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灌肠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8532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灌肠器具,由蓄液袋、输入管、输出管、肛管和流量控制夹构成,主要结构是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偏向蓄液袋的同一侧连接在蓄液袋的两端,还有一个输出口径与输入管口径相配合的加压泵,该加压泵使用时与输入管相配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一次性使用,因而可避免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同时具备加液和加气的功能,操作使用更简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一种医疗用的灌肠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使用的灌肠设备一般有1、传统灌肠器为了将钡胶浆压入结肠腔使用一种敞口容器,其缺点是容易造成灌肠液外溢,污染设备和环境,且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电动结肠气钡灌肠装置由一些电气设备和控制线路气泵、排气阀、泵压力计和气钡罐用管路相连接,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清洗消毒烦琐,也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3、一次性和封闭式灌肠器由密封袋和输入、输出管组成,虽然能避免灌肠液的污染和交叉感染,但不能加压,不能加入钡剂作为肠道造影使用的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又能方便地加液和加气的灌肠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措施是本技术由蓄液袋、输入管、输出管、肛管和流量控制夹构成,肛管与输出管配合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上都有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偏向蓄液袋的同一侧连接,既分别在该侧的两端与蓄液袋密封固定连接并与蓄液袋内相通,还有一个输出口径与输入管口径相配合的加压泵,使用时与输入管相连接。上述蓄液袋上输入管连接的一端固定有一悬挂带,蓄液袋上偏向输入管和输出管与其连接的一侧固定有一悬挂带。上述蓄液袋上设置有流量刻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液袋,2、输入管,3、输出管,4、肛管,5、流量控制夹,6、加压泵,7、悬挂带,8、悬挂带。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蓄液袋1、输入管2、输出管3、肛管4和流量控制夹5构成,肛管4与输出管3配合连接,输入管2和输出管3上都有流量控制夹5,输入管2和输出管3均偏向蓄液袋1的同一侧连接,既分别在该侧的两端与蓄液袋1密封固定连接并与蓄液袋1内相通,正位时,输入管2在蓄液袋1的上端,输出管3在蓄液袋1的下端,还有一个输出口径与输入管3口径相配合的加压泵6,使用时与输入管3相连接。蓄液袋1上输入管2连接的正上方一端端固定悬挂带7,蓄液袋1上偏向输入管2和输出管3与其连接的一侧固定有悬挂带8。蓄液袋1上设置有流量刻度。蓄液袋1可用透明无毒无副作用的塑料制成。本技术可一次性使用。本技术使用方法是需要加液时,将蓄液袋1悬挂于正位,加压泵6可使钡剂顺利进入结肠;需要加气时,将蓄液袋1顺时针旋转90度,偏心的结构可将气体从上方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因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一次性使用,所以可避免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2、输入管和输出管偏向蓄液袋同一侧连接的偏心连接结构,使本技术同时具备加液和加气的功能,能减少设备,使操作更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灌肠器具,由蓄液袋、输入管、输出管、肛管和流量控制夹构成,肛管与输出管配合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上都有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偏向蓄液袋的同一侧连接,既分别在该侧的两端与蓄液袋密封固定连接并与蓄液袋内相通,一个输出口径与输入管口径相配合的加压泵,使用时与输入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灌肠器具,其特征在于蓄液袋上输入管连接的一端固定有一悬挂带,蓄液袋上偏向输入管和输出管与其连接的一侧固定有一悬挂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灌肠器具,其特征在于蓄液袋上设置有流量刻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灌肠器具,由蓄液袋、输入管、输出管、肛管和流量控制夹构成,主要结构是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偏向蓄液袋的同一侧连接在蓄液袋的两端,还有一个输出口径与输入管口径相配合的加压泵,该加压泵使用时与输入管相配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一次性使用,因而可避免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同时具备加液和加气的功能,操作使用更简单。文档编号A61M3/00GK2805787SQ20052003436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罗惠群, 唐光才, 罗斌, 朱德强, 刘珉甬, 吴敬波, 张义质 申请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灌肠器具,由蓄液袋、输入管、输出管、肛管和流量控制夹构成,肛管与输出管配合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上都有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偏向蓄液袋的同一侧连接,既分别在该侧的两端与蓄液袋密封固定连接并与蓄液袋内相通,一个输出口径与输入管口径相配合的加压泵,使用时与输入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群唐光才罗斌朱德强刘珉甬吴敬波张义质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