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456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包括:用于接收雷电的避雷部件;用于对雷电进行泄流的智能放电部件,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所述避雷部件连接;用于对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的提前放电部件,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所述智能放电部件连接;以及用于限流的限流部件,所述限流部件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所述提前放电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针、罩结合的方式,提高了雷电的接收范围,利用高压开关特性对强雷电进行泄流,对弱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并采用电磁技术对雷电流进行限制,降低了流经引下线雷电流的二次辐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
技术介绍
雷电是带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剧烈放电现象,强大的雷电流会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传统避雷针在针尖处产生电晕效应不利于先导的发展,同时避雷针也没有主动激发先导放电的功能,只是被动的引雷,造成高压变电站雷击跳闸故障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成本低,安全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包括:用于接收雷电的避雷部件;用于对雷电进行泄流的智能放电部件,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所述避雷部件连接;用于对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的提前放电部件,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所述智能放电部件连接;以及用于限流的限流部件,所述限流部件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所述提前放电部件连接。优选的,所述避雷部件包括:主避雷针、侧避雷针和接伞罩,所述主避雷针和侧避雷针与所述接伞罩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侧避雷针的个数为6个,所述主避雷针和侧避雷针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丝固定在接伞罩的上盖上。优选的,所述智能放电部件为圆柱型的非金属氧化物智能放电部件。优选的,所述提前放电部件,包括:放电针支架、预放电针底座和绝缘法兰,所述预放电针支架通过第一连接螺丝与所述预放电针底座和绝缘法兰固定。优选的,所述放电针支架的个数为3个,设置有预放电针安装孔,每个所述放电针支架通过预放电针安装孔固定连接有3个预放电针。优选的,所述限流部件包括屏蔽桶和限流线圈,所述限流线圈设置在屏蔽桶内部,所述屏蔽桶的上端设置有上法兰,下端设置有下法兰,所述绝缘法兰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上法兰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法兰通过螺丝与所述限流线圈的下端及线圈引出线固定。优选的,所述智能放电部件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预放电底座和限流线圈上端固定在一起。本技术采用针、罩结合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雷电的接收范围,智能放电部件采用非金属氧化物材料,利用高压开关特性对强雷电进行泄流,对弱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主避雷针;2、侧避雷针;4、非金属氧化物;5、预放电针;6、预放电针支架;7、预放电针底座;8、绝缘法兰;9、限流线圈屏蔽桶;10、限流线圈;11、第一连接螺丝;12、第一固定螺丝;13、第二连接螺丝;151、上法兰;152、下法兰;16、线圈引出线;17、接伞罩固定螺丝;18、接伞罩;19、第二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连接”不限于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可以是电气或信号连接,也可以是机械或物理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包括:避雷部件、智能放电部件4、提前放电部件和限流部件,避雷部件用于接收雷电,包括:主避雷针1、侧避雷针2和接伞罩18,主避雷针1和侧避雷针2采用不锈钢材料,其中,侧避雷针2的个数为6个,主避雷针1和侧避雷针2与接伞罩18固定连接,优选的,主避雷针1和侧避雷针2通过第二固定螺丝19固定在接伞罩18的上盖上;本实施例中,避雷部件采用针、罩结合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雷电的接收范围,即提高了避雷针的保护半径。进一步地,智能放电部件4用于对强雷电进行泄流,提前放电部件用于对弱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智能放电部件4为非金属氧化物,智能放电部件4的上端通过第二固定螺丝19与主避雷针1连接;提前放电部件包括:预放电针5、放电针支架6、预放电针底座7和绝缘法兰8,其中,放电针支架6的个数为3个,其上设置有预放电针安装孔,每个放电针支架6通过预放电针安装孔固定连接有3个预放电针5,预放电针支架6通过第一连接螺丝11与预放电针底座7和绝缘法兰8固定在一起;非金属氧化物4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螺丝12与预放电底座7和限流线圈10上端固定在一起,绝缘法兰8通过接伞罩固定螺丝17与接伞罩18连接。本实施例的智能放电部件4采用非金属氧化物材料,利用高压开关特性对强雷电进行泄流,对弱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具体应用中,限流部件用于限流,包括:屏蔽桶9和限流线圈10,屏蔽桶9的上端设置有上法兰151,下端设置有下法兰152,绝缘法兰8通过第二连接螺丝13与上法兰151固定在一起,屏蔽桶9的下法兰152通过螺丝与限流线圈10的下端和避雷塔、杆的顶端及线圈引出线16固定在一起,绝缘法兰8通过第二连接螺丝13与屏蔽桶9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接入了限流线圈,利用电磁技术对雷电流进行限制,降低了流经引下线雷电流的二次辐射。本技术的工作机理是:当主避雷针1、侧避雷针2接到带电云体时,由于避雷部件与基础部分(地)不是直通的,由绝缘材料和非金属氧化物隔离的,从而使带电云体的电子不能迅速排泄入地,使避雷部件上的电子能量迅速增加,当电子能量达到一定大时,针形金属放电体与接伞罩18之间开始放电,削弱带电云体的能量,减少了雷电的形成,这就是提前预放电的防雷作用。当雷电形成后,由于主避雷针1、侧避雷针2安装位置比较高,避雷部件接到强大的雷电压,使智能放电部件4击穿导通,强大的雷电流可迅速流入大地,这就是避雷针的引雷作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雷电的避雷部件;用于对雷电进行泄流的智能放电部件,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所述避雷部件连接;用于对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的提前放电部件,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所述智能放电部件连接;以及用于限流的限流部件,所述限流部件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所述提前放电部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雷电的避雷部件;
用于对雷电进行泄流的智能放电部件,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所述避雷部件
连接;
用于对雷电进行提前预放电的提前放电部件,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所述智
能放电部件连接;以及
用于限流的限流部件,所述限流部件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所述提前放电部
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部
件包括:主避雷针、侧避雷针和接伞罩,所述主避雷针和侧避雷针与所述接伞
罩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避雷
针的个数为6个,所述主避雷针和侧避雷针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丝固定在接伞
罩的上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电限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放
电部件为圆柱型的非金属氧化物智能放电部件。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绪春王希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安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