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164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由粘贴层、吸液层、护创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组成,并依次紧密排列,所述保护层呈现网状开孔结构,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所述保护层外形尺寸与护创层外形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护创敷料结构合理,能够防止伤口与敷料粘连,并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功能和强吸液性能,并起到止血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该敷料体现出理想的防粘连、抗菌、止血、吸臭、高效吸液以及缓慢释放增加抗菌抑菌时间等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
本技术涉及医用敷料
,具体包含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起着控制体温、防止感染、免疫及传感作用。由于创伤、擦伤、皮肤溃烂和烧伤等原因,可能导致皮肤的大范围损伤。皮肤受伤害后易造成细菌感染、体液流失并引起并发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伤口敷料对伤口进行瓮中捉鳖,吸收渗液、防止伤口感染、维持伤口的湿润环境并促进伤口愈合。而对于伤口敷料有如下要求:①无毒、无害、无刺激。②能够阻挡细菌,形成一个适合组织生长的良好环境。③具有气体和水蒸气的合适透过能力。④能够保持伤口接触面的温度和湿度。⑤能够提供热的隔离和传导。⑥吸附性好,能够控制和呼吸渗出物。⑦使用方便,揭取容易而不粘连皮肤。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柔软性与人体皮肤相当,湿润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形态和强度。 目前,市场上用于包扎身体创面的医用敷料大多是用各种纤维制成的纱布或者无纺布叠合而成。医用敷料除了将创面与外界隔离、用于保护创面外,还要求敷料具有很强的的吸液能力,能够吸取创面渗出的液体,使创面保持湿润,减少创面感染的风险并促进创面愈合。但现有的这些敷料存在以下缺陷: (I)粘连创面:因吸液层直接与创面接触,并且吸液层多以各种纤维制成,易于创面组织粘接。 (2)吸液量不足:吸液量一般为12 g/g,不适于大创面的护理。 (3)无抗菌、抑菌效果或者效果差:用各种纱布或无纺布作为吸液层,吸收创面的液体溢出并回渗到创面,造成创面容易滋生细菌而造成伤口感染。 临床上使用的对于创口护理的敷料功能过于单一。传统的棉纺、纱布等敷料是在过去伤口干性愈合理论下产生的,伴随着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其正确性已从不同角度得到论证,新的以壳聚糖、藻酸盐、活性炭纤维等材料为基质的敷料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多数是将它们单一使用,其局限性已越来越突出,如活性炭纤维敷料不适合于受感染的伤口护理,而壳聚糖敷料不适合于渗出液量大的创面伤口护理。因此,寻求一种多功能的、适合各种伤口护理的敷料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将敷料的功能延伸是有必要的,延伸的功能主要有防粘连、增大吸液量、止血、抗菌、消炎等。如果在透气、吸水功能上再加上保护创面粘接的保护层和抗菌、止血、消炎的护创层,这种敷料的适用性就增大很多,即:既可用于感染伤口又可用于非感染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且减轻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防粘连、高效吸液及广谱抑菌功能的复合护创敷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由粘贴层、吸液层、护创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组成,并依次紧密排列,所述保护层呈现网状开孔结构,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所述保护层外形尺寸与护创层外形尺寸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与粘贴层通过压敏胶结合,所述吸液层与护创层通过医用α —氰基丙基酸酯系胶和纤维蛋白生物型胶组成的软组织医用胶紧密粘结。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层的厚度为0.05、.2_。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液层为活性炭纤维、棉质吸水垫、无纺布吸水垫、丙烯酸树脂及吸水泡沫。 优选的,所述的吸液层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是包括粘胶基、沥青基、PAN基、天然植物纤维基等系列的活性炭纤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护创层为壳聚糖纤维、藻酸盐纤维,至少一种纤维经无纺布工艺纺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护创层为壳聚糖纤维与藻酸盐纤维以1:1的比例纺织的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的护创层厚度为0.1-0.5 mm,所述的护创层克重为60-110 g/m2。 优选的,所述的粘贴层为压敏胶无纺布,所述的粘贴层克重50-100 g/m2。 优选的,所述的剥离层为格拉辛硅油纸,所述的剥离层克重为40-90 g/m2。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和护创层面积小于吸液层面积,所述吸液层面积小于粘贴层面积。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和护创层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H型。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保护层是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防止伤口与敷料粘连。2)保护层的网状开孔结构能够使护创层的抗菌性因子缓慢释放,达到持续抗菌的效果,提高抗菌和抑菌的效果,抑制细菌滋生。3)保护层与护创层之间能够很好的自然紧密粘结,两层的有效结合使得保护层能够很好的缓释护创层的抗菌因子,达到持续抗菌的效果。4)吸液层活性炭纤维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采用面积更大的吸液层有利于吸附渗液较多的伤口,减少更换次数,同时形成一层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使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5)护创层是由壳聚糖和藻酸盐纤维混纺而成,能够有效的加速凝血和抑制细菌生长,起到止血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6)粘贴层采用压敏胶无纺布更好的纺织敷料从伤口上脱落,增加敷料的使用时间。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得到一种多功能防粘连、高效洗液及广谱抗菌抑菌的复合型护创敷料,该敷料体现出理想的防粘连、抗菌、止血、吸臭、高效吸液以及缓慢释放增加抗菌抑菌时间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的剖视图。 图2、图3、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揭开剥离层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保护层,2为护创层,3为吸液层,4为粘结层,5为剥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由粘贴层4、吸液层3、护创层 2、保护层I和剥离层5组成,并依次紧密排列,所述保护层I呈现网状开孔结构,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所述保护层I外形尺寸与护创层2外形尺寸相同,为长方形,所述吸液层3与粘贴层4通过压敏胶结合,所述吸液层3与护创层2通过医用α 一氰基丙基酸酯系胶和纤维蛋白生物型胶组成的软组织医用胶紧密粘结,所述护创层2与保护层I之间自然紧密粘结,剥离层5覆盖在保护层不与护创层接触的的一面,保护层I和护创层2面积小于吸液层3面积,吸液层3面积小于粘贴层4面积。 保护层I是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能够很好的使纺织创面与敷料粘结,达到防粘连的效果,保护层I优选厚度为0.1 _。护创层2为壳聚糖纤维与藻酸盐纤维以1:1的比例纺织的无纺布,除此以外,护创层2还可以是壳聚糖纤维或藻酸盐纤维任一种纤维经无纺布工艺纺织而成,护创层2优选厚度为0.3 _,护创层2克重为60-110 g/m2,具有抗菌和抑菌功能和止血功能,并且通过保护层的网状开孔结构可以达到缓慢释放抗菌抑菌作用的功效,增长抗菌抑菌时间。吸液层3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是包括粘胶基、沥青基、PAN基、天然植物纤维基等系列的活性炭纤维,具有强吸液性能,提高敷料的吸液功能,并防止渗液回渗创口,造成伤口感染,除此以外,吸液层3还可以是棉质吸水垫、无纺布吸水垫、丙烯酸树脂或吸水泡沫。保护层1、护创层2和吸液层3有效的结合,使得敷料的功能多样化,不再单一,提高敷料的适用性,粘贴层4为压敏胶无纺布,粘贴层4克重为50-100 g/m2,剥离层5为格拉辛硅油纸,克重为40-90 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由粘贴层、吸液层、护创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组成,并依次紧密排列,所述保护层呈现网状开孔结构,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所述保护层外形尺寸与护创层外形尺寸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由粘贴层、吸液层、护创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组成,并依次紧密排列,所述保护层呈现网状开孔结构,由聚乳酸加工形成的一层防粘连的网状海绵织物膜,所述保护层外形尺寸与护创层外形尺寸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05^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液层为活性炭纤维、棉质吸水垫、无纺布吸水垫、丙烯酸树脂或吸水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创层为壳聚糖纤维、藻酸盐纤维,至少一种纤维经无纺布工艺纺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楚熊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