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2094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皮肤敷料以细菌纤维素为基底,具有皮肤接触表面与导电表面;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的导电率小于10‑5S/cm,含有2μg/cm2~20μg/cm2的药物,所述导电表面含有5mg/cm2~50mg/cm2的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高分子或导电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用于直接接触皮肤,以对皮肤的创伤进行修复,所述导电表面用于加载电压,以控制皮肤接触表面的药物的释放速度,同时用于模拟生物内源电场,间接促进伤口愈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皮肤敷料中,导电表面与皮肤接触表面紧密结合,从而更能模拟皮肤损伤处的内源电场,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敷料可用于在创伤过后,保护以及覆盖伤口。现代的皮肤敷料不仅能起到抵御机械刺激、抵御污染和化学刺激、防止二度感染、防止干燥和体液丢失等功能,还能清创,模拟生物内源电场诱导皮肤修复,主动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创造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例如,专利文献CN103205863A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缓释敷料的制备方法。得到了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而且保持了细菌纤维素原有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然而其药物释放的速度仍然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敷料,该皮肤敷料一方面以细菌纤维素薄膜为基底,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该皮肤敷料的导电表面含有导电材料,可模拟皮肤损伤产生的内源电场,并在电压加载过程中不会因为持续直接的电流造成二次伤害,从而达到定向诱导皮肤的修复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皮肤敷料,所述皮肤敷料以细菌纤维素薄膜为基底,具有皮肤接触表面与导电表面;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的导电率小于10-5S/cm,含有2μg/cm2~20μg/cm2的药物,所述导电表面含有5mg/cm2~50mg/cm2的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高分子或导电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用于直接接触皮肤,以对皮肤的创伤进行修复,所述导电表面用于加载电压,以控制皮肤接触表面的药物的释放速度,同时用于模拟生物内源电场,间接促进伤口愈合。优选地,所述导电高分子为聚吡咯或聚苯胺。优选地,所述导电纳米材料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优选地,所述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5:1~1:1的导电高分子以及导电纳米材料组成。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抗菌药物、凝血药物、抗过敏药物、止痛剂、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菌药物为纳米银、莫匹罗星、新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银盐、培西加南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皮肤敷料的厚度为2mm~7mm。优选地,所述导电表面的导电率为0.01S/cm~0.1S/cm。优选地,所述皮肤敷料从底部至顶部由导电层与皮肤接触层组成,所述皮肤敷料的下表面为导电表面,所述皮肤敷料的上表面为皮肤接触表面。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皮肤接触层的厚度为1mm~4mm,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mm~3mm。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皮肤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厚度为3mm~14mm的细菌纤维素薄膜浸泡于导电材料的溶液或悬浊液中,使得所述导电材料渗透入细菌纤维素薄膜的表面1mm~3mm处,且所述表面中导电材料的含量为5mg/cm2~50mg/cm2;(2)将所述细菌纤维素薄膜沿与表面平行的方向切开,获得2mm~7mm的复合水凝胶薄膜;(3)将所述复合水凝胶薄膜在药物溶液中浸泡12h~48h,获得所述皮肤敷料;所述药物为凝血药物、抗过敏药物、止痛剂、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导电材料的溶液或悬浊液的浓度为2%~20%。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药物溶液的浓度为2μg/ml~20μg/ml。优选地,所述细菌纤维素,由葡糖木醋杆菌、产醋杆菌、醋化杆菌、巴氏醋杆菌、农杆菌、根瘤菌、八叠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经发酵、纯化而得到。优选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1.1)将厚度为3mm~14mm的细菌纤维素薄膜在浓度为0.1mg/ml~2mg/ml的导电纳米材料的悬浊液中超声,直至细菌纤维素薄膜的外表面渗透0.5mg/cm2~5mg/cm2的导电纳米材料;(1.2)将所述步骤(1.1)中获得的细菌纤维素薄膜浸泡于2%~10%的导电高分子的溶液中进行电聚合,使得所述导电高分子渗透入细菌纤维素薄膜的表面1mm~3mm处,且所述导电高分子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总含量为5mg/cm2~50mg/cm2。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1.2)中电聚合的时间为5min~30min。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皮肤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浓度为40%~60%的细菌纤维素匀浆与导电材料进行掺杂,使得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细菌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0~1:100,并进行真空抽滤,获得1mm~3mm的导电层;(2)在所述导电层的上表面形成1mm~4mm的皮肤接触层,获得所述皮肤敷料,所述皮肤敷料的上表面为皮肤接触表面,下表面为导电表面;其中,所述皮肤接触层含有2μg/cm2~20μg/cm2的药物,所述药物为凝血药物、抗过敏药物、止痛剂、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皮肤接触层的厚度为1mm~4mm,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mm~3mm。优选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2.1)将浓度为40%~60%的细菌纤维素匀浆置于所述导电层的上表面,进行真空抽滤,使细菌纤维素匀浆在所述导电层的上方形成1mm~4mm的细菌纤维素薄膜,获得复合水凝胶薄膜;(2.2)将所述复合水凝胶薄膜在药物溶液中浸泡12h~48h,获得所述皮肤敷料。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2.2)中药物溶液的浓度为2μg/ml~20μg/ml。优选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药物纤维素匀浆置于所述导电层的上表面,并进行真空抽滤,使得药物纤维素匀浆在所述导电层的上方形成1mm~4mm的皮肤接触层,获得所述皮肤敷料;所述药物纤维素匀浆的浓度为40%~60%,含有质量比为1:2.5×104~1:2.5×105的药物以及细菌纤维素。优选地,所述真空抽滤中,所用的滤膜的孔径为0.22μm~0.5μm,真空度为0.07Mpa~0.098Mpa。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利用细菌纤维素为基底,获得的皮肤敷料具有导电表面和皮肤接触表面,能够获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导电材料在细菌纤维素薄膜内的不均匀扩散,或者抽滤获得细菌纤维素基的皮肤敷料;在该皮肤敷料中,导电表面与皮肤接触表面合为一体,从而更能模拟皮肤损伤处的内源电场,使用更加方便;2、通过导电层对损伤皮肤进行电刺激时,皮肤接触层提供了一个电场与损伤皮肤之间的缓冲界面,在电压加载过程中不会因为持续直接的电流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从而达到定向诱导皮肤的修复的效果;...
一种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敷料以细菌纤维素薄膜为基底,具有皮肤接触表面与导电表面;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的导电率小于10‑5S/cm,含有2μg/cm2~20μg/cm2的药物,所述导电表面含有5mg/cm2~50mg/cm2的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高分子或导电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用于接触皮肤,以对皮肤的创伤进行修复,所述导电表面用于加载电压,以控制皮肤接触表面的药物的释放速度,同时用于模拟生物内源电场,促进伤口愈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敷料以细菌纤维素薄膜为基
底,具有皮肤接触表面与导电表面;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的导电率小于
10-5S/cm,含有2μg/cm2~20μg/cm2的药物,所述导电表面含有
5mg/cm2~50mg/cm2的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高分子或导电纳米材
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用于接触皮肤,以对皮肤的创伤进
行修复,所述导电表面用于加载电压,以控制皮肤接触表面的药物的释放
速度,同时用于模拟生物内源电场,促进伤口愈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抗菌药物、
凝血药物、抗过敏药物、止痛剂、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的导电
率为0.01S/cm~0.1S/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敷料的厚度
为2mm~7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由质量
比为5:1~1:1的导电高分子以及导电纳米材料组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皮
肤敷料从底部至顶部由导电层与皮肤接触层组成,所述皮肤敷料的下表面
为导电表面,所述皮肤敷料的上表面为皮肤接触表面。
7.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皮肤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厚度为3mm~14mm的细菌纤维素薄膜浸泡于导电材料的溶液
或悬浊液中,使得所述导电材料渗透入细菌纤维素薄膜的表面1mm~3mm
处,且所述表面中导电材料的含量为5mg/cm2~50mg/cm2;
(2)将所述细菌纤维素薄膜沿与表面平行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石志军蔡欣宇廖雅文周学思刘佳彤张海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