环;环形活塞设置在平台外环的大环形内腔中;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弹簧,中段套一穿刺体;弹簧和穿刺体的外面套一管形扣,其扣齿扣于穿刺体尖刺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了“针尖自动回缩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优点,为一种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在使用完毕时,针座被自动刺断成两部分,针头自动回缩到外套腔体内,整个针尖回缩和注射器自毁过程不依赖使用者的操作意识而自动完成,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医用注射器,特别是一种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由于常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存在可重复使用,造成使用者间交叉传染疾病(如艾滋病、肝炎、SARS等)的弊端,各种自毁式注射器相继问世,并逐步投入使用。由中国公民李仙玉设计、被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技术专利权(授权公告日2004年10月13日;授权公告号CN 2647337Y)的“针尖自动回缩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将针尖回缩和自毁功能融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重复使用的弊端,又消除了处理注射器垃圾过程中针尖伤及人体的隐患。使用上述“针尖自动回缩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时,推动定程活塞使药液受到挤压从针尖射出,当注射接近完成时,套在芯杆上的胶塞接触针座尾部尖锥,尖锥刺破胶塞前端的薄壁,进入到芯秆前部内腔;继续推动芯杆往前移动,芯秆前端抵到针座外环的平台上,因外环与本体相连处的壁厚很薄,稍一用力,相连部位就会断裂,使外环与本体完全分离,针座本体连同被污染的针尖在压缩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一起被弹回到芯秆前部的腔体里,实现了针尖的自动回缩,也达到了注射器自毁的目的。虽然上述“针尖自动回缩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功能较其他自毁式注射器完善,但其功能实现依赖操作者有意识的操作。其缺陷是如果操作者在芯杆上的胶塞尚未接触针座尾部尖锥时就故意终止注射,便可再抽入药液,进行二次以上的注射;或者在芯秆前端抵到针座外环的平台后,不再继续用力推动芯杆,那么,外环与针座本体就不能分离,注射器自毁功能就不能实现,相应地,被污染的针尖也就不能回缩。上述缺陷不仅使医务人员要多付出使注射器自毁的额外操作,而且客观上给故意重复使用者,特别是静脉吸毒者留下了重复使用注射器的机会。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针尖自动回缩安全自毁式注射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赖于操作者意识的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在注射完毕针头拔出机体时(或抽取的介质排完时,下同),针座被自动刺断成两部分,使注射器不能再使用,且针头自动回缩到外套腔体内,以防止伤及人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由针尖、针座、外套和定程活塞组成;定程活塞设置在外套内,包括芯杆、胶塞两部分;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弹簧,圆柱体由外套内壁上的环形凸缘定位在外套的内腔前端;定位后弹簧的长度短于自由状态的长度;所述的芯秆前部中空;所述的胶塞前端很薄;所述针座本体尾部设有一圆柱形梯台,尾端设有一尖锥,尖锥底部凸设一平台外环,平台中间设置一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外环的内腔设置为大、小两环形内腔;所述小环形内腔底部设置一环形凹槽;所述平台外环圆平面与所述大环形内腔间设置一相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与位于圆心的针孔间设置一相连的凹槽;所述大环形内腔中设置一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一端的内、外环面各设置一环形凹槽,另一端设置两个不同轴向角的大、小环形斜面;所述针座本体中段的圆柱体外面套一穿刺体;所述穿刺体一端设置沿圆周对称分布的尖刺,穿刺体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定位条形平面,内壁上设置一环形梯台;所述弹簧和穿刺体的外面套一管形扣;所述管形扣一端底部中空,端部外沿设置一环形凸缘,固定于外套前端内壁上的环形凹槽中,另一端设置有圆对称扣臂;所述扣臂的前段外侧设置一横向V型凹槽,末段内侧设置一向内的扣齿,定位后扣齿的平面段扣于所述穿刺体尖刺之间;所述扣齿的末段设置一轴向斜面;所述管形扣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与扣臂内侧相连的定位条形平面,与所述穿刺体外表面的条形平面相吻合;所述弹簧定位于所述管形扣内腔底端与所述穿刺体之间;所述环形活塞、管形扣、穿刺体和弹簧的动作状态取决于临界压强值的设定和所设临界压强值与使用过程中实际液压值的动态差。上述平台外环圆平面与大环形内腔间的小孔直径为0.05mm-0.2mm。上述临界压强值为4000Pa-10000Pa。上述扣臂的V型凹槽分别至扣齿和扣臂末端的长度之比(L2/L1)、弹簧的初始回复力(F)、扣齿平面段扣于穿刺体之上的静摩擦因素(μ)、扣齿斜面与轴垂线的夹角角度(θ)、动作过程中扣齿斜面与轴垂线夹角角度的增加值(θ′)、小环形斜面的轴向角角度(β)、大环形斜面的轴向角角度(β′)、临界压强值(P2)、环形活塞的环形平面面积(S)分别满足临界平衡方程2μFL2/L1-P2S sin2β=0和(L2/4L1)Fsin2(θ+θ′)sin2β′-P2S=0。使用时,推动定程活塞,使药液(或抽取的介质,下同)受到挤压从针尖射出,同时,微量药液从小孔进入大环形内腔,推动环形活塞沿轴向运动,环形活塞的小环形斜面从管形扣的扣臂内侧插入,将其撑开,扣齿与穿刺体的接触面由原来的平面段变为斜面段,弹簧回复力通过穿刺体、扣齿斜面、扣臂端部作用于大环形斜面,由于注射过程中环形活塞始终受到液压的轴向作用,使大环形斜面始终对扣臂端部施以反作用力,阻止扣臂进一步撑开,当注射完毕针尖拔出机体时,液压迅速消失,大环形斜面对扣臂的反作用力也随之消失,穿刺体在弹簧回复力的推动下将扣臂全部撑开,沿轴向刺断针座本体与外环相连部位的薄壁,穿刺体内壁上的环形梯台抵住针座本体尾部的圆柱形梯台,此时,如果定程活塞的胶塞已被针座尾端的尖锥刺破,穿刺体、针座本体及针尖将一并被弹簧推入芯杆前部的空腔内,如果定程活塞的胶塞未被针座尾部的尖锥刺破,穿刺体、针座本体及针尖将一并被弹簧推入外套内,整个针尖回缩和注射器自毁过程不依赖使用者的操作意识而独立完成。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针尖回缩和注射器自毁过程的全自动化,既使医务人员无需有意识的进行注射器自毁的操作,又使故意重复使用注射器者无机可乘,从根本上杜绝了注射器重复使用的现象,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组合图;图3、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5、本技术针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针座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7、本技术环形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环形活塞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9、本技术穿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本技术穿刺体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1、本技术管形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本技术管形扣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3、本技术环形活塞撑开管形扣扣臂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4、本技术管形扣扣臂失去环形活塞作用力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5、本技术相关部件共点力临界平衡示意图;图16、本技术穿刺体使针座本体与外环相分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由护套1、外套2、定程活塞3、针座4、环形活塞5、穿刺体6、弹簧7、管形扣8、针尖9和一组使相关部件有效动作的关系式组成。定程活塞3设置在外套2内,包括芯杆31、胶塞32两部分,芯杆31前部中空,胶塞32前端壁厚为0.2mm-0.6mm;针座本体41内设有针孔411,前端圆柱体由外套2内壁上的环形凸缘定位在其内腔前端;针座本体41尾部设有一圆柱形梯台413,尾端设有一尖锥412;尖锥412高度为2mm-3mm;尖锥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自毁式注射器,由针尖、针座、外套和定程活塞组成;定程活塞设置在外套内,包括芯杆、胶塞两部分;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弹簧,圆柱体由外套内壁上的环形凸缘定位在外套的内腔前端;定位后弹簧的长度短于自由状态的长度;所述的芯秆前部中空;所述的胶塞前端很薄;所述针座本体尾部设有一圆柱形梯台,尾端设有一尖锥,尖锥底部凸设一平台外环,平台中间设置一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外环的内腔设置为大、小两环形内腔;所述小环形内腔底部设置一环形凹槽;所述平台外环圆平面与所述大环形内腔间设置一相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与位于圆心的针孔间设置一相连的凹槽;所述大环形内腔中设置一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一端的内、外环面各设置一环形凹槽,另一端设置两个不同轴向角的大、小环形斜面;所述针座本体中段的圆柱体外面套一穿刺体;所述穿刺体一端设置沿圆周对称分布的尖刺,穿刺体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定位条形平面,内壁上设置一环形梯台;所述弹簧和穿刺体的外面套一管形扣;所述管形扣一端底部中空,端部外沿设置一环形凸缘,固定于外套前端内壁上的环形凹槽中,另一端设置有圆对称扣臂;所述扣臂的前段外侧设置一横向V型凹槽,末段内侧设置一向内的扣齿,定位后扣齿的平面段扣于所述穿刺体尖刺之间;所述扣齿的末段设置一轴向斜面;所述管形扣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与扣臂内侧相连的定位条形平面,与所述穿刺体外表面的条形平面相吻合;所述弹簧定位于所述管形扣内腔底端与所述穿刺体之间;所述环形活塞、管形扣、穿刺体和弹簧的动作状态取决于临界压强值的设定和所设临界压强值与使用过程中实际液压值的动态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川人
申请(专利权)人:魏川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