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驱动电机擦手布挂置装置,属于智能家居物品
技术介绍
擦手是人们在洗手之后常做的事情,因此,尤其是家居生活,人们常会准备一条擦手巾,但是一条擦手巾长期使用,若没有计时替换清洗的话,上面的细菌可想而知,更何况擦手巾的目的是用于擦除手上水渍之用,而擦手巾上的水渍,却给细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现有技术对于此,大多从擦手巾的自身去改进,比如提供更加抗菌的擦手巾,但是此种解决方案依旧是治标不治本,一旦人们长时间忘记去清洗擦手巾的话,那擦手巾上依旧会聚集大量的细菌,同样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的擦手巾,设计全新电控驱动机械结构,利用所设计传动机构,基于紫外线灯管,针对擦手巾进行循环杀菌操作,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洁净擦手巾的驱动电机擦手布挂置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驱动电机擦手布挂置装置,用于挂置擦手巾,包括长方形盒r>体、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驱动电机擦手布挂置装置,用于挂置擦手巾(0),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盒体(1)、第一挂置横杆(2)、第二挂置横杆(3)、第一电控转动轴(6)、第二电控转动轴(7)、控制模块(4),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4)相连接的电源(5)、电机驱动电路(12)、控制按钮(8)和至少一根紫外线灯管(9);第一电控转动轴(6)和第二电控转动轴(7)分别经过电机驱动电路(12)与控制模块(4)相连接;电源(5)经过控制模块(4)分别为控制按钮(8),以及各根紫外线灯管(9)进行供电;同时,电源(5)依次经过控制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12)后分别为第一电控转动轴(6)、第二电控转动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驱动电机擦手布挂置装置,用于挂置擦手巾(0),其
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盒体(1)、第一挂置横杆(2)、第二挂置横杆
(3)、第一电控转动轴(6)、第二电控转动轴(7)、控制模块(4),
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4)相连接的电源(5)、电机驱动电路(12)、
控制按钮(8)和至少一根紫外线灯管(9);第一电控转动轴(6)和
第二电控转动轴(7)分别经过电机驱动电路(12)与控制模块(4)
相连接;电源(5)经过控制模块(4)分别为控制按钮(8),以及各
根紫外线灯管(9)进行供电;同时,电源(5)依次经过控制模块(4)、
电机驱动电路(12)后分别为第一电控转动轴(6)、第二电控转动轴
(7)进行供电;长方形盒体(1)的长大于宽,宽大于高;长方形盒
体(1)以长边竖直方向进行放置,控制模块(4)、控制按钮(8)和
电机驱动电路(12)设置在长方形盒体(1)的顶面;第一电控转动
轴(6)和第二电控转动轴(7)相互并联构成转轴组,电机驱动电路
(12)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
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
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
(4)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
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
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转轴组的两
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
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
\t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
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
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4)
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4)
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4)
相连接;第一电控转动轴(6)的长度和第二电控转动轴(7)的长度
彼此相等,且第一电控转动轴(6)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国信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