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治疗急慢性上颌窦炎及鼻内窥镜术后上颌窦口狭小扩张的器械。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在鼻内窥镜引导下上颌窦后囟区开窗口或在上颌窦自然窦口处放置冲洗扩张的管。
技术介绍
因鼻腔、鼻窦解剖和功能的特殊性,以感冒为诱因的急慢性鼻窦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其治疗困难。目前传统治疗常采用经下鼻道穿刺,须穿透骨壁,具有非直视操作,易并发鼻出血,损伤邻近结构,血管空气栓塞等较严重的并发症。每次治疗须重复有创治疗操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增加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鼻内窥镜引导直视下操作,在中鼻道上颌窦后囟粘膜区开窗口或在上颌窦自然窦口处放置冲洗扩张的管,也可用于鼻内窥镜术后上颌窦口狭小的扩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上颌窦冲洗扩张管由扩张引流管(1)、冲洗管(2)、前翼(3)和尾翼(4)组成。冲洗管(2)附于扩张引流管(1)的侧壁,鼻腔侧端留于前鼻孔处固定便于冲洗灌药;在扩张引流管(1)前端有前翼(3),后端有尾翼(4),前翼(3)与扩张引流管(1)呈80度角,以防扩张引流管(1)脱出,尾翼(4)与扩张引流管(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颌窦冲洗扩张管,其特征是:由扩张引流管(1)、冲洗管(2)、前翼(3)、尾翼(4)组成;冲洗管(2)附于扩张引流管(1)侧壁,在扩张引流管(1)前端有前翼(3)、后端有尾翼(4)。
【技术特征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