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式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4706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注射用医疗设备,面板设有基础/抢救剂量选择开关,进餐加量按钮开关及设置消音档拉的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板设有表示各基础剂量,抢救剂量和加餐剂量的时间常数电路、泵控电路、选控器、提示/报警控制器,消音灯光提示器以及压电传感器及其放大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抢救和进餐加量档位可作为自我治疗和医院基本设备使用,注射剂量调整范围宽适用性好,提示功能齐全使用安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可靠性高的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射用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开环式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装置。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而开发的胰岛素自动注射装置有闭环和开环之分,其中开环注射装置已在国外较普遍应用,它即适宜医院对病人施治,也适宜病人自我治疗,目前国内的该类装置仍处于科研阶段。开环注射装置是以贮药袋和电磁泵为核心,控制电路板为电磁泵提供符合予定剂量和速度的启动电压,泵冲头挤压连接贮药袋的两端设置逆向单向阀的软管,使药液通过针头注人病体完成自动而持续的输注过程,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单片机程序控制方式和逻辑电路控制方式、装置还具有泵运行状态光显示功能。国内处于试验阶段的开环式注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注射量设定调整范围偏小,没有抢救和进餐加量(胰岛素强化治疗新方法)剂量设定值、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较差,因提示功能较少造成使用欠方便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量调整设定范围宽、具有抢救和进餐加量剂量档、控制电路简单且可靠,还具有进餐加量、故障提示和睡眠消音功能的开环式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装置。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壳体的面板设有基础/抢救剂量选择开关K2、进餐加量按钮开关K3和设置消音挡位的电源开关K1、控制电路板设有由振荡器和计数器构成的注射工作脉冲产生电路,其振荡器的表示不同基础剂量和抢救剂量的各时间常数电路串接有选择开关K2和电子开关A,表示进餐加量剂量的时间常数电路串接有电子开关B,计数器输出的表示基础/抢救剂量的工作脉冲和表示进餐加量剂量的工作脉冲分别直接和经电子开关C输至泵控电路,电子开关A、B、C的控制电压由受控于进餐加量按钮开关K3的选控器提供;控制声光产生电路启停的提示/报警控制器其输入控制信号先后取自泵控电路输出和经整形放大的压电传感器输出,压电传感器固定于对应电磁泵冲头的输药软管另一侧;电源开关K1的消音挡位在提供整机工作电压的同时提供封锁声产生电路的钳位电平,同时受控于压电传感器输出的消音灯光提示器启动光产生电路。本装置设有标准五号电池1.5V×2供电电池组,经电源开关K1接电磁泵和电源模块MAX756输人端LX,其5V电压输出端OUT连接本装置各集成电路Vcc端;电源模块MAX756输出端接有各阻容充放电回路,分别为声、光产生电路提供瞬时启动电压,为计数器、选控器、提示/报警控制器提供复位信号电压。电源模块MAX756的低电压检测输出端作用于低电压电池报警声、光电路;计数器输出的工作脉冲作用于选控器的复位控制端;进餐加量按钮K3作用于计数器清“0”端和进餐加量声、光提示器输人端。下面以实施例及其附图说明本技术。附图1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实施例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壳体的面板设有基础/抢救剂量五挡位选择开关11(K2)、进餐加量按钮开关9(K3)和电源开关13(K1),以及讯响器12、发光管10,壳体中药袋3下方是标准五号电池1.5V×2电池组2,药袋上方是电磁泵5及其冲头6,压电传感器7固定于对应冲头的输药软管4另一侧,输药软管经固定座8从壳体上方引出。上述部件的底侧是控制电路板。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结合图2说明,由IC1、14位二进制计数/分频/振荡器电路CD4060组成的注射工作脉冲产生电路,其振荡器脚10经IC2-1电子开关A和五挡位选择开关K2连接分别由电阻R1-5和电容C1、C2组成的时间常数电路,其中B1-3挡位依次表示基础注射剂量6、12、24单位/24小时,B4、5档位依次表示抢救注射剂量每公斤体重每小时0.1单位和0.2单位,此时计数器输出脉冲经二极管D1和电容C4接IC3-4泵控电路R/S锁存器1/4CD4043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IC1振荡器的脚10还接有经IC2-2电子开关B连接由电阻R6及电容C1、C2组成的表示进餐加量剂量的时间常数电路,此时计数器的工作脉冲内IC1脚6输出,经IC2-3电子开关C和电容C4接泵控电路,上述各电子开关由四双向模拟开关CD4066构成,各开关控制端的电位取自受控于进餐加量按钮开关K3的选控器IC3-1,它是由1/4CD4043R/S锁存器构成的触发器。IC3-2提示/报警控制器也由1/4CD4043构成的触发器组成,其置位信号取自IC3-4泵控电路输出端,复位信号取自经IC4-2、3六反向器CD4069整形放大的压电传感器YDP输出。电源开关K1设有消音档位,K1-5接有钳位电容C8,K1-4接至声光产生电路中的IC4 -4、5构成的低频振荡器输人端,IC3-3消音灯光提示器由1/4CD4043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组成,其置位端接压电传感器输出,输出端接光产生电路的IC2-4电子开关D的控制端,电阻R16、R17、电容C7提供自复位低电平。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经开关接电磁泵,而各集成电路工作电压由IC5电源模块MAX756脚6提供,脚8经线圈L1接K1-1、3。电路板的其它结构结合以下工作过程予以描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电源开关K1置“ON”位,IC5脚6的5V电压使C14充电,二极管D9截止,IC4-4、5振荡器工作,面板发光管D14、讯响器B均有光、声产生,C14经R19瞬间放电D9导通,因此开机提示仅有响一声亮一次的效果,1C5OUT经C10R15充放电回路使提示/报警控制器清“0”复位,经C5、R8充放电回路使选控器IC3-1清“0”复位、其脚2低电平分断电子开关IC2-2、3,并经反相器IC4-1及C3、R3使IC1计数器清“0”,还使电子开关IC2-1导通,使本装置初始处于基础/抢救剂量档位。这时IC1组成的振荡器、计数器工作,其脚3输出注射工作脉冲经IC3-4泵控电路使场效应管V1导通、电磁泵动作一次,同时使提示/报警控制器置位,D9截止,声光产生电路工作。当电磁泵动作时,其冲头6挤压输药软管4的同时,压电传感器YDP相应输出一电脉冲,经IC4-2、3整形放大使IC3-2复位、因此每注射一次即产生2-3次声、光提示。当电磁泵或相关电路故障时,声、光均持续提示即为故障报警。按钮开关K3接合为进餐加量选择,此时选控器IC3-1置位,电子开关IC2-1分断,IC2-2、3导通,则IC1振荡器时间常数电路改变,计数器由脚16经IC2-3输出工作脉冲,以后过程同前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开关K3接合后经D3使IC计数器清“0”便于重新开始计数,同时经D4直给讯响器B和发光二极管D14,其声、光为进餐加量提示。开关K3接合时IC1振荡器频率明显提高周期约9秒,计数器计数毕,D2输出将选择器IC3-1复位。在睡眠时使用本装置时,可将电源开关K置于消音档,此时,电容C8使二极管D9钳位在低电平而不能截止,则IC4-4、5振荡器不能工作,声产生电路被封锁,此时电磁泵每动作一次,压电传感器输出将使消音灯光提示器置位,其输出使电子开关IC2-4接通发光二极管D14亮,随后IC3-3自复位D14灭,所以电磁泵动作一次,发光管闪亮提示一次。当电池组电压低于IC5检测设定值时,该电路脚4输出低电平经IC4-6反相后使声、光产生电路工作以提示用户更换电池。本技术注射剂量调整范围很宽,体现在选择开关K2基础剂量B1-3档位可排列组合形成十种剂量值,抢救档位E1、E2也可与基础档位组合使用产生24种不同剂量值,进餐加量档位可与其它档位由手动组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环式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装置,由壳体、电池组、贮药袋、输药软管及针头、电磁泵及冲头、工作状态声光提示器和控制电路板所组成,其特征是:面板设有基础/抢救剂量选择开关K↓[2],进餐加量按钮开关K↓[3]和设置消音挡位的电源开关K↓[1]、控制电路板设有由振荡器和计数器构成的注射工作脉冲产生电路,其振荡器的表示不同基础剂量和抢救剂量的各时间常数电路串接有选择开关K↓[2]和电子开关A,表示进餐加量剂量的时间常数电路串接有电子开关B,计数器输出的表示基础/抢救剂量的工作脉冲和表示进餐加量剂量的工作脉冲分别直接和经电子开关C输至泵控电路,电子开关A、B、C的控制电压由受控于进餐加量按钮开关K↓[3]的选控器提供;控制声光产生电路启停的提示/报警控制器其输入控制信号先后取自泵控电路输出和经整形放大的压电传感器输出,压电传感器固定于对应电磁泵冲头的输药软管另一侧;电源开关K↓[1]的消音挡位在提供整机工作电压的同时提供封锁声产生电路的钳位电平,同时受控于压电传感器输出的消音灯光提示器启动光产生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琪骆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诚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