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玉胜专利>正文

输液加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99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液加温器,其技术方案是:两个并联的分压器,分别接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分压器里有电位器,另一个分压器里有热敏电阻,运放的输出端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双向可控硅的门极,双向可控硅与电热元件串联,热敏电阻放在电热元件的下面,电热元件的上面是导热板,导热板上有输液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它能自动将药液控制在20-30℃之间,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时无异常感觉,减轻患者的痛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加温器,特别是对输液剂加温的装置。输液是医院常用的治病方法,输液时间长较,一般为四、五个小时,患者在接受输液后,均会感到小臂酸疼,全身发冷,特别是连续输液的患者,此现象尤为明显,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药液的温度太低,与人体的温差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加温器,加温后的药液输入人体后,能解除患者的痛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个并联的分压器,分别接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分压器里有电位器,另一个分压器里有热敏电阻,运放的输出端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双向可控硅的门极,双向可控硅与电热元件串联,热敏电阻放在电热元件的下面,电热元件的上面是导热板,导热板上有输液管槽。使用前,将电位器调好,使电热元件升温范围在20-70℃之间,这样就能保证药液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使用时将输液管放在输液管槽里,接通电源后,当药液在20℃以下时,热敏电阻自动接通,经过运放,三极管导通,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电热元件通电升温,当药液温度高于30℃时,热敏电阻断开,运放无信号输出,三极管截止,可控硅也截止,电热元件掉电,不升温。本实用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能自动将药液控制在20-30℃之间,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时无异常感觉,减轻患者的痛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图。由电阻R1、R2和电位器W组成的分压器,其输出端接到运放IC的2端,由电阻R2、R4和热敏电阻RT组成的分压器,其输出端接到IC的3端,IC的6端(输出端)接到三极管BG的基极,BG的集电极接到双向可控硅T1的门极G,T1和电阻丝R9串联,组成供热回路。热敏电阻放在电阻丝的下面,电阻丝的上面是导热板1,导热板上有输液管槽2,3是上盖,使用前将电位器调好,使电热元件升温范围在20-70℃之间,这样就能保证药液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使用时,将输液管放在输液管槽里,接通电源后,当药液在20℃以下时,热敏电阻自动接通,经过运放,三极管导通,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电热元件通电升温,当药液温度高于30℃时,热敏电阻断开,运放无信号输出,三极管截止,可控硅也截止,电热元件掉电,不升温。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升温器,其特征是两个并联的分压器,分别接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分压器里有电位器,另一个分压器里有热敏电阻,运放的输出端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双向可控硅的门极,双向可控硅与电热元件串联,热敏电阻放在电热元件的下面,电热元件的上面是导热板,导热板上有输液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升温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元件是电阻丝。专利摘要一种输液加温器,其技术方案是两个并联的分压器,分别接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分压器里有电位器,另一个分压器里有热敏电阻,运放的输出端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双向可控硅的门极,双向可控硅与电热元件串联,热敏电阻放在电热元件的下面,电热元件的上面是导热板,导热板上有输液管槽。本技术的优点是它能自动将药液控制在20-30℃之间,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时无异常感觉,减轻患者的痛苦。文档编号A61M5/44GK2137537SQ9223578公开日1993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袁玉胜 申请人:袁玉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升温器,其特征是:两个并联的分压器,分别接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分压器里有电位器,另一个分压器里有热敏电阻,运放的输出端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双向可控硅的门极,双向可控硅与电热元件串联,热敏电阻放在电热元件的下面,电热元件的上面是导热板,导热板上有输液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胜
申请(专利权)人:袁玉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