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宁专利>正文

一次性给氧、吸痰同步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55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手术麻醉、急救等医用领域内给予病人施行人工呼吸,以维持病人生命和给氧,吸取分泌物同步双作用气管导管,包括一空心气管导管身,与空心气管导管身相接的双道气管导管接头及其后的粗螺纹接呼吸管尾。空心气管身的顶部开有气体分流孔,孔下有可胀缩型气囊及注气阀。管材料由医用PVC,其双道气管导管接头由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压聚乙烯或尼龙一次压模成型,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给氧、吸取分泌物同步双作用气管导管。在手术麻醉、急救等医用领域内广泛应用气管导管给病人施行人工呼吸,以维持病人的生命。目前,广泛应用的气管导管由橡胶、塑料制成,其后接头部位为一单项小接头,这种接头用于连接呼吸机(人工呼吸囊),如病人此时气管内有分泌物影响通气时,医务人员就要吸取分泌物,就将呼吸机连接头拨开,用吸痰管吸取。此时,病人无自主呼吸,而呼吸机由于接头问题又不能和病人衔接,病人不能接受到外来氧,呼吸辅助呈“缺氧状态”,临床上报道此时常出意外,加之又多次使用,易将病菌传染给其他病人。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一次性给氧、吸取分泌物同步作用气管导管,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全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接头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包括一空心气管导管身1,与空心气管导管身1相接的双道接头7及其后的粗螺纹接远管管尾12,双道接头7上有一吸取分泌物通道8及其上的盖帽9;空心气管导管身1的顶部开有防进入单侧和分泌物阻塞的气流分流孔2,在孔2上方,有一一次成形注气膨胀囊3,其管身中央管内有一管孔4直通囊内,在双道接头7的下方有一进气连接塑管5,其末端为进气阀6。管两端分别有上部进气通道10和出气口11。本技术可由医用PVC,双道接头7吸取分泌物通道8、盖帽9可由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压聚乙烯或尼龙一次压模成型。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气管导管管身1扦入病人气管内通过进气阀6进气,充满气囊3,然后进气通道10与呼吸机或人工气囊的软管连接,给予氧气和呼吸,当病人气管内有分泌物时即打开双道侧壁盖帽9,将吸痰管放入吸取分泌物。此时既不影响吸取分泌物,也不影响病人呼吸,保证了病人安全。管材料由医用PVC,其双道气管导管接头由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压聚乙烯或尼龙一次压模成型,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权利要求一次性给氧、吸痰同步气管导管,包括一空心气管导管身(1)及与之相接的双道接头(7),本技术的特征是,双道接头(7)后端有一粗螺纹接远管管尾(12),双道接头(7)上有一吸取分泌物通道(8)并设有可开启型盖帽(9),空心气管导管身(1)的顶部开有防进入单侧和分泌物阻塞的气流分流孔(2),在孔(2)的上部有一一次成形注气膨胀囊(3),其管身中央管内有一管孔(4),管孔(4)通进一进气连接塑管(5)与进气阀(6)相通。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手术麻醉、急救等医用领域内给予病人施行人工呼吸,以维持病人生命和给氧,吸取分泌物同步双作用气管导管,包括一空心气管导管身,与空心气管导管身相接的双道气管导管接头及其后的粗螺纹接呼吸管尾。空心气管身的顶部开有气体分流孔,孔下有可胀缩型气囊及注气阀。管材料由医用PVC,其双道气管导管接头由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压聚乙烯或尼龙一次压模成型,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文档编号A61M16/04GK2149915SQ92245818公开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宁 申请人:陈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给氧、吸痰同步气管导管,包括一空心气管导管身(1)及与之相接的双道接头(7),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双道接头(7)后端有一粗螺纹接远管管尾(12),双道接头(7)上有一吸取分泌物通道(8)并设有可开启型盖帽(9),空心气管导管身(1)的顶部开有防进入单侧和分泌物阻塞的气流分流孔(2),在孔(2)的上部有一一次成形注气膨胀囊(3),其管身中央管内有一管孔(4),管孔(4)通进一进气连接塑管(5)与进气阀(6)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陈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