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179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7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形成矩形框体的中框,包括侧壁、沿所述侧壁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侧表面;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沿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且向第一部分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膜片,包括膜片显示部和膜片安装部;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其中,第一部分形成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与侧表面之间,第二部分形成在下表面上,背板与下表面固定连接,导光板贴合在背板之上,膜片显示部形成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插舌插设于第一部分与侧表面之间,且第一部分的上端穿设在通孔内。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提高了液晶面板固定牢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液晶电视背光模组200中,参考图1和图1a所示,形成框体的中框260包括侧壁和沿侧壁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臂,支撑臂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台阶面,沿支撑臂延伸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高于第二台阶面,在第二台阶面上设置挂耳250,膜片边缘设置凸出部240,所述突出部240与中框挂耳250对应位置设置通孔240a,膜片通过凸出部240的通孔240a固定在挂耳250上,液晶面板210贴附在第一台阶面上,以及背板280设置在支撑臂的下表面上,这样,液晶面板、中框260及背板280形成封装的腔体,包括导光板270等其他光学组件形成于上述腔体中。
如图1a所示,液晶面板210的黑边区域230的尺寸BM值为一个定值,如:4.9mm,一方面,通孔240a靠近膜片内侧边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分界线220有一个最小设计值A,如:1.0mm,当A小于该最小设计值时,会造成从液晶面板显示区域210中直接看到通孔240a和中框挂耳250等内部结构的主观缺陷;另一方面,通孔240a宽度值受限于中框挂耳250的加工宽度为一个最小设计值B,如:1.0mm;再一方面,为保证膜片安全固定,膜片凸出部240还应满足最小裁切宽度,即:通孔240a靠近中框的外侧边与膜片凸出部240最外侧边的距离要求C,如:1.5mm;又一方面,在无边界框情况下,为将液晶面板210固定在中框支撑臂上表面的第一台阶面上,膜片凸出部240最外侧距液晶面板最外侧边缘预留距离要求D,D即为液晶面板可与第一台阶面最大接触宽度;因此,受液晶面板BM区的宽度限制,也就是说,A值、B值、C值、D值之和受限于液晶面板黑边区域宽度BM为一个固定值约为4.9mm,在A值、B值、C值之和为3.5mm的前提下,现有技术中D值为1.4mm。
随着液晶面板尺寸变大,D值因过小而无法满足液晶面板210稳定固定在中框260之上的技术要求,进一步的,由于液晶面板与中框支臂上表面贴附易脱离而造成部分区域漏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液晶背光模组中液晶面板与中框支撑臂固定不牢靠,以及进一步液晶面板与中框支臂上表面贴附不牢靠易脱离而造成部分区域漏光问题。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和形成矩形框体的中框,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中框包括侧壁、沿所述侧壁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侧表面;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沿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且向第一部分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膜片,包括膜片显示部和膜片安装部,其中,所述膜片安装部包括通孔和插舌;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下表面上,背板与所述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板贴合在所述背板之上,所述膜片显示部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插舌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侧表面之间,且第一部分的上端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可选的,所述下表面处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定位板为多个,且所述定位板之间为镂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下壁和向上延伸设置的挂耳,其中,所述挂耳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可选的,所述下壁沿长度方向上为弯折结构,在所述下壁向外侧弯折部分上设置有所述挂耳。
可选的,所述挂耳安插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挂耳与所述通孔沿所述支架长度方向间隙配合,所述挂耳与所述通孔沿所述支架宽度方向零间隙配合,所述插舌插入所述第一部分的下壁与中框侧表面之间的间隙处。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为平板,所述下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平板与所述平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表面为平面,液晶面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平面上。
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背光模组,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设置有液晶面板。
综上所述,参考图9和图10所示,液晶面板110黑边区域的尺寸BM值,仍以数值4.9mm为例;一方面,为避免从液晶面板显示区域中直接看到通孔和挂耳等内部结构的主观缺陷,通孔1211b靠近膜片内侧边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分界线的最小设计值为A,仍以数值1.0mm为例;另一方面,受限于挂耳的加工宽度,通孔1211b宽度最小设计值为B,仍以数值1.0mm为例。
因为A值、B值、C值、D值之和受限于液晶面板黑边区域宽度BM,且BM值固定;又由于结合以上两个方面,A值、B值不能再缩小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缩减C值来扩大D值,以满足液晶面板稳定固定在中框之上的技术要求。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膜片固定方式,其中,固定膜片安装部的支架形成于导光板入光侧与中框侧表面之间,膜片显示部贴合在导光板的出光面,支架的第一部分上端插设于膜片安装部的通孔内,且膜片安装部的插舌形成于支架的第一部分和中框支撑部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隙内,膜片安装部沿膜片显示部一端且向垂直方向延伸,最终形成于支架的第一部分和中框支撑部的侧表面之间。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中框支撑臂的上表面需要设置固定膜片凸出部的挂耳,使膜片凸出部的通孔对应挂靠在中框挂耳上,进一步的,膜片凸出部需要平铺在中框支撑臂的上表面,因此,膜片凸出部的最小裁切宽度值C,如:C值为1.5mm。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前述可知,膜片安装部形成于支架第一部分和中框支撑部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隙内,这样,膜片安装部的安装宽度为间隙宽度值C’,在使用相同膜片的前提下,C’值约为膜片厚度为0.3mm左右,因此在狭小空间内实现了C值的大幅缩减,进一步,A值+B值+C’值+D值依然于BM值限制范围内,且A和B值不变的前提下,D值由现有技术中1.4mm可以提升到2.6mm左右。
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缩减C值,相应提高了D的值,使用于液晶面板与中框上表面固定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液晶面板固定牢靠性。进一步的,液晶面板与中框之间粘贴部位不易脱离而减少透光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现有技术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截面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图;
图2b为图2a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c为图2b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图2c沿C-C截取的从方向D-D观看的截面图;
图3a为图3的E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膜片分离状态等轴测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架分离状态等轴测视图;
图6a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在图2c沿C-C截取的从方向D-D观看的中框分离状态等轴测视图;
图6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在图2c沿E-E截取的从方向F-F观看的中框分离状态等轴测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中框底面仰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形成矩形框体的中框,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中框包括侧壁和沿所述侧壁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沿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且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膜片,包括膜片显示部和膜片安装部,其中,所述膜片安装部包括插舌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下表面上,背板与所述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板贴合在所述背板之上,所述膜片显示部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插舌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侧表面之间,且第一部分的上端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形成矩形框体的中框,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中框包括侧壁和沿所述侧壁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其特征在于:
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沿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且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
膜片,包括膜片显示部和膜片安装部,其中,所述膜片安装部包括插舌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下表面上,背板与所述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板贴合在所述背板之上,所述膜片显示部形成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插舌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侧表面之间,且第一部分的上端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处设置有凹槽,及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定位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多个,且所述定位板之间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背光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