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月玲专利>正文

一次性针栓型通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87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治疗不孕症的通液管,其特征在于:通液管2前端为盲端,后端为针栓9的管腔1内壁一侧,设有前端为盲端,后端为针栓7并配有乳头塞8的充气管6,且伸出通液管2外,在充气管6管壁上开有圆孔5,与充气管6相通,气囊3套装圆孔5及相对应的通液管壁上,两端固定,通液管2盲端的一侧壁上开有圆孔4,与通液管腔相通。(*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的将介质输入体内或从体内取出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针栓型通液管。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孕症的治疗,常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所用的通液管一般为橡皮管,此管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但也有如下缺点一是此导管注入药液时,容易从针管乳头与通液管接触处溢出药液;二是不能高压消毒,达不到严格无菌要求;三是一管多次使用,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橡皮通液管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外溢药液、避免交叉感染的一次性针栓型通液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橡皮通液管的改进设计而实现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通液管2后端为针栓9、前端为盲端。通液管2内壁的一侧设有前端为盲端的充气管6,其后端为针栓7、乳头塞8并延伸出通液管2外,呈丫型。通气管壁侧开一圆孔5,与充气管6相通;气囊3套装圆孔5及相对应的通液管壁上,与充气管6相通,两端固定;通液管2盲端的一侧管壁上,开有圆孔4、与通液管2相通。其技术特征是在于通液管2,通气管6,针栓9、7,乳头塞8,用一次性硅化PVC塑料制造。本技术的优点是一次性通液管后端为针栓9、7,乳头塞8的结构而设计的。所以具有药液不易外溢,使用一次作废,即达到通液目的,又减少了交叉感染机会。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是本技术的主观图参考附图本技术由充气管6,通液管2,气囊3,圆孔4、5,通液管腔1,针栓9、7,乳头塞8组成,本实施中,通液管2前端侧壁开有圆孔4与通液管腔1相通,其后端为针栓9;充气管6附着于通液管腔1内壁的一侧,前端为盲端,后端为针栓7、乳头塞8,并伸出通液管2外。充气管6壁侧开一圆孔5,与充气管相通,气囊3套装圆孔5与相对应的通液管壁上,两端固定,通液管、充气管、针栓、乳头塞为硅化PVC塑料制造。通液管总长35cm,直径0.5cm。使用时,先将通液管2注满药液,再插入宫腔,直至气囊3进入宫颈内口,针管乳头接针栓7,经通气管6及圆孔5向气囊3冲气,其后将乳头塞8插入针栓7内,使气囊堵塞宫颈内口,不外溢药液,通液管被固定不能坠出,然后将药液缓慢注入宫腔。完毕后,将乳头塞8拔出,使其气体放出,通液管即可抽出宫腔。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不孕症的通液管,其特征在于通液管2前端为盲端,后端为针栓9的管腔1内壁一侧,设有前端为盲端,后端为针栓7并配有乳头塞8的充气管6,且伸出通液管2外,在充气管6管壁上开有圆孔5,与充气管6相通,气囊3套装圆孔5及相对应的通液管壁上,两端固定,通液管2盲端的一侧壁上开有圆孔4,与通液管腔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针栓型输卵管通液管,其特征是充气管、通液管、针栓、乳头塞用一次性硅化PVC塑料制造。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针栓型通液管,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由充气管6,通液管2,气囊3,圆孔4、5,通液管腔1,针栓9、7,乳头塞8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后端为针栓9,前端为盲端的通液管2的管腔1内,一侧设有前端为盲端的充气管6,其后端为针栓7,乳头塞8,并伸出通液管2外。在充气管6壁侧开有圆孔5,与充气管6相通;气囊3套装圆孔5与相对应的管壁上,通液管2盲端管壁上开有圆孔4,与通液管腔1相通。文档编号A61M31/00GK2190514SQ9424003公开日1995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程月玲, 郑抗美, 周翠玲, 吴彬 申请人:程月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月玲郑抗美周翠玲吴彬
申请(专利权)人:程月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