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包括进料管、管壳式反应器、酸烃分离器及气液分离罐;所述进料管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酸烃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酸烃分离器的烃出口与管壳式反应器的管程侧、气液分离罐依次连接。涉及的反应过程为所述液化气中含有丙烯、丁烯或戊烯中至少一种烯烃,含有异丁烷或异戊烷中至少一种烷烃,在浓硫酸催化剂作用下,液化气中的烯烃和异构烷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汽油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油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涉及的反应过程为所述液化气中含有丙烯、丁烯或戊烯中至少一种烯烃,含有异丁烷或异戊烷中至少一种烷烃,在浓硫酸催化剂作用下,液化气中的烯烃和异构烷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汽油组分。
技术介绍
炼厂中副产液化气,若将石油液化气作为民用燃料烧掉,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严重影响炼油效益。国内好多烷基化只是进行异丁烷和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工艺加工方法对异戊烷和戊烯参与的烷基化反应不能适应。本专利中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可加工液化气中含丙烯、丁烯和戊烯中的至少一种烯烃,含有异丁烷和异戊烷中的至少一种烷烃,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涉及的反应过程为所述液化气中含有丙烯、丁烯或戊烯中至少一种烯烃,含有异丁烷或异戊烷中至少一种烷烃,在浓硫酸催化剂作用下,液化气中的烯烃和异构烷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汽油组分。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包括进料管、管壳式反应器、酸烃分离器及气液分离罐;所述进料管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酸烃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酸烃分离器的烃出口与管壳式反应器的管程侧、气液分离罐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左右分为制冷剂侧及反应物侧,下层液相中间由隔板隔开,上层共用气相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反应物侧的液相出口与酸处理罐、碱处理罐、水洗涤罐依次连接,经水洗后的产物烃进入分馏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反应物侧的气相出口与制冷压缩机、冷却器、冷剂罐依次连接;所述冷剂罐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底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冷剂罐的出液口与节能罐的进口连接,所述节能罐的气相出口与制冷压缩机的二段入口连接,所述节能罐的液相出口与气液分离罐中制冷剂侧的入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制冷剂侧的液相出口排出制冷剂,与液化气原料混合后,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进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经过换热器与聚结脱水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聚结脱水器的原料出口与制冷剂混合后,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反应物侧的液相出口经过所述换热器与酸处理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酸处理罐、碱处理罐、水洗涤罐的进口处分别设有混合器。进一步的,所述酸烃分离器的底端设有酸出口,所述酸出口同时连接排酸管道和废酸管道,所述排酸管道与管壳式反应器壳程侧的酸进口连接,所述废酸管道与废酸脱烃处理系统连接;新鲜浓硫酸输入管道经过混合器与酸处理罐的进料口连接,酸处理罐的排酸管道与酸烃分离器的排酸管道汇合后与管壳式反应器壳程侧的酸入口连接。进一步的,水洗涤罐的水出口与补充碱液混合,然后经过加热器、再经过混合器与碱处理罐的烃入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管壳式反应器和酸烃分离器的压力均为3.5-5kg/cm2g;所述管壳式反应器的顶部切线距离所述酸烃分离器的底部切线竖直安装距离为1.90-4.50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管壳式反应器,烷基化反应在壳程侧进行,反应产物烃从酸烃分离器5分离后进入管程侧,依靠减压后的反应产物气化闪蒸吸热,吸收管壳式反应器4中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够减小副反应和腐蚀。反应产物与本技术在制冷系统中设置节能罐,能够有效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本技术中设置了排放气流程,能够将制冷系统中丙烷的含量控制在13%~17%(mol)。本技术的气液分离罐中制冷剂和产物烃共用气相空间,便于回收制冷剂,减少了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本技术中新鲜浓硫酸先进酸处理罐,从酸处理罐中流出的浓硫酸一部分作为废酸进入酸烃分离系统,一部分进入到管壳式反应器,进入酸处理器的新鲜酸可继续使未反应完全的中间产物继续反应,同时从酸处理罐流出的浓硫酸进入管壳式反应器实现了酸浓度的梯度利用。本技术在酸处理、碱处理和水洗之前先经过一个混合器,用于强化混合效果。本技术在酸处理罐、碱处理罐和水洗罐中设置进料分布器和聚结填料,用于强化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技术的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流程图。图中标注:进料管1,换热器2,聚结脱水器3,管壳式反应器4,酸烃分离器5,制冷压缩机6,冷却器7,冷剂罐8,节能罐10,气液分离罐11,酸处理罐13,碱处理罐14,水洗涤罐15,混合器16、17、18,泵12、19、20、21、24,加热器23,液位调节阀a、e,减压阀b、c,手动调节阀d;液化气原料101,排污水管102,排放气103,补充碱液104,新鲜浓硫酸105,含碱废水106,补充水107,反应产物108,废酸管道10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包括进料管1、管壳式反应器4、酸烃分离器5、气液分离罐11、酸处理罐13及制冷压缩机6。所述进料管1经过换热器2与聚结脱水器3的进口连接,所述聚结脱水器3的顶端设有原料出口,与管壳式反应器4的壳程侧的原料进口连接,所述聚结脱水器3的底端设有排污水管102。在浓硫酸催化剂的作用下,液化气中的烯烃和异构烷烃在管壳式反应器4的壳程侧进行烷基化反应,形成产物烃和酸液的混合物,由管壳式反应器4的壳程侧出口排出;所述管壳式反应器4的壳程侧出口连接酸烃分离器5的进料口。在酸烃分离器5中产物烃与酸液实现分离,产物烃由酸烃分离器5顶端的烃出口排出,酸液由酸烃分离器5底端的酸出口排出;所述酸烃分离器5的酸出口连接两部分,一部分连接排酸管道,再与管壳式反应器4的壳程侧的酸进口连接,一部分连接废酸管道109,将废酸排放至废酸脱烃处理系统。所述酸烃分离器5的烃出口经过减压阀b与管壳式反应器4的管程侧进口连接,产物烃在管程侧吸收壳程侧中反应放出的热量。管壳式反应器4的管程侧出口与气液分离罐11的进口连接,产物烃在气液分离罐11中实现气液分离。所述气液分离罐11左右分为制冷剂侧及反应物侧,下层中间由隔板隔开,上层共用气相空间。气液分离罐11反应物侧的液相出口经泵24、换热器2和混合器16与酸处理罐13的进料口连接,新鲜浓硫酸105输入管道先经过混合器16与酸处理罐13的进料口连接,酸处理罐13的排酸管道与酸烃分离器的排酸管道汇合后与管壳式反应器壳程侧的酸入口连接,即酸处理罐13中排出的酸与酸烃分离器5中排出的酸混合,作为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进入酸处理灌13的新鲜酸可继续使未反应完全的中间产物继续反应,同时从酸处理罐13流出的浓硫酸进入管壳式反应器实现了酸浓度的梯度利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管壳式反应器、酸烃分离器及气液分离罐;所述进料管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酸烃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酸烃分离器的烃出口与管壳式反应器的管程侧、气液分离罐依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管壳式反应器、酸烃分离器及气液分离罐;所述进料管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酸烃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酸烃分离器的烃出口与管壳式反应器的管程侧、气液分离罐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左右分为制冷剂侧及反应物侧,下层液相中间由隔板隔开,上层共用气相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反应物侧的液相出口与酸处理罐、碱处理罐、水洗涤罐依次连接,经水洗后的产物烃进入分馏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反应物侧的气相出口与制冷压缩机、冷却器、冷剂罐依次连接;所述冷剂罐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底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冷剂罐的出液口与节能罐的进口连接,所述节能罐的气相出口与制冷压缩机的二段入口连接,所述节能罐的液相出口与气液分离罐中制冷剂侧的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液化气生产汽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制冷剂侧的液相出口排出制冷剂,与液化气原料混合后,与管壳式反应器的壳程侧进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液化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峰,范振鲁,梁泽涛,徐令宝,徐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