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911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23:54
一种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其步骤包括:1)将待修复的扁司轴套清洗、探伤,上加工中心找正测量尺寸,去除表面1mm疲劳层,根据图纸确定磨损部位及磨损量并记录;2)预热所述扁司轴套至180‑200℃以去除油气、水汽,用双托轮托夹所述扁司轴套,采用合金粉激光修复所述磨损部位,所采用的合金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是C:0.7‑0.95%,Cr:23‑25%,Fe:2‑3%,B:0.6‑0.8%,Si:0.9‑1.3%,Mn:0.08‑0.5%,W:4‑7%,Ni:8‑10%,其余为Co;3)修复完成后对扁司轴套表面进行石棉保温,并缓冷至室温,然后检验尺寸并进行探伤、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根据不同扁司轴套的材质,基体硬度、强度要求配制相应的合金粉末,熔覆层厚度可以达到15mm不开裂、无气孔等堆焊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修复工艺,具体是一种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扁司轴套是钢厂轧机传动机构连接轧辊的关键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带动轧辊的转动,由于其处在高温油蚀、高扭力、高强度磨损的环境中,所以对轴套的使用性能、强度要求极高。扁司轴套是一种外部圆形,内部由圆弧和平面组合,在有硬度及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机械加工及其费事,其主要难点是内孔小而深,刀具由于支撑杆的粗细受限制和刀具磨损,就会在由外而内的加工过程中出现大小头现象,增加机械加工难度和成本。扁司轴套当前的现有情况是大部分是进口,因为国内制造的产品使用寿命很短,和进口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有激光加工技术中的积分镜由于受机加工技术限制是由多片平面镜、凸镜、凹镜等反射镜片组合而成,从45mm*45mm光斑经过几片不同方向的镜片压缩成10mm*1.5mm光斑,达到使用要求。扁司轴套的内孔由于型腔特殊,正常的激光熔覆只能修复到直径350mm,深300mm的空间,对于扁司轴套而言这远远不够。且轴套的内孔都已磨损,而且都没规则,不清楚哪里磨损多,哪里磨损少,失去了轴套的加工基准,因而需要通过找没有磨损的部位综合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激光修复工艺的步骤包括:1)将待修复的扁司轴套清洗、探伤,上加工中心找正测量尺寸,去除表面1mm疲劳层,根据图纸确定磨损部位及磨损量并记录;2)预热所述扁司轴套至180‑200℃以去除油气、水汽,用双托轮托夹所述扁司轴套,采用合金粉激光修复所述磨损部位,所采用的合金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是C:0.7‑0.95%,Cr:23‑25%,Fe:2‑3%,B:0.6‑0.8 %,Si:0.9‑1.3%,Mn:0.08‑0.5%,W:4‑7%,Ni:8‑10%,其余为Co;采用预置送粉的方式,以快速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为光源对扁司轴套进行连续搭接扫描,激光修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司轴套的激光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激光修复工艺的步骤包括:1)将待修复的扁司轴套清洗、探伤,上加工中心找正测量尺寸,去除表面1mm疲劳层,根据图纸确定磨损部位及磨损量并记录;2)预热所述扁司轴套至180-200℃以去除油气、水汽,用双托轮托夹所述扁司轴套,采用合金粉激光修复所述磨损部位,所采用的合金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是C:0.7-0.95%,Cr:23-25%,Fe:2-3%,B:0.6-0.8%,Si:0.9-1.3%,Mn:0.08-0.5%,W:4-7%,Ni:8-10%,其余为Co;采用预置送粉的方式,以快速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为光源对扁司轴套进行连续搭接扫描,激光修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方刘少彬刘汉杰马万花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宏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