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40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9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包括:可扩张支架、扩张管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所述回缩膜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外侧,所述扩张管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内侧,其中,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远离所述回缩膜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本实施例公开的通道支架在置入或拔出人体时,由于管径可调节,避免了造成操作困难和病人痛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
技术介绍
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微创治疗过程中常需借助各种医疗器械建立操作通道或扩张天然腔道的生理或病理性狭窄,再通过建立的通道等腔道进行微创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建立操作通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为首先采用穿刺针等器械进行穿刺,再沿着穿刺针放置不同管径的固定鞘管进行逐渐扩张,待扩张至所需大小后,再通过鞘管内部腔道进行操作,如经皮肾穿刺等。另一种对于天然腔道的扩张常采用的方法为首先沿腔道置入一根细的导丝作为引导物,再沿着这根导丝置入固定管径的鞘管或扩张支架等器械,退出导丝,通道构建完成,如输尿管镜检查、血管支架等。但是在临床使用中,以上方法均有诸多不足:采用固定鞘管进行逐步扩张不仅操作繁杂,而且在置管、拔管过程中鞘管与穿刺口周围组织直接摩擦,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对于天然腔道采用固定鞘管扩张过程中,置入的固定鞘管的管径较大,强行大幅度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而采用扩张支架对天然腔道进行扩张相比以上方法在置管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在置管后不易拔出,不但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且由于放置后如出现突发状况而不能更换将影响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鞘管在置入或拔出人体时,由于管径不可调节或不能拔出,造成操作困难和病人痛苦的问题。r>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包括:可扩张支架、扩张管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所述回缩膜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外侧,所述扩张管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内侧,其中,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回缩膜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一端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对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交替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接线,所述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径向方向设置,各个所述圆孔由连接线有序贯穿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接棒,所述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轴向方向设置,各个所述圆孔由连接棒有序贯穿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母固线器,所述螺母固线器设置于所述可扩张支架径向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优选地,所述可扩张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波纹网状支架,且所述波纹网状支架的内径随所述扩张管的作用增大。优选地,所述连接棒的端面直径大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骨架的直径。优选地,与人体接触的所述回缩膜的外壁为亲水性结构。优选地,所述扩张管为非弹性扩张管。优选地,所述扩张管包括扩张膜、阀门、中空的支撑管和导入装置,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扩张管的一端,所述支撑管设置于所述扩张膜的内侧,所述导入装置设置于远离所述阀门的所述扩张管的一端。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包括:可扩张支架、扩张管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所述回缩膜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外侧,所述扩张管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内侧,其中,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回缩膜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一端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对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通道支架,使用时,首先将所述通道支架置入体腔,置入后通过扩张管末端的阀门,向扩张管中注入空气或液体,扩张管被扩张,以达到扩张可扩张支架的目的;打开阀门,排出扩张管中的气体或液体,拔出扩张管,通道建立;拔除通道支架时,将所述可扩张支架上的连接线拔出,所述连接装置中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内,支架外的弹性回缩膜压迫通道支架回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一端在回缩膜的作用下,开始向里卷曲,通道支架的直径缩小,减轻拔管阻力,利于拔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未连接时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连接时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收缩时的横切剖面示意图;图1-图11,符号表示:1-回缩膜,2-可扩张支架,3-连接装置,4-扩张管,31-固定连接件,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41-支撑管,42-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建立支架,通过扩张及收缩的形式,降低了置管及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扩张支架(2)、扩张管(4)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1),所述回缩膜(1)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外侧,所述扩张管(4)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内侧,其中,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3)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件(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远离所述回缩膜(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33)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31)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所述第一连接部(3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2)一端的第二连接部(33)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32)的楔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1)对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扩张支架(2)、扩张管(4)和
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1),所述回缩膜(1)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外侧,
所述扩张管(4)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内侧,其中,
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3)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
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件(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远离所述回缩
膜(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33)设置有圆孔,
所述固定连接件(31)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3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
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2)一端的第二连接部(33)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32)的楔
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1)对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
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3),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另一端连接交替设置的所述
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31)
包括连接线,所述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2)径向方向设置,各个所述圆孔由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赤兵谭明亮肖亚冯嘉瑜范明齐王平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