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国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单粒播种机播种精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450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0:45
一种提高单粒播种机播种精度装置,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单粒排种器下面设置一导种盘,导种盘圆曲面上匀布有径向盲孔,盲孔的孔间距等于株距。导种盘外面有壳,壳与导种盘圆曲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壳的顶部和底部各有一口,顶口与单粒排种器排种口衔接,底口即落种口,在耧腿开沟器两侧挡板之间。播种沟截面为平底“v”形,底面宽度与种子平均直径相当。从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经导种盘壳的顶口落入导种盘上的盲孔里,随导种盘转到落种口,被向后切向抛出。实现种子在落种口零初速度下落,且落种口位置较低、播种沟也限制了种子弹跳翻滚,因此提高了播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单粒播种机,属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一般农作物单粒播种机的播种精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育种试验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株距较小的作物来讲(如小麦、大豆等)误差更大。一种“新型大豆中耕、喷雾、精密零速播种机”(申请号:CN02292089)在种箱下面设置了一个带投种胶盘的零速播种器,使得种子在落种口以相对地面零初速度下落,减小了种子与地面的碰撞,降低了种子弹跳翻滚而导致的位移误差,但是其零速播种器不能保证株距一致;而且播种精度除与种子下落初速度有关外,还与落种口高度、播种沟状况等因素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单粒排种器下面有一个圆形导种盘,在导种盘圆曲面上匀布有径向盲孔,盲孔在圆曲面上的孔间距等于株距。与导种盘中心孔配合的轴带动导种盘转动。导种盘外面有壳,壳与导种盘圆曲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在壳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一个口。顶口与单粒排种器的出口衔接,底口即落种口,在耧腿开沟器两侧的挡板之间。开沟器开出的播种沟截面为平底“v”形,底面宽度与种子平均直径相当。着地轮、导种盘、单粒排种器之间的转速满足:着地轮前进一个株距,导种盘转过一个孔间距,单粒排种器排出一粒种子。播种时,从单粒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经导种盘壳的顶口,落入导种盘的盲孔里,随导种盘转到导种盘壳底口,落入播种沟里。种子随导种盘转到导种盘壳底口时,导种盘给它一个与播种机前行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实现了种子在落>种口零初速度下落;又因为落种口位置较低,因此有效降低了种子落地时与地面的碰撞;同时播种沟的形状也有效制约了种子在播种沟内弹跳翻滚。因此提高了播种精度。装置中导种盘上盲孔可以是圆孔,其直径和深度比种子最大直径大2-5mm;也可以是长形孔,其宽和深比种子最大直径大2-5mm,其长度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4倍。导种盘壳由前、后、上三部分组合而成,导种盘壳向心部位固定在导种盘轴的轴承盒上。导种盘、排种器可以由电机带动,电机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其转速由着地轮上的同轴编码器调控,并使得着地轮、导种盘、排种器之间的转速符合要求。导种盘、排种器也可以由着地轮通过链条带动,并使得着地轮、导种盘、排种器之间的转速符合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图;图2导种盘示意图;图3导种盘壳示意图;图4着地轮、导种盘、排种器之间一种链接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单粒排种器(5)下方设置一圆形导种盘(9),在导种盘(9)的圆曲面上有匀布的径向盲孔(10),盲孔(10)在圆曲面上的孔间距等于株距,通过导种盘中心孔(12)的轴带动导种盘(9)转动。导种盘(9)外面有壳(11),导种盘壳(11)与导种盘(9)圆曲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在导种盘壳(11)的顶部和底部各开一口,顶口(13)与单粒排种器(5)的排种口衔接,底口(14)在耧腿开沟器(15)两侧的挡板(16)之间。耧腿开沟器(15)开出的播种沟截面为平底“v”形,底面宽度与种子平均直径相当。着地轮(3)、导种盘(9)和单粒排种器(5)之间的转速满足:着地轮(3)前进一个株距,导种盘(9)转过一个孔间距,单粒排种器(5)排出一粒种子。单粒排种器(5)排出的种子经导种盘壳(11)顶口(13)落入导种盘(9)上盲孔(10)里,然后随导种盘(9)转到导种盘壳(11)的底口(14),向后切向抛出。由于导种盘(9)给种子向后的速度与播种机前行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种子在落种口(14)实现零初速度下落,再加上落种口位置较低,且播种沟也不利于种子弹跳翻滚,因此提高了播种精度。装置中导种盘如图2所示:在导种盘(9)的圆曲面上匀布有径向盲孔(10),盲孔(10)可以是圆孔,其直径和深度比种子最大直径大2-5mm;盲孔(10)也可以是长形孔,其宽和深比种子最大直径大2-5mm,其长度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4倍。与导种盘中心孔配合的轴带动导种盘(9)转动。装置中导种盘壳如图3所示:导种盘壳(11)由前、后、上三部分组合而成,其向心部位通过螺钉固定在导种盘(9)轴的轴承盒(17)上;导种盘壳(11)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一口,顶口(13)与单粒排种器(5)的排种口衔接,底口(14)在开沟器(15)后面两侧挡板(16)之间。如图1所示,导种盘(9)和排种器(5)可以由电机(18)带动,电机(18)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其转速由与着地轮(3)同轴的编码器(19)调控,并使得着地轮(3)、导种盘(9)和排种器(5)之间的转速符合要求。如图4所示,导种盘(9)和排种器(5)也可以由着地轮(3)通过链条带动,并使得着地轮(3)、导种盘(9)和排种器(5)之间转速比符合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单粒播种机播种精度装置,包括:机架(1),风机(2),着地轮(3)和若干组由种子箱(4)、单粒排种器(5)、耧腿(6)、覆土装置(7)和镇压轮(8)组成的播种单体,其特征是:在单粒排种器(5)下方有圆形导种盘(9),在导种盘(9)圆曲面上有匀布的径向盲孔(10),盲孔(10)在圆曲面上的孔间距等于株距;通过导种盘中心孔(12)的轴带动导种盘(9)转动;导种盘(9)外面有壳(11),壳(11)与导种盘(9)圆曲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在壳(11)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一口,顶口(13)与单粒排种器(5)的出口衔接,底口(14)在耧腿开沟器(15)两侧挡板(16)之间;开沟器(15)开出的播种沟截面为平底“v”形,底面宽度与种子平均直径相当;着地轮(3)、导种盘(9)、单粒排种器(5)之间转速满足:着地轮(3)前进一个株距,导种盘(9)转过一个孔间距,单粒排种器(5)排出一粒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单粒播种机播种精度装置,包括:机架(1),风机(2),着地轮(3)和若干组由
种子箱(4)、单粒排种器(5)、耧腿(6)、覆土装置(7)和镇压轮(8)组成的播种单体,其特征
是:
在单粒排种器(5)下方有圆形导种盘(9),在导种盘(9)圆曲面上有匀布的径向盲孔
(10),盲孔(10)在圆曲面上的孔间距等于株距;通过导种盘中心孔(12)的轴带动导种盘(9)
转动;导种盘(9)外面有壳(11),壳(11)与导种盘(9)圆曲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在壳
(11)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一口,顶口(13)与单粒排种器(5)的出口衔接,底口(14)在耧腿开
沟器(15)两侧挡板(16)之间;开沟器(15)开出的播种沟截面为平底“v”形,底面宽度与种子
平均直径相当;着地轮(3)、导种盘(9)、单粒排种器(5)之间转速满足:着地轮(3)前进一个
株距,导种盘(9)转过一个孔间距,单粒排种器(5)排出一粒种子。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国郭爱兵董天禄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