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73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7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包括鱼缸和净化槽,净化槽包括进水管、厌氧滤床室、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管,进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上部,厌氧滤床室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侧,接触氧化池设置在厌氧滤床室的右侧下方,沉淀池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侧下部,消毒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上部,出水管连接消毒池,出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只需更换净化仪器即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鱼缸大都是在水浑浊或者使用一定时间后进行更换,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比较麻烦,需要人工进行,如果要是没有时间的话往往会让鱼死去,而有的净化水的仪器往往比较昂贵,往往望而却步,而稍微便宜些的都不适合放置在鱼缸内,给使用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包括鱼缸和净化槽,净化槽包括进水管、厌氧滤床室、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管,进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上部,厌氧滤床室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侧,接触氧化池设置在厌氧滤床室的右侧下方,沉淀池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侧下部,消毒池设置在沉淀池的的上部,出水管连接消毒池,出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上部。厌氧滤床室内设置有第一填料。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接触氧化池侧左侧还设置有曝气管。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只需更换净化仪器即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净化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包括鱼缸1和净化槽2,净化槽2包括进水管3、厌氧滤床室5、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9、消毒池10和出水管11,进水管3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上部,厌氧滤床室5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侧,接触氧化池7设置在厌氧滤床室5的右侧下方,沉淀池9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侧下部,消毒池10设置在沉淀池的的上部,出水管11连接消毒池10,出水管11设置在净化槽2的右上部。厌氧滤床室内设置有第一填料4。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8。接触氧化池侧左侧还设置有曝气管6。工作原理:净化槽运行过程中,污水从槽的一端进入系统,污水内悬浮物的去除是通过内部的沉淀分离室来实现。它对污水起预处理作用.主要沉淀无机固形物、寄生虫卵及部分悬浮有机物。以减轻后继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经过沉淀分离后的污水可以进入厌氧分离室,也可以直接进入好氧生化处理室。厌氧分离室内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塑料填料.填料上生长厌氧生物膜.通过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作用来去除可溶性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好氧生化处理单元目前多采用接触氧化法等工艺来实现.其原理是采用接触氧化工艺,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和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依靠反应器上所附着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吸附阻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槽进行沉淀,在其末端设置消毒盒,内部填装有固体含氯消毒剂,出水经消毒盒与同体消毒剂接触完成对污水的消毒作用后外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包括鱼缸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净化槽包括进水管、厌氧滤床室、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管,进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上部,厌氧滤床室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侧,接触氧化池设置在厌氧滤床室的右侧下方,沉淀池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侧下部,消毒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上部,出水管连接消毒池,出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净化的鱼缸,包括鱼缸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净化槽包括进水管、厌氧滤床室、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管,进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上部,厌氧滤床室设置在净化槽的左侧,接触氧化池设置在厌氧滤床室的右侧下方,沉淀池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侧下部,消毒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上部,出水管连接消毒池,出水管设置在净化槽的右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琴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商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