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仰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96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分体连接构成,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的连接口部为紧配合连接,前吸引管的连接端有利于紧配合连接的装配槽;所说前吸引管的前端为一弧形探头,端头处有孔,有一堵头配合安装于孔内,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口,后吸引管的尾端有连接输送负压的软管的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吸引管的分体结构便于模具制作,降低了成本;2、分体结构使刚性加强满足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中止早孕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妇产科所用一次性流产吸引管。目前国内现有的流产吸引管多为重复性使用,以HPb56材料为主,结构为管体整体式。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发现由手术器械重复使用造成的感染问题很多,因此一次性流产吸引管亦应运而生。然而现有一次性流产吸引管仍为整体式结构,存在生产模具较复杂,成本高,刚性差,一方面难于满足临床使用的性能要求,另一方面亦不符合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制作成本低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它采用分体结构,使得上述所说的缺点得以克服,是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一次性流产吸引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分体连接构成,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的连接口部为紧配合连接,前吸引管的连接端有利于紧配合连接的装配槽;所说前吸引管的前端为一弧形探头,端头处有孔,有一堵头配合安装于孔内,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口,后吸引管的尾端有连接输送负压的软管的接口。上述方案为流产吸引管的结构关系,在产品装配完结后,在前、后吸引管的连接处和堵头与前吸引管的连接处采用超声焊接工艺处理,以保证其密封性能。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吸引管的分体结构便于制作模具,使一次性使用的器械降低了成本;2、分体结构使吸引管刚性加强,满足了临床上的使用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后吸引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前吸引管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前吸引管体,2a为安装堵头的孔,2b为堵头,3为前吸引管连接口,4为吸口,5为后吸引管体,6为后吸引管连接口,7为输送负压软管的接口,8为前吸引管连接口的装配槽。实施例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见图1、2),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吸引管1与后吸引管5分体连接构成,前吸引管的连接口部3与后吸引管的连接口部6为紧配合连接,前吸引管的连接端有利于紧配合连接的装配槽8;所说前吸引管(见图4)的前端为一弧形探头,端头处有孔2a,有一堵头2b配合安装于孔内,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口4,后吸引管(见图3)的尾端有连接输送负压的软管的接口7。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分体连接构成,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的连接口部为紧配合连接,前吸引管的连接端有利于紧配合连接的装配槽,所说前吸引管的前端为一弧形探头,端头处有孔,有一堵头配合安装于孔内,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口,后吸引管的尾端有连接输送负压的软管的接口。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分体连接构成,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的连接口部为紧配合连接,前吸引管的连接端有利于紧配合连接的装配槽;所说前吸引管的前端为一弧形探头,端头处有孔,有一堵头配合安装于孔内,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口,后吸引管的尾端有连接输送负压的软管的接口。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吸引管的分体结构便于模具制作,降低了成本;2、分体结构使刚性加强满足使用要求。文档编号A61M1/00GK2315911SQ9721919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高仰 申请人:高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分体连接构成,前吸引管与后吸引管的连接口部为紧配合连接,前吸引管的连接端有利于紧配合连接的装配槽;所说前吸引管的前端为一弧形探头,端头处有孔,有一堵头配合安装于孔内,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口,后吸引管的尾端有连接输送负压的软管的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仰
申请(专利权)人:高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