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架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多节便携式输液架,适用于出诊或急救车用。
技术介绍
目前的输液架,一般都是有内管、外管、调节螺栓、底座、支腿、行走轮构成。这种输液架的缺点,一是高度的调整比较麻烦,在调整时,首先松动调节螺栓,然后抽拉内管,高度调整合适后,再用调节螺栓固定,调整方法,费时费力;二是输液架高,搬运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即省时省力,又便于携带的多节便携式输液架。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节便携式输液架,由内管、外管、底座、吊瓶挂钩构成,内管上端与吊瓶挂钩底座槽连接,下端插入外管内,外管的下端用外螺纹与底座的内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内管1下设内管2、内管3、内管4、内管5,每节内管高度25~35cm,内管1上端设安装台与吊瓶挂钩底座槽连接,下端设有向内环状凹槽,并套装橡胶圈;内管2、内管3、内管4、内管5上端分别设沿口防止节间脱落外,其他结构与内管1下端结构相同,均设有向内环状凹槽和橡胶圈,通过拉动以上内管,获得所需要的输液高度;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内管1、内管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节便携式输液架,由内管(1)、外管(6)、底座(3)、吊瓶挂钩(4)构成,内管(1)上端与吊瓶挂钩(4)底座槽连接,下端插入外管(6)内,外管(6)的下端用外螺纹与底座(3)的内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内管(1)下设内管(2)、内管(3)、内管(4)、内管)(5),每节内管高度25~35cm,内管(1)上端设安装台(1a)与吊瓶挂钩(4)底座槽连接,下端设有向内环状凹槽(1b),并套装橡胶圈(1c);内管(2)、内管(3)、内管(4)、内管(5)上端分别设沿口(2a)、(3a)、(4a)、(5a)外,其他结构与内管(1)下端结构相同,均设有向内环状凹槽(2b)、(3b)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翠珍,李龙芳,于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谷翠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