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鳞铲颌鱼的成鱼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779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鳞铲颌鱼的成鱼饲养方法,其包括:(1)鱼池的建设;(2)定期清洗鱼池并且在日常鱼池的清洗过程中,利用多鳞铲颌鱼本身的逆流和极度擅长跳跃的特性,迫使它从低水位的鱼池向高水位的鱼池迁徙;(3)每年6月初投放鱼苗,鱼苗在培育1月之后,根据鱼苗根据大小、规格分池饲养;(4)改进成鱼的饲料配方与投喂。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鳞铲颌鱼的成鱼饲养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成鱼运动量增大,鱼体健康,品质好;2、保证了多鳞铲颌鱼善跳跃的特性,使它的肌肉纤维更加发达,使之遗传学特性得以稳定表达,不会随着饲养的时间而丧失;3.自主研发的饲料配方较之市面上的冷水鱼饲料,更为适合多鳞铲颌鱼的成鱼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鳞铲颌鱼的成鱼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多鳞铲颌鱼又名多鳞白甲鱼,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和山东泰山。是生活在海拔高程为300~1500米的山涧水溪中的一种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多鳞铲颌鱼不但肉质细嫩,味美不腥,同时以其营养丰富及独特的药用保健价值而闻名于世。近年来由于天气干旱、旅游开发、过度捕捞和水域环境人为污染等诸多原因,多鳞铲颌鱼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野生数量越来越少,北京拒马河水系已濒临灭绝,目前在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已将多鳞铲颌鱼列为省级保护动物。目前人工饲养多鳞铲颌鱼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从幼苗到成鱼的成长周期超过了自然环境下的生长周期;2、多鳞铲颌鱼的饲养均采用普通冷水鱼的流水养殖方式,饲养密度大,成鱼终身在一个鱼池成长;3、没有合适合理搭配的成鱼饲料,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鳞铲颌鱼的成鱼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鱼池的建设在相邻鱼池之间的池壁上加水管接通形成鱼道,使整个鱼池形成一个闭环的循环;(2)定期清洗鱼池并且在日常鱼池的清洗过程中,利用多鳞铲颌鱼本身的逆流和极度擅长跳跃的特性,迫使它从低水位的鱼池向高水位的鱼池迁徙;(3)每年6月初投放鱼苗,鱼苗在培育1月之后,根据鱼苗根据大小、规格分池饲养;(4)改进成鱼的饲料配方与投喂(41)成鱼的饲料配方按照质量计,包括6.5份小麦酪蛋白、5.5份明胶、20.9份鱼粉、17份大豆浓缩蛋白、4份螺旋藻、0.5份酵母粉、18份小麦淀粉、1份纤维素、15份玉米淀粉、1.6份鱼油、1.8份大豆油、0.5份虾蟹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鳞铲颌鱼的成鱼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鱼池的建设
在相邻鱼池之间的池壁上加水管接通形成鱼道,使整个鱼池形成
一个闭环的循环;
(2)定期清洗鱼池并且在日常鱼池的清洗过程中,利用多鳞铲
颌鱼本身的逆流和极度擅长跳跃的特性,迫使它从低水位的鱼池向高
水位的鱼池迁徙;
(3)每年6月初投放鱼苗,鱼苗在培育1月之后,根据鱼苗根
据大小、规格分池饲养;
(4)改进成鱼的饲料配方与投喂
(41)成鱼的饲料配方按照质量计,包括6.5份小麦酪蛋白、
5.5份明胶、20.9份鱼粉、17份大豆浓缩蛋白、4份螺旋藻、0.5
份酵母粉、18份小麦淀粉、1份纤维素、15份玉米淀粉、1.6份
鱼油、1.8份大豆油、0.5份虾蟹壳硬素、1.9份蛋氨酸、1份维
生素添加剂、2.65份预混料、2份磷酸二氢钙和0.15份胆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镇坪县天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