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357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汽换热器,蒸汽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道,第一输水管道连接有储水槽,储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有反应斧,储水槽和反应釜之间设有过滤器,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输水管道和第四输水管道,第三输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过滤器和反应釜,第四输水管道上设有降温水槽,降温水槽设有循环冷却装置,降温水槽的出水口连接反应釜;冷凝水出口还连接有第二输水管道,第二输水管道上设有取暖装置,第二输水管道的出水口端与储水槽连通,第二输水管道临近蒸汽换热器一端与储水槽之间设有逆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蒸汽冷凝水及冷凝水的热能,提高热能利用率及聚合反应效率,提高反应产物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越来越重视能源重复利用与节能减排工作。蒸汽作为主要换热介质用于喷雾干燥生产中,蒸汽在换热设备中使用后,经疏水阀变成冷凝水,冷凝水温度可达到80℃-90℃,且水质各项指标接近纯水。而传统工艺中,生产用蒸汽冷凝水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直接排放到地沟中,二是导入循环水池中。两种方式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能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对于生产ACR树脂的企业,生产中聚合反应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纯水;而获得纯水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纯水装置来制备,而纯水制备设备投入大,后期运行费用高,并且需要大量的自来水;纯水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排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将蒸汽冷凝水应用到聚合反应中的蒸汽冷凝水利用系统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蒸汽冷凝水及冷凝水的热能,提高热能利用率及聚合反应效率,提高反应产物质量的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连接有存储冷凝水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有反应斧,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反应釜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并列设置的第三输水管道和第四输水管道,所述第三输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反应釜,所述第四输水管道上设有降温水槽,所述降温水槽设有循环冷却装置,所述降温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冷凝水出口还连接有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设有取暖装置,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出水口端与所述储水槽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临近所述蒸汽换热器一端与所述储水槽之间设有逆流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汽换热器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取暖装置的安装位置,所述储水槽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反应釜和所述降温水槽的安装位置;所述取暖装置和所述储水槽之间设有第一泵体,所述降温水槽的出口设有第二泵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暖装置包括暖气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换热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三输水管道和所述第四输水管道均设有流量控制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充分利用蒸汽换热器内的冷凝水,一方面利用其热能,为取暖装置提供热能,无需再另外供暖,热能利用率高;另一方面,由于冷凝水接近纯水,冷凝水内的钙、镁等矿物质含量少,提高了反应釜内聚合反应产物的质量,提高了反应速率。本技术热能利用率高,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泵体、2-取暖装置、3-第二输水管道、4-逆流管、5-蒸汽换热器、6-第一输水管道、7-储水槽、8-过滤器、9-第三输水管道、10-第四输水管道、11-降温水槽、12-循环冷却装置、13-第二泵体、14-反应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汽换热器5,蒸汽换热器5内通有加热蒸汽,加热蒸汽在蒸汽换热器5内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所述蒸汽换热器5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凝水出口,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水管道6和第二输水管道3。所述第一输水管道6连接有存储冷凝水的储水槽7,所述储水槽7的出水口连接有反应斧14,所述储水槽7和所述反应釜14之间设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的出水口设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接并列设置的第三输水管道9和第四输水管道10,所述第三输水管道9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过滤器8和所述反应釜14。所述第四输水管道10上设有降温水槽11,所述降温水槽11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泵体13连接有循环冷却装置12和所述反应釜14。所述冷却装置12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输水管道3上依水流方向依次设有取暖装置2和第一泵体1,所述取暖装置2包括设置在工位附件的暖气片。。所述第二输水管道3的出水口端与所述储水槽7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3临近所述三通管一端与所述储水槽7之间设有逆流管4。取暖装置2的出水口设有两个支路,一路由第二输水管道3进入储水槽7过量的水则会流回循环水池所述蒸汽换热器5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7和所述取暖装置2的安装位置,所述储水槽7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反应釜14和所述降温水槽11的安装位置,便于直接利用位差将冷凝水输送至下个设备内。所述第一输水管道6、所述第二输水管道3、所述第三输水管道9和所述第四输水管道10均设有流量控制阀,便于控制各管道内的流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经过蒸汽加热器后的蒸汽进入蒸汽换热器5,产生大量冷凝水,温度在70℃-85℃之间,冷凝水一路经第一输水管道6流至储水槽7内,再由储水槽7、过滤器8自流至进行聚合反应的反应斧14内,用于生产;另一路经第二输水管道3流向各生产岗位及办公区域暖气片内用于冬季取暖,再由第一泵体1循环至储水槽7内;而过滤器8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输水管道9和第四输水管道10,第三输水管道9输水至反应釜14,第四输水管道10输水至降温水槽11,降温水槽连接有循环冷却装置12,对降温水槽11内的冷凝水降温,降温后的冷凝水输送至反应釜14内作降温水用。采用本技术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冷凝水回收改造前,按年产1万吨ACR计算,每天纯水用量是60吨左右,每吨纯水成本10元(不含前期设备投入),每天是600元,每月18000元,每年按10个月计算,可节约成本18万元;2)纯水在制备过程中约有40%浓水直接排放掉,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3)改造前,冬季取暖每天消耗蒸汽2吨左右,每吨200元,3个月则需要36000元,采用本技术则免去了此部分开支;4)改造前,聚合釜内控制反应温度除夹套循环水外,还需要向反应釜内加入自来水冷却,自来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影响聚合反应效果和产品质量;而冷凝水接近纯水,极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反应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充分利用蒸汽换热器内的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连接有存储冷凝水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有反应斧,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反应釜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并列设置的第三输水管道和第四输水管道,所述第三输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反应釜,所述第四输水管道上设有降温水槽,所述降温水槽设有循环冷却装置,所述降温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冷凝水出口还连接有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设有取暖装置,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出水口端与所述储水槽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临近所述蒸汽换热器一端与所述储水槽之间设有逆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设有冷凝
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连接有存储冷凝水的储
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有反应斧,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反应釜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
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并列设置的第三输水管道和第四输水管道,所述第三输水管道的两
端分别连接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反应釜,所述第四输水管道上设有降温水槽,所述降温水槽
设有循环冷却装置,所述降温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冷凝水出口还连接有第
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设有取暖装置,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出水口端与所述储
水槽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临近所述蒸汽换热器一端与所述储水槽之间设有逆流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庆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泓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