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1232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排气阀和压力表,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另一端设有排气阀。所述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方便、容易掌握,解决了普通膜下滴灌存在首、尾部压力不均匀及毛管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属于农业灌溉

技术介绍
膜下滴灌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尤其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前 所未有的节水能力。膜下滴灌管网一般由主干管、分干管、支管和毛管组成,其中支管与毛 管组成田间管网。目前滴灌系统产品中,毛管使用的是滴灌带,支管一般对称于干管成鱼骨 式布置,干管间距决定了支管的长度。根据水源的位置和地形条件,管网布置形式常见有 "一"字形、"T"字形、"干"字形和疏齿形,各级管道应相互垂直,以使管道最短而控制面积最 大。即:毛管垂直附管,附管平行于支管,支管垂直于分干管,分干管垂直于干管,分干管与 干管一般情况下需要地埋,毛管必须与陇向平行,同时尽量对称。支管单向布置不超过150 米,双向布置不超过300米。(毛管)滴灌带工作长度单向布置不超过500米。 采用膜下滴灌以后,植物行间无灌溉水分,杂草少了,可以减少锄地的次数,也不 需要平整土地,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但现有的膜下滴灌技术无法保证毛管(滴灌带)首、尾 部压力均匀一致,常常造成进水口水分充足,而毛管出水口水压较小,造成供水不足;而且, 当毛管中泥沙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在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排气阀和压力表,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另一端设有排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刘绍东陈婷婷张思平沈倩刘敬然彭军赵新华刘志红董合林李鹏程刘爱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