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276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脚手架,包括固定装置、工作平台以及悬挂结构,固定装置为一组固定架,每组包含两个单独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架内设置有竖梁;悬挂结构为四根平行设置的锁链,并每根锁链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扣,沿工作平台长度方向上的锁链上穿插有钢管形成防护拦;工作平台包括框架本体、吊耳及支撑梁,吊耳设置在框架本体上,支撑梁设置在框架本体内,支撑梁上还设有网格跳板,网格跳板铺满框架本体内形成工作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的方式安装拆卸方便,材料少,运输量小,搭建速度快,大量减少劳动力,节省工时,提供了工作效率及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一般用于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和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脚手架制作的材料通常有竹子、钢管或合成材料等,脚手架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应用,是为了解决施工人员登船作业工作的需求,需要搭建临时性施工脚手架,由于船舶在建造过程中结构复杂性影响及建造标准的要求,船舶的斜坡区域脚手架搭设相对比较困难,传统的脚手架搭设方案因施工区域较为分散,脚手工搭建作业,在脚手架搭设的时候,拆搭的次数过多,影响船体搭载的进度,增加了劳动力,且在搭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夹头,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该搭建作用一般在高空中作业,安全隐患比较严重,材料较多且运输不方便,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缺陷的脚手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悬挂式脚手架,该脚手架结构简单,组装的方式安装拆卸方便,材料少,运输量小,搭建速度快,大量减少劳动力,节省工时,提供了工作效率及节约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式脚手架,包括固定装置、工作平台以及悬挂结构,悬挂结构一端悬挂在固定装置上,另一端悬挂工作平台,其中:
固定装置为一组固定架,每组包含两个单独的固定架,固定架为中空结构的直角梯形结构,固定架的直角边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架内设置有2-4根竖梁;
悬挂结构为四根平行设置的锁链,并每根锁链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扣,锁扣与固定架底端相适配,沿工作平台长度方向上的锁链上穿插有钢管形成防护拦;
工作平台包括框架本体、吊耳及支撑梁,吊耳设置在框架本体上,支撑梁设置在框架本体内,每层框架本体上设置四个吊耳,吊耳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框架本体的两端,框架本体内设置多根支撑梁,支撑梁沿框架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每根支撑梁之间平行设置,支撑梁上还设有网格跳板,网格跳板铺满框架本体内形成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通过每层框架本体上的吊耳与四根锁链上的锁扣上、下依序连接构成多层框架结构,该多层框架结构与最顶端的固定架连接构成悬挂式脚手架。
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挂式脚手架中,固定装置上还设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螺栓,螺栓用于将固定装置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如待施工的船体上等。
前述挂式脚手架中,框架本体内的一端还设有活动式人孔盖,活动式人孔盖由铰链连接在框架本体底端的翻盖构成,翻盖上铺设网格跳板。
技术效果,框架本体内设有由翻盖构成的活动式人孔盖,利于每层工作平台之间的连接,通过放置扶梯就可以连通上下工作平台,利于工作人员的行走。
前述挂式脚手架中,框架本体上的吊耳为两端对称设有吊孔的钢板吊耳,吊耳上的两吊孔对称位于框架本体的上下两端。
技术效果,这种两端具有吊孔的吊耳方便了工作平台上下两端悬挂锁链,不需要每个工作平台的框架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单孔的吊耳,降低工作量,降低成本。
前述挂式脚手架中,框架本体内设置至少四根支撑梁。
前述挂式脚手架中,网格跳板为镀锌钢网格跳板,镀锌钢网格跳板耐磨性及耐蚀性强,延长了使用寿命,也保证了安全性,降低了成本。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中设有固定装置可以方便固定在任何需要使用的场合,且固定装置为固定架结构简单,为中空结构,节省材料,固定架内的竖梁可以增强稳定性,不会由于中空的结构,导致稳定性不够的问题,在解决资源的同时保证稳定性。
悬挂结构由四根锁链组成每根锁链上都是相应的锁扣,组合的方式方便于拆卸安装;工作平台为框架本体、支撑梁及网格跳板组成,支撑梁的存在有利于支撑的稳定性,保证安全性,承载的重量也得到增加,吊耳用于悬挂,方便快捷。
本技术在使用时搭建速度提高了一半时间,材料减少,运输量减少,铁丝的使用量减少,能大量减少劳动力,节省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悬挂式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悬挂式脚手架中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悬挂式脚手架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装置,101-固定架,102-竖梁,103-固定孔,2-工作平台,201-框架本体,202-吊耳,203-支撑梁,204-网格跳板,205-翻盖,206-吊孔,3-锁链,4-锁扣,5-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挂式脚手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装置1、工作平台2以及悬挂结构,悬挂结构一端悬挂在固定装置1上,另一端悬挂工作平台2,其中:
固定装置1为一组固定架101,每组包含两个单独的固定架101,固定架101为中空结构的直角梯形结构,固定架101的直角边上设置有固定孔103,固定架101内设置有2-4根竖梁102,固定装置1上还设有与固定孔103相适配的螺栓;
悬挂结构为四根平行设置的锁链3,并每根锁链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扣4,锁扣4与固定架101底端相适配,沿工作平台2长度方向上的锁链3上穿插有钢管5形成防护拦;
工作平台2包括框架本体201、吊耳202及支撑梁203,吊耳202设置在框架本体201上,支撑梁203设置在框架本体201内,每层框架本体201上设置四个吊耳202,吊耳202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框架本体201的两端,吊耳202为两端对称设有吊孔206的钢板吊耳,吊耳202上的两吊孔206对称位于框架本体201的上下两端,框架本体201内设置至少四根支撑梁203,支撑梁203沿框架本体20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每根支撑梁203之间平行设置,支撑梁203上还设有网格跳板204,网格跳板204铺满框架本体内形成工作平台2,网格跳板204为镀锌钢网格跳板;
框架本体201内的一端还设有活动式人孔盖,活动式人孔盖由铰链连接在框架本体201底端的翻盖205构成,翻盖205上铺设网格跳板204,网格跳板204为镀锌钢网格跳板;
工作平台2通过每层框架本体201上的吊耳202与四根锁链3上的锁扣4上、下依序连接构成多层框架结构,该多层框架结构与最顶端的固定架101连接构成悬挂式脚手架。
具体实施时,先将固定装置1固定在需要施工的地方的底端,然后根据施工的高度决定需要多少层工作平台2,然后将工作平台2通过锁链3及锁扣4连接起来,悬挂在施工面上,上下工作平台2之间通过设置的扶梯进行连通。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工作平台(2)以及悬挂结构,所述的悬挂结构一端悬挂在所述的固定装置(1)上,另一端悬挂所述的工作平台(2),其中:所述的固定装置(1)为一组固定架(101),每组包含两个单独的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101)为中空结构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固定架(101)的直角边上设置有固定孔(103),所述固定架(101)内设置有2‑4根竖梁(102);所述悬挂结构为四根平行设置的锁链(3),并每根锁链(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扣(4),所述的锁扣(4)与固定架(101)底端相适配,沿工作平台(2)长度方向上的锁链(3)上穿插有钢管(5)形成防护拦;所述工作平台(2)包括框架本体(201)、吊耳(202)及支撑梁(203),所述吊耳(202)设置在所述的框架本体(201)上,所述支撑梁(203)设置在框架本体(201)内,每层所述的框架本体(201)上设置四个所述的吊耳(202),所述的吊耳(202)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201)的两端,所述框架本体(201)内设置多根所述的支撑梁(203),所述支撑梁(203)沿框架本体(20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每根支撑梁(203)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203)上还设有网格跳板(204),所述的网格跳板(204)铺满框架本体内形成工作平台(2);所述的工作平台(2)通过每层框架本体(201)上的吊耳(202)与四根锁链(3)上的锁扣(4)上、下依序连接构成多层框架结构,该多层框架结构与最顶端的固定架(101)连接构成悬挂式脚手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工作平台(2)以及悬挂结构,所述的悬挂结构一端悬挂在所述的固定装置(1)上,另一端悬挂所述的工作平台(2),其中:
所述的固定装置(1)为一组固定架(101),每组包含两个单独的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101)为中空结构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固定架(101)的直角边上设置有固定孔(103),所述固定架(101)内设置有2-4根竖梁(102);
所述悬挂结构为四根平行设置的锁链(3),并每根锁链(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扣(4),所述的锁扣(4)与固定架(101)底端相适配,沿工作平台(2)长度方向上的锁链(3)上穿插有钢管(5)形成防护拦;
所述工作平台(2)包括框架本体(201)、吊耳(202)及支撑梁(203),所述吊耳(202)设置在所述的框架本体(201)上,所述支撑梁(203)设置在框架本体(201)内,每层所述的框架本体(201)上设置四个所述的吊耳(202),所述的吊耳(202)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201)的两端,所述框架本体(201)内设置多根所述的支撑梁(203),所述支撑梁(203)沿框架本体(20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每根支撑梁(203)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亚飞吴有军陈恒金常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