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头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56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针头注射器,包括外壳和推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高压气室,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微孔,所述推杆的前端置于所述外壳的前半部分内,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高压气室作为注射时所述推杆运动的直接动力源,置于所述外壳的后半部分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医用药液注射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一次性药液注射器包括针头和针筒,属有创注射,它存在着以下诸多明显缺陷注射时针尖刺入皮下,有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注射药液形成的液腔压迫周围血管,影响药液的吸收速度;注射给儿童带来的恐惧和心理创伤更是明显;特别是对于那些因疾病每天都需注射的人群,长期反复的注射,破坏了注射部位的组织结构,不仅影响了药液的吸收,还会造成可供注射的部位越来越少的困难局面。另外,金属针头用后作为污染物,在毁前始终威胁着周围环境和接触它的人,注射器也因金属针头的存在,毁型时必须把针、筒分离,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没有注射针头、注射操作简单、快速、无痛感的无针头注射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无针头注射器包括外壳、推杆和高压气室,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微孔,所述推杆的前端置于所述外壳的前半部分内,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高压气室作为注射时所述推杆运动的直接动力源,置于所述外壳的后半部分内。上述无针头注射器,它还包括有压杆和出气管,所述压杆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高压气室的前端,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的排气孔同时作为压杆穿孔,它位于所述高压气室上所述出气管的上端。上述无针头注射器,它还包括有接头,所述接头密闭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前端。上述无针头注射器,它还包括有护帽,该护帽套设在所述接头外部。上述无针头注射器,它还包括有后盖,所述后盖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尾端,所述外壳内、所述高压气室的后部还设有安全气室,所述后盖上开设有安全气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注射时,先用普通注射器(不带针头)将所需注射的药液通过外壳前端的微孔注入到外壳的前半部分内,药液推动推杆后移,形成药液容纳腔室,外壳中部的气体则通过排气孔排出。然后将注射器外壳的前端直接贴紧皮肤,弄破高压气室的前端(如可通过压杆穿过压杆孔,将高压气室前端的出气管压折)。这时,高压气室内的高压气体迅速释放,推动推杆快速前移。外壳前半部分内的药液就会在高压下通过外壳前端的微孔,并迅速通过皮肤组织细胞间的缝隙而进入皮下组织,并于瞬间完成整个注射过程。由于其结构中没有采用目前常用的注射针头,避免了因针头而带来的前述所有弊端,不仅注射时无痛感,注射速度快,而且操作步骤简单,辅助用品少,因而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范围,尤其对儿童、集团免疫、战场抢救、慢性病(糖尿病)长期注射、晚期癌痛镇痛注射、传染病病人注射等特别适用。如用于皮下浸润麻醉还可有效解决无痛静脉注射等许多无痛操作的问题。另外,由于其不带有金属注射针头,所以注射器在使用后的毁型非常方便,也彻底排除了一次性注射器反复使用的可能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针头注射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无针头注射器包括外壳5、接头2、护帽1、锥形胶塞3、推杆4、压杆6、压杆孔7、高压气室8、出气管12、安全气室10和后盖9,外壳5的前端为吸盘14,用以注射时贴紧皮肤,其中间设有微孔。接头2密闭连接在外壳5的前端,护帽1套设在接头2外部。利用接头2可便于通过普通注射器预先将药液输入本注射器内,护帽1可以起到保护接头2,并避免其受污染的作用。外壳5内部分为三个连续的腔室,前半部分为药液容纳腔室,中间部分为高压气释放室也即推杆4移动腔室,后半部分腔室为高压气室9的容纳腔室。锥形胶塞3与推杆4的前端固定在一起,置于外壳5的前半部分腔室内,锥形胶塞3与外壳5的腔室内壁间密闭接触,它具有密闭性、滑动性好的特点。高压气室8为一高压气囊,它置于外壳5的后半部分腔室内,出气管12设置于高压气室8的前端。安全气室10设于外壳5内、高压气室8的后部,后盖9连接在外壳5的尾端,后盖9上开设有安全气孔11。安全气室10和安全气孔11的设置是为了在高压气室8意外爆破的特殊情况下迅速排气,以避免伤及操作者。压杆6连接在外壳5的中间上部,压杆6可沿其连接端活动,压杆孔7开设在外壳5上相应的部位,它同时作为排气孔使用。它位于高压气室8上出气管12的上端。在注射时,压杆6正好压住该孔,以免高压气体外漏。外壳5中间下部的前端好开设有一排气孔13,用以在注射器吸入药液时将外壳内的空气排出,以及注射后将高压气室8中释放的多余气体排到注射器外部。本技术中,除了采用压杆式高压气体释放方式外,高压气室8内高压气体的释放方式还可使用其它多种方式,如在外壳5内壁对应于高压气室8前端的位置处凸设台阶,通过旋转后盖9推动高压气室8前进使其前端遇尖锐台阶破裂而释放的方式,或者在外壳5内壁上设置针状体而使高压气室8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被刺破而释放的方式。在采用其它释放方式的结构中,压杆6和出气管12就可能不必设置,但这些变化应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中压杆系统的等同替换。权利要求1.无针头注射器,包括外壳和推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高压气室,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微孔,所述推杆的前端置于所述外壳的前半部分内,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高压气室作为注射时所述推杆运动的直接动力源,置于所述外壳的后半部分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压杆和出气管,所述压杆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高压气室的前端,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的排气孔同时作为压杆穿孔,它位于所述高压气室上所述出气管的上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针头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接头,所述接头密闭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前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针头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护帽,该护帽套设在所述接头外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针头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后盖,所述后盖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尾端,所述外壳内、所述高压气室的后部还设有安全气室,所述后盖上开设有安全气孔。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针头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锥形胶塞,所述锥形胶塞与所述推杆的前端固定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头注射器,包括外壳、推杆和高压气室,外壳的前端设有微孔,推杆的前端置于外壳的前半部分内,外壳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高压气室作为注射时推杆运动的直接动力源,它置于外壳的后半部分内。由于其结构中没有采用目前常用的注射针头,不仅注射时无痛感,注射速度快(可瞬间完成),而且操作步骤简单,辅助用品少,因而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范围,尤其对儿童、集团免疫、战场抢救、慢性病(糖尿病)长期注射、晚期癌痛镇痛注射、传染病病人注射等特别适用。如用于皮下浸润麻醉还可有效解决无痛静脉注射等许多无痛操作的问题。同时,注射器在使用后的毁型非常方便,也彻底排除了一次性注射器反复使用的可能性。文档编号A61M5/31GK2652414SQ20032010950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鲍忆, 耿兆波 申请人:嘉兴波亿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李恒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忆耿兆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波亿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李恒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