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它有外壳(1),外壳内有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源盒(12),单片机5112板(15)、接口板(16)、键盘显示器板(17)和血压计(11),袖带(9)与血压计(11)相通,外壳上还接有输液控制器(14),这种血压监测控制仪,操作简单,性能可靠,通过控制静注血管活性药物,实现血压的自动控制,消除了医务人员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疏忽或主观印象,提高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血压监测控制装置,属于医疗用具。在许多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需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降压或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传统的方法是医务人员密切观察病人血压的变化,并调整用药及输液速度。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常因观察不细,不能及时发现血压变化而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造成病人治疗上的延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以定时监测病人的血压和脉搏,同时根据病人血压情况,自动控制输液器的开闭,使血压维持在理想的治疗水平上。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血压监测控制仪有外壳,外壳前面板上有显示器、键盘,后面板上有输液控制器接口、打印机接口和交流电输入接口,外壳内有通过导线起来的电源盒、单片机5112板、接口板、键盘显示器板和血压计,袖带通过通气管与血压计相通,输液控制器接口上接有输液控制器。采用上述结构的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能够客观反映病人血压脉搏变化,通过控制静脉滴注血管活性药物,能够达到血压的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能够消除医务人员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疏忽或主观印象,修正医务人员对某些血管活性药物疗效认识的错误,更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其后面板的示意图。图3是其整机结构的方框示意图。图4是其电路部分的方框图。图5是接口电路中的部分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时基电路的电路图。图7是面板指示灯电路的电路图。图8是同步信号产生电路的电路图。图9是输液控制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10是输液控制器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有外壳(1),外壳前面板(4)上有显示器(2)、键盘(3),后面板(6)上有输液控制器接口(5)、打印机接口(7)和交流电输入接口(8),外壳内有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源盒(12)、单片机5112板(15)、接口板(16)、键盘显示器板(17)和血压计(11),袖带(9)通过通气管(10)与血压计(11)相通,输液控制器接口(5)上接有输液控制器(14)。如图2所示,在接口板(16)的电路中,血压计LCD显示器上的电压信号经16选1、4选1电路,然后经差分电路整形后送入单片机5112板,COM1信号经同步电路整形后,作为单片机读数同步信号送入单片机5112板,在接口板的电路中还分别有指示灯电路、蜂鸣器电路、时基电路接在单片机5112板上。在接口板电路中,16选1电路中选用CD4067型集成块,4选1电路中选用4051型集成块,差分、同步电路中选用LM324型运算放大器,时基电路中选用CD4060型集成块,面板指示灯电路中选用74LS138型3-8译码器。如图10所示,在输液控制器(14)上,有支片(18)安装在固定架(22)上,支架(23)上一端有止流片(20)、另一端有铁片(24)、中间铰在固定架上,铁片(24)附近有电磁线圈(25),支架和固定架之间有弹簧(21),输液管(19)位于支片和止流片之间。当监测的病人血压值,低于设置的降压最适血压值或高于设置的升压最适血压值时,单片机5112板发出控制信号,图9所示的输液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J被吸合,接在输液控制器接口(5)上的电磁线圈(23)得电,铁片(24)被吸合,支架(23)上的止流片(20)前移,与支片(18)一起将输液管(19)关闭,停止药物滴入。待再次监测病人的血压值大小,来自动控制输液控制器的开放及关闭,使血压稳定在最适血压值水平上。监测的病人血压值达不到最适血压值水平,表明药物剂量不足或药物选择不当,应加大药物剂量(增加浓度或增加滴数)或更换药物。本技术中的血压计可采用日本产自动动脉搏动式血压计,其型号为HEM-705C。该血压计显示器为LCD显示器,六位段式数码中间有四个状态指示符(半位),驱动信号采用时分制。有四个压力档,分别为140、170、200、240mmHg。“ON/OFF”为血压计电源按钮。“START”为启动充气按钮。在接口板电路中,16选1、4选1、差分、同步电路将血压计LCD显示器上的读数读出。4选1由单片机控制,每次只选中LCD的COM1、COM2、COM3、COM4四个公共电极中的一个;16选1由单片机控制,每次只选中13个单独电极中的一个;被选中的公共电极信号和单独电极信号经差分整形后送给单片机。COM1信号经同步电路整形后作为单片机读数同步信号。时基电路提供两个时基信号,一个频率为32768HZ,送往单片机TO脚作读为读字形定时计数脉冲,另一个频率为2HZ送往单片机T1脚作为定时计数脉冲,用来定时启动血压计。蜂鸣器在血压低于设定的报警下限或高于设定的报警上限时报警。指示灯电路采用一块型号为74LS138的3-8译码器控制LED发光二极管,指示当前功能,发光二极管分别为测血压指示灯、治疗高血压指示灯和治疗低血压指示灯。光电隔离(光隔)采用TLP-521-4型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与外围设备隔离,提高了监控仪的抗干扰能力。单片机板采用5112应用板,单片机型号为8031。键盘显示板主要由一片8155并口片实现,显示器采用6位LED数码显示,显示血压和心率。键盘共有10个按键,对应各键分别为K10-测血压、K15-治疗高压、K14-治疗低压、K9-设置、K8-△、K13-、K7-停止、K12-打印、K6-开始、K11-手动。另外,8155C口提供了8031单片机控制16选1的四根选择信号线和控制4选1的两根选择信号线。打印机(13)采用TP/UP40C微型打印机。由于单片机板提供的打印机接口为GP微打接口,所以在电路中加了GP-TP转换电路。打印机打印的血压、脉搏、输液状况清单,可作为医生分析所用药物效果的依据。电源盒包括三个电源+6VDC、+5VDC、30VAC。+6V用于血压计。+5V用于单片机、接口板和微型打印机。交流30V用于输液控制器动作。使用时,将血压计袖带缚于病人左臂肘窝上2~3cm。开机、选择功能键,设置血压测量定时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设置最适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和异常报警值。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病人静脉输液,药物的种类、剂量及滴速根据病种、病情人工调配,然后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控制器内,按压“手动”键,调整输液控制器开放及关闭时的滴速,最后按压“开始”键,仪器即能自动监测血压脉搏变化,单片机根据血压计采集的病人血压信号及键盘输入的设置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后,送出控制信号到输液控制器,自动控制输液管道的开闭,实现血压的自动监测及控制。监控时间一般为1~3小时,待血压稳定、滴速恒定后停止监控,打印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可作为医生分析所用药物效果,合理调整用药的依据。权利要求1.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它有外壳(1),外壳前面板(4)上有显示器(2)、键盘(3),后面板(6)上有输液控制器接口(5)、打印机接口(7)和交流电输入接口(8),外壳内有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源盒(12)、单片机5112板(15)、接口板(16)、键盘显示器板(17)和血压计(11),袖带(9)通过通气管(10)与血压计(11)相通,输液控制器接口(5)上接有输液控制器(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接口板(16)的电路中,血压计LCD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血压监测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它有外壳(1),外壳前面板(4)上有显示器(2)、键盘(3),后面板(6)上有输液控制器接口(5)、打印机接口(7)和交流电输入接口(8),外壳内有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源盒(12)、单片机5112板(15)、接口板(16)、键盘显示器板(17)和血压计(11),袖带(9)通过通气管(10)与血压计(11)相通,输液控制器接口(5)上接有输液控制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法升,安郁宽,李光仲,张玉传,刘俊英,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