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283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包括方形箱体,方形箱体的顶板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梁,两个安装梁通过固定件锁固到列车的车底,方形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固接有热管散热器,列车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于该左侧板的内侧,方形箱体的右侧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箱门,方形箱体的前侧板上形成有接线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悬挂于列车的车底,可增大列车上的可利用空间,且具有高效率散热性能的散热器结构,可解决箱体可装散热器的面积有限,无法采用内部强迫风冷散热的问题,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的运行。

Train power supply box adopting heat pipe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in power supply box with heat pipe radiator, including a square box, square box on the roof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mounting beam, two beam installed through a fixing piece locked into the train car at the end, the left lateral plate square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eat pipe radiator, inside the power module train power box install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plate, at least one door on the right side plate to form a square box, a junction box is formed on the front side plate of square box.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vehicle to hanging on the train, the train can increase the available space, and the radiator structure with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which can solve the box can be installed radiator area is limited, not by internal forced air cooling problems, so a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列车用供电柜
,具体是涉及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列车供电柜均是安装在机车上,采用配电柜的形式,给整列车供电。在一些出口车型中,由于机车上空间有限,供电柜体积较大。国外用户希望有一种可以悬挂在车底下的供电箱,来替代原来的供电柜,从而增大车上的可利用空间。但是,如果供电箱箱体悬挂在车底,对雨雪侵蚀,清洗车辆及防飞石、防尘等要求,需要设计一种不同结构的列车供电箱;此外,由于供电箱为给整列车供电的直流电源,功率为450KVA。当设备正常工作时,箱体内部功率器件上回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悬挂于车底下时,无法通过内部强迫风冷将热量送出,因此,需要对此设计一种适用于悬挂车底要求的新型散热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适用于悬挂于列车的车底,可增大列车上的可利用空间,且具有高效率散热性能的散热器结构,解决了箱体可装散热器的面积有限,无法采用内部强迫风冷散热的问题,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的运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包括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的顶板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梁,两个所述安装梁通过固定件锁固到列车的车底,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固接有热管散热器,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底板、若干热管和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底板固接于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若干所述散热翅片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热管呈U型,U型热管的两个支臂分别穿插于所述散热翅片及所述底板内;列车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于该左侧板的内侧,所述方形箱体的右侧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箱门,所述方形箱体的前侧板上形成有接线盒。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盒底侧设有进出线防水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梁与列车用螺栓紧固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列车供电箱内设有具有冗余功能的两个整流器。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器输入三相交流660V,整流输出直流600V。进一步的,所述方形箱体的防护等级为IP6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通过在方形箱体的顶板上形成间隔的两个安装梁,可以采用螺栓实现安装梁与列车车底的快速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在方形箱体的左侧板外侧上形成热管散热器,并将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在左侧板的内侧上,可将功率模块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带走,具有高效率散热性能,从而解决供电箱可装散热器的面积有限,无法采用内部强迫风冷散热的问题,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的运行。此外,该列车供电箱防护等级为IP65,可满足悬挂在车底时,对雨雪侵蚀,清洗车辆及防飞石、防尘等要求。列车供电箱内设有具有冗余功能的两个整流器,一个整流器损坏时,另一个整流器可以担负起输入三相交流660V,整流输出直流600V的功能,从而方便更换及确保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方形箱体,11-顶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前侧板,2-安装梁,3-热管散热器,31-底板,32-热管,33-散热翅片,4-箱门,5-接线盒,51-进出线防水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包括方形箱体1,所述方形箱体的顶板11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梁2,两个所述安装梁通过固定件锁固到列车的车底,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12的外侧固接有热管散热器3,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底板31、若干热管32和若干散热翅片33,所述底板固接于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若干所述散热翅片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热管呈U型,U型热管的两个支臂分别穿插于所述散热翅片及所述底板内;列车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于该左侧板的内侧,所述方形箱体的右侧板13上形成有至少一箱门4,所述方形箱体的前侧板14上形成有接线盒5。这样,通过在方形箱体的顶板上形成间隔的两个安装梁,可以采用螺栓实现安装梁与列车车底的快速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在方形箱体的左侧板外侧上形成热管散热器,并将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在左侧板的内侧上,底板吸收供电箱功率模块的热量后,将热量传递给热管,热管内工质将热量传递到翅片上,可将功率模块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带走,具有高效率散热性能,从而解决供电箱可装散热器的面积有限,无法采用内部强迫风冷散热的问题,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的运行。优选的,所述接线盒底侧设有进出线防水接头51。优选的,所述安装梁与列车用螺栓紧固在一起。具体的方形箱体的顶板上可间隔设有两个安装梁,安装梁呈L型,L型安装梁的竖直部下端焊接于所述方形箱体的顶板上,L型安装梁的横向部设有螺栓孔。优选的,所述列车供电箱内设有具有冗余功能的两个整流器。所述整流器输入三相交流660V,整流输出直流600V。列车供电箱内设有具有冗余功能的两个整流器,一个整流器损坏时,另一个整流器可以担负起输入三相交流660V,整流输出直流600V的功能,从而方便更换及确保安全。优选的,所述方形箱体的防护等级为IP65。该列车供电箱防护等级为IP65,可满足悬挂在车底时,对雨雪侵蚀,清洗车辆及防飞石、防尘等要求。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技术的实质的情况下,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箱体(1),所述方形箱体的顶板(11)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梁(2),两个所述安装梁通过固定件锁固到列车的车底,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12)的外侧固接有热管散热器(3),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底板(31)、若干热管(32)和若干散热翅片(33),所述底板固接于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若干所述散热翅片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热管呈U型,U型热管的两个支臂分别穿插于所述散热翅片及所述底板内;列车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于该左侧板的内侧,所述方形箱体的右侧板(13)上形成有至少一箱门(4),所述方形箱体的前侧板(14)上形成有接线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热管散热器的列车供电箱,其特征在于,包
括方形箱体(1),所述方形箱体的顶板(11)上间隔设有至少
两个安装梁(2),两个所述安装梁通过固定件锁固到列车的车
底,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12)的外侧固接有热管散热器(3),
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底板(31)、若干热管(32)和若干散热
翅片(33),所述底板固接于所述方形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
若干所述散热翅片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热管呈U型,U
型热管的两个支臂分别穿插于所述散热翅片及所述底板内;列
车供电箱的功率模块安装于该左侧板的内侧,所述方形箱体的
右侧板(13)上形成有至少一箱门(4),所述方形箱体的前侧
板(1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振海潘贻丰李斌范跃坤张陈杨磊费凯凯李颜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