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显影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882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电潜像显影用的双组分显影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显影剂。该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MDt为3.5~5.0μm。上述调色剂粒子的MDt与上述载体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MDc为特定的比率,且上述调色剂粒子中的球状调色剂微粒与该载体粒子中的载体微粒以特定的比例存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潜像显影用的双组分显影剂
技术介绍
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彩色图像的形成中,通常使用双组分显影剂,该双组分显影剂含有含着色剂的调色剂粒子以及用于搅拌、输送该调色剂粒子的载体粒子。然后,伴随着数字印刷的普及,愈发要求形成的图像的高画质化、高稳定性等。因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研究了如下方法:降低构成调色剂粒子的粘结树脂的熔融温度、熔融粘度等且减少调色剂图像在纸上的定影所需的能量的方法,减少纸上的调色剂粒子的量且减少定影所需的能量的方法等。对于后者(减少纸上的调色剂粒子的量的方法),研究了调色剂粒子的小粒径化。通过使调色剂粒子更小,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积增加,因此能够以少量的调色剂粒子隐藏纸(形成图像)。其结果,能够在不使图像浓度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上述定影所需的能量。此外,更小的调色剂粒子的微细的潜像再现性也良好,因此期待兼具节能化和高画质化。例如,已知如下双组分显影剂:规定了上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的双组分显影剂,规定了基于个数平均粒径和重量平均粒径的调色剂粒子的粒径以及利用形状系数的调色剂粒子的形状的双组分显影剂(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33871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1-3309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若使调色剂粒子更小,则调色剂粒子与载体粒子的接触点增加。因此,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变得不充分,此外,通过调色剂粒子附着于载体粒子,污染载体粒子表面的调色剂浪费(tonerspent)变得容易产生。其结果,有时产生调色剂粒子的带电量的不均匀、由显影时的载体粒子所致的调色剂粒子输送量的不均匀、载体粒子的立穗的不均匀等问题,难以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上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双组分显影剂中,对于使调色剂粒子更小所致的上述调色剂浪费所涉及的问题,存留有研究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使用更小的调色剂粒子也能够维持高的流动性并且抑制调色剂浪费产生的双组分显影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组分显影剂,是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的静电潜像显影用的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MDt为3.5~5.0μm,且满足下述式1和式2。下述式中,“MDc”是上述载体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X”是上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分布基准的粒径为3.0μm以上且小于4.5μm并且圆形度为0.980以上的粒子的存在比例(%),“Y”是上述载体粒子的体积分布基准的粒径为(2/3)×MDc以下的粒子的存在比例(%)。(式1)4.5≤MDc/MDt≤6.5(式2)(2/5)X+Y≤20(其中,10≤X≤40)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双组分显影剂虽然使用更小的调色剂粒子,但能够维持高的流动性并且抑制调色剂浪费的产生。其结果,通过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使用该双组分显影剂,可以长期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组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构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从提高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高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平均圆形度是有效的。然而,若提高比较小的调色剂粒子的平均圆形度,则有时调色剂粒子中的小粒径且高圆形度的微粒变多。该球状且微小的调色剂粒子由于是小粒径且高圆形度,因此在调色剂粒子与载体粒子混合时,与载体粒子的接触、碰撞频率高,容易引起调色剂浪费。关于载体粒子的粒径,可以说与调色剂粒子同样。即,载体粒子中的较小粒径的粒子与粒径较大的载体粒子相比,与调色剂粒子的接触、碰撞频率高,因此存在容易产生调色剂浪费的趋势。此外,若相对于调色剂粒径过度地增大载体粒子的粒径,则虽然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提高,但载体粒子对调色剂粒子的冲击力变强,产生调色剂粒子的破裂或缺损等,其结果,有时产生调色剂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用上述式1规定调色剂粒子与载体粒子的粒径的适当的关系,为了抑制调色剂浪费的产生,用上述式2规定上述球状且微小的调色剂粒子的比例与上述微小的载体粒子的比例的适当的关系。由此,提供一种可抑制调色剂浪费且具有高的流动特性的双组分显影剂。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组分显影剂是静电潜像显影用的双组分显影剂,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上述双组分显影剂除了使用以下的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以外,能够与通常的双组分显影剂同样地构成。例如,通过以该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调色剂浓度)为4.0~8.0质量%的方式适当混合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可以构成上述双组分显影剂。上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MDt为3.5~5.0μm。若该MDt小于3.5μm,则有时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流动性变低,例如,有时连续印刷时的调色剂粒子与载体粒子的混合变得不充分,由于调色剂粒子的带电不均匀而画质变得不充分(例如从图像的粒状感的观点出发为不良)。若上述MDt大于5.0μm,则有时例如图像的精细度变得不充,画质变得不充分。上述MDt是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至少在实质上为正态分布时,可以是中值径(D50t),也可以是众数径。调色剂粒子的上述个数平均粒径可以使用在“MULTISIZER3”(BeckmanCoulter公司制)上连接了数据处理用的电脑系统的装置进行测定、算出。作为测定方法,例如,用表面活性剂溶液20mL浸染调色剂粒子0.02g后,进行超声波分散1分钟,制作分散有调色剂粒子的调色剂粒子分散液。上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例如是以纯水将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的中性洗涤剂稀释10倍而成的溶液。在样品架内的放入了ISOTONII(BeckmanCoulter公司制)的烧杯中,以移液管注入该调色剂粒子分散液直至调色剂粒子的浓度为5~10%,将测定机计数设定为25000个来进行测定。另外,MULTISIZER3的孔径为100μm。将测定范围1~30μm的范围分割成256区,算出在各分区的频率计数。若为中值径,则从个数累积百分比大的一方开始将50%的粒径作为上述个数平均粒径(D50t)。上述MDt例如能够通过调色剂粒子的制造中的温度或搅拌的条件、调色剂粒子的分级、调色剂粒子的分级品的混合等来调整。上述双组分显影剂满足下述式1和式2。(式1)4.5≤MDc/MDt≤6.5(式2)(2/5)X+Y≤20(其中,10≤X≤40)上述式1中,上述MDc是载体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此外,上述式2中,上述X是上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分布基准的粒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组分显影剂,是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的静电潜像显影用的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MDt为3.5~5.0μm,在将所述载体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设为MDc、将所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分布基准的粒径为3.0μm以上且小于4.5μm并且圆形度为0.980以上的粒子的存在比例设为X%、将所述载体粒子的体积分布基准的粒径为(2/3)×MDc以下的粒子的存在比例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1和式2:(式1)4.5≤MDc/MDt≤6.5,(式2)(2/5)X+Y≤20,其中,10≤X≤40。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09 JP 2015-0035001.一种双组分显影剂,是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的静电潜像显影用的双组分显影
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MDt为3.5~5.0μm,
在将所述载体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设为MDc、将所述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分布基准的粒
径为3.0μm以上且小于4.5μm并且圆形度为0.980以上的粒子的存在比例设为X%、将所述载
体粒子的体积分布基准的粒径为(2/3)×MDc以下的粒子的存在比例设为Y%时,满足下述
式1和式2:
(式1)4.5≤MDc/MDt≤6.5,
(式2)(2/5)X+Y≤20,其中,10≤X≤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式3和式4:
(式3)5.0≤MDc/M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原慎也内野哲中村公亮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