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兆祥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141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由冷进水管、热进水管、水龙头主体、出水内管和出水外管、阀芯以及手柄组成,水龙头主体由外壳、内连通管、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组成;所述内连通管为塑料材质;所述内连通管顶部形成对接套管,出水外管从外壳上端进入外壳后套入对接套管中,对接套管内形成一限制出水外管转动的凸块;所述连接座上端形成一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三个分别供冷进水管、热进水管与出水内管卡入的卡槽;出水内管还卡入限位板的一个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且稳定、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水龙头由冷进水管、热进水管、水龙头主体、出水内管和出水外管、阀芯以及手柄组成,水龙头主体由外壳、内连通管、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组成,外壳的中间开口且从开口处延伸出供阀芯安装的固定套管,阀芯设置在固定套管内,手柄连接在阀芯尾部,内连通管嵌套在外壳内,内连通管中部对应阀芯开设冷进水孔、热进水孔和混合出水孔,内连通管底部通过连接座与外连接管对接,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依次穿过连接管和连接座进入内连通管且分别与冷进水孔和热进水孔连接,出水外管从外壳上端进入与内连通管顶部对接,其中出水内管为软管而出水外管由硬质材料制成,出水内管从混合出水孔引出后先向下穿过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然后弯折再次穿过外连接管、连接座以及内连通管,最后进入出水外管;该水龙头的水路为:热水与冷水从下方分别顺着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向上进入阀芯,在阀芯内混合后,混合水顺着出水内管先向下在向上流出,这种水龙头具有结构简单,易调控的特点。然而,该水龙头还存在如下缺陷:—、出水内管在水龙头主体内弯折穿行却不稳定,容易晃动,其原因主要是内连通管孔径大,而出水内管因需要保持水压设计得相对较小,导致出水内管在连接座处、及出水外管与内连通管对接处无法定位,晃动导致出水水压不稳定,甚至导致其余热进水管及冷进水管相互缠绕的情况出现;二、出水外管与内连通管、外连接管与内连通管一般均采用螺接的方式,一松动,造成水龙头不稳定;三、水龙头主体中与水接触内连通管一般采用铜或不锈钢材质,铜一般认为含有超标的铅,而不锈钢造价昂贵。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人特别研制出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成本低廉的新型无铅水龙头,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其结构紧凑且稳定、成本低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新型无铅水龙头,由冷进水管、热进水管、水龙头主体、出水内管和出水外管、阀芯以及手柄组成,水龙头主体由外壳、内连通管、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组成;所述外壳的中间开口且从开口处延伸出供阀芯安装的固定套管,阀芯设置在固定套管内,手柄连接在阀芯尾部,内连通管嵌套在外壳内,内连通管中部对应阀芯开设冷进水孔、热进水孔和混合出水孔;所述内连通管为塑料材质,出水内管为软管而出水外管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内连通管顶部形成对接套管,出水外管从外壳上端进入外壳后套入对接套管中,对接套管内形成一限制出水外管转动的凸块;所述连接座上端形成一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三个分别供冷进水管、热进水管与出水内管卡入的卡槽;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依次穿过外连接管和连接座进入内连通管且分别与冷进水孔和热进水孔连接,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还分别卡入限位板的一个卡槽中,出水内管从混合出水孔引出后先向下穿过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然后弯折再次穿过外连接管、连接座以及内连通管的对接套管,最后进入出水外管,出水内管还卡入限位板的一个卡槽中。所述对接套管内还设置一限位圈,限位圈内环形成一凸台,出水外管的外周缘对应限位圈形成环形槽,环形槽内开设限位孔,限位圈套入环形槽中使凸台卡入限位孔以防止出水外管从对接套管中脱出。所述内连通管底部与连接座的限位板对应开设一对螺孔,从限位板螺孔下方旋入不锈钢螺钉而在内连通管螺孔上方设置不锈钢螺母,通过不锈钢螺钉与不锈钢螺母的配合将内连通管与连接座螺接。所述内连通管顶部的螺孔周缘形成供不锈钢螺母嵌入的嵌槽。所述连接座为金属材质,连接座下端形成内螺纹结构,外连接管对应连接座的内螺纹结构形成外螺纹结构,通过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的配合使连接座与外连接管螺接。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完全无铅水龙头,其中与水接触的内连通管采用价格低廉的塑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对接套管及其凸块稳定连接出水外管,通过连接座的卡槽将热进水管、冷进水管及出水内管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出水外管转动,防止出水内管扭紧以及防止出水内管与热进水管、冷进水管相互缠绕的情况,结构也更加紧凑和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水龙头主体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出水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限位圈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冷进水管I,热进水管2,水龙头主体3,外壳31,固定套管311,内连通管32,对接套管321,限位圈322,凸块323,凸台324,螺孔325,嵌槽326,热进水孔327,冷进水孔328,混合出水孔329,连接座33,限位板331,卡槽332,螺孔333,外连接管34,外螺纹结构341,出水内管4,出水外管5,环形槽51,限位孔52,阀芯6,手柄7,不锈钢螺钉8,不锈钢螺母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由冷进水管1、热进水管2、水龙头主体3、出水内管4和出水外管5、阀芯6以及手柄7组成,水龙头主体3由外壳31、内连通管32、连接座33和外连接管34组成;所述外壳31的中间开口且从开口处延伸出供阀芯6安装的固定套管311,阀芯6设置在固定套管311内,手柄7连接在阀芯6尾部,内连通管32嵌套在外壳31内,内连通管32中部对应阀芯6开设冷进水孔328、热进水孔327和混合出水孔329;所述内连通管32为塑料材质,出水内管4为软管而出水外管5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内连通管32顶部形成对接套管321,出水外管5从外壳31上端进入外壳31后套入对接套管321中,对接套管321内形成一限制出水外管5转动的凸块323;所述连接座33上端形成一限位板331,限位板331上开设三个分别供冷进水管1、热进水管2与出水内管4卡入的卡槽332;冷进水管I与热进水管2依次穿过外连接管34和连接座22进入内连通管32且分别与冷进水孔328和热进水孔327连接,冷进水管I与热进水管2还分别卡入限位板331的一个卡槽332中,出水内管32从混合出水孔329引出后先向下穿过连接座33和外连接管34,然后弯折再次穿过外连接管34、连接座33以及内连通管的对接套管321,最后进入出水外管5,出水内管4还卡入限位板331的一个卡槽332中。所述对接套管321内还设置一限位圈322,限位圈322内环形成一凸台324,出水外管5的外周缘对应限位圈322形成环形槽51,环形槽51内开设限位孔52,限位圈322套入环形槽51中使凸台324卡入限位孔52以防止出水外管5从对接套管321中脱出。所述内连通管32底部与连接座33的限位板331对应开设一对螺孔,从限位板螺孔333下方旋入不锈钢螺钉8而在内连通管螺孔325上方设置不锈钢螺母9,通过不锈钢螺钉8与不锈钢螺母9的配合将内连通管32与连接座33螺接,便于水龙头的拆卸,使水龙头结构更紧凑、牢固。本是实施例中,所述内连通管32顶部的螺孔325周缘形成供不锈钢螺母9嵌入的嵌槽326 0所述连接座33为金属材质,连接座33下端形成内螺纹结构(图中未示出),外连接管34对应连接座的内螺纹结构形成外螺纹结构341,通过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341的配合使连接座33与外连接管34螺接,便于其组装和拆卸。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由冷进水管、热进水管、水龙头主体、出水内管和出水外管、阀芯以及手柄组成,水龙头主体由外壳、内连通管、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组成;所述外壳的中间开口且从开口处延伸出供阀芯安装的固定套管,阀芯设置在固定套管内,手柄连接在阀芯尾部,内连通管嵌套在外壳内,内连通管中部对应阀芯开设冷进水孔、热进水孔和混合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通管为塑料材质,出水内管为软管而出水外管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内连通管顶部形成对接套管,出水外管从外壳上端进入外壳后套入对接套管中,对接套管内形成一限制出水外管转动的凸块;所述连接座上端形成一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三个分别供冷进水管、热进水管与出水内管卡入的卡槽;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依次穿过外连接管和连接座进入内连通管且分别与冷进水孔和热进水孔连接,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还分别卡入限位板的一个卡槽中,出水内管从混合出水孔引出后先向下穿过连接座和外连接管,然后弯折再次穿过外连接管、连接座以及内连通管的对接套管,最后进入出水外管,出水内管还卡入限位板的一个卡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兆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