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林艳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953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属于医疗器械。它是由滴斗体(1)、排气管(2)和虹吸管(3)组成。当药液进入滴斗内,滴斗内液面可直接被控制在一定高度、且能使滴斗内药液完全流出。操作简单,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目前,医疗临床上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在控制滴斗内液面时,需将药液出口端抬高,等到滴斗内储留一定量药液后,再缓慢地将出口端恢复自然位置。由于操作技巧掌握不好,常在滴管内产生气泡,影响正常输液。本技术的目的是,在输液器的滴斗内加装一个有一定高度的排气管,通过排气管可将滴斗内一定量空气排除。因此,当药液进入滴斗内,滴斗内液面可直接被控制在合理的高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经过滴斗体的药液出口端装有将滴斗体与滴管连接起来的排气管,使排气管在滴斗体内的排气口在滴斗体内有适当的一定高度,且使排气管的管径大小不影响药液进入滴斗体内的速度。因此,当药液进入滴斗体内,滴斗体内空气将通过排气管排除,而药液将在滴斗体内储留,在药液达到或超过排气口所在的平面时,滴斗体内空气将停止排除,这时滴斗体内液面得到控制,随着药液进入滴斗体内,滴斗体内药液将通过排气管流进滴管中。为了使滴斗体内药液流尽,在装有排气管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倒U形的虹吸管,且该虹吸管在滴斗体内开口端接近滴斗体的底部,另一开口端在滴斗体外且与排气管相通。可将虹吸管与排气管并列制成一体,且使在滴斗体内两管的高度相同。由于两管在滴斗体外相通,且排气管的管径大小不影响药液进入滴斗体内的速度,所以虹吸管不影响排气管正常排气。由于两并列管在滴斗体内的高度相同,所以,当滴斗体内液面被控制后,随着药液进入滴斗体内,滴斗体内药液将通过排气管和虹吸管同时流进滴管中,且在滴管中不产生气泡。由于虹吸管在滴斗体内开口端接近滴斗体的底部,所以可使滴斗体内残留药液流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排气管和虹吸管,使得具有该结构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内液面可直接控制在一定高度,且能使滴斗内药液完全流出。进而,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采用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的滴斗体(1)、排气管(2)和虹吸管(3),将排气管(2)和虹吸管(3)经过滴斗体(1)的药液出口端,互相连接,且使排气管(2)在滴斗体(1)内有一定高度,虹吸管(3)在滴斗体(1)内开口端接近滴斗体(1)的底部,即构成这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当然,排气管和虹吸管的形状还可采用其它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其特征在于在滴斗体(1)内装有一定高度的排气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斗,其特征在于在滴斗体(1)内还装有虹吸管(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属于医疗器械。它是由滴斗体(1)、排气管(2)和虹吸管(3)组成。当药液进入滴斗内,滴斗内液面可直接被控制在一定高度、且能使滴斗内药液完全流出。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文档编号A61M5/14GK2247537SQ96208818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林艳 申请人:王林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滴斗,其特征在于:在滴斗体(1)内装有一定高度的排气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斗,其特征在于:在滴斗体(1)内还装有虹吸管(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艳
申请(专利权)人:王林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