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将介质注射入人体,或动物体的医疗器械。为予防现代医疗中的许多交叉感染情况。特别是对严重威协人类生命健康的肝炎病毒、爱滋病毒,尤应控制流行,加强防范。故世界各国政府都大力倡导推行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现已有几种产品投放市场,其中除用于冲洗腔道的注射器外,凡直接注入人体组织、动物体组织的注射器。均普遍采用各式各样的活塞结构来推注药液及防止空气逸入体内,而采用活塞装置就必须保有活塞与针管配合精度故工艺性较高而造价偏贵,这对居世界人口最多、大量需求的我国国情尤其不相适应。迄今已有不少改进注射器的专利方案问世,有关者举如日本特开昭59-101158记述的一种活塞装置与药液不直接接触的方案,除一体化的注射针与盛药筒一次性处理外。声称带有活塞的注射筒即使不消毒也能反复应用,从而可节约经费及省去冲洗消毒的麻烦。但该方案装配比较繁复,整体结构未脱离活塞功能,更因缺少予防气体逸入体内的安全装置。对一般粘接剂药液,不考虑气泡逸入的狭小范围内虽有其优点。但若用于人体或动物体皮内皮下、肌肉、血管内的药液注射则仍有问题。为克服上述难点。本专利技术推出一类简易、方便、造价低、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其主要特征在于注射器结构设有特殊的安瓶(17),该安瓶内有飘浮体(16)防止气体逸入体内,安瓶的一端通过颈口(8)、针头座(9)、密封胶(10)与注射器针头(1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环(3)与特设的气囊(2)相连接,用气囊作抽药及注药的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克让,徐正斌,
申请(专利权)人:姜克让,徐正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