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6965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0-25份、聚合多元醇5-15份、聚羧酸20-40份、甘蔗废糖蜜1-10份、烷基丙磺酸盐1-10份、木质素磺酸钙1-10份、磺基琥珀酸酯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5份、元明粉0.1-5份和水10-50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A、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水注入反应器中,加热后,投入烷基丙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钙和磺基琥珀酸酯,得到I溶液; B、然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元明粉投入到上述I溶液中,得到II溶液; C、将三乙醇胺、聚合多元醇和甘蔗废糖蜜加入到II溶液中,搅拌后再加入聚羧酸,再搅拌均匀后过筛,取过滤后的滤液即为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助磨剂既能降低粉体表面自由能,又能激发了水泥及石粉的潜在活性,制备工艺简单易懂,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灰岩微粉制造领域的银灰岩助磨剂,具体说是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粉是一种粉磨至一定细度的石头粉末。它的主要成分是CaCO3,当它被粉磨至一定细度后作为混合材掺入水泥中时,可以优化水泥的颗粒级配,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质量好的石粉主要取决于石粉中CaCO3的纯度,当石粉的CaCO3含量较高并且被粉磨至理想细度时,石粉能与水泥形成柔软的浆体,从而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日本,石灰石粉已经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产品当中。李正士结合成功应用的工程实例,论证了石灰石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和现行环境的必要性。袁航等人研究了石灰石粉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刘娟红等人研究了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目前,对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利用石粉助磨剂改善石粉流动性和活性指数的研究基本没有。石粉的活性偏低、需水量大是制约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两个大难题,广西拥有着丰富的石灰石矿山资源,地处广西东南部的梧州市主要分布的矿山资源是银灰岩,这种岩石与石灰岩物理化学性质很相似。由于广西当地的石粉主要供应给搅拌站使用,而搅拌站对石粉的需水量要求比较严格,针对这一情况,我公司成立了一个研发小组,对银灰岩的需水量过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银灰岩的易磨性较好,因此,只需要粉磨很短的时间就能达到很小的细度,并且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细粉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就相应的变大,导致需水量增加,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银灰岩开展胶砂流动度、胶砂强度和混凝土试配等试验,旨在解决该石粉的需水量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三乙醇胺、聚羧酸等进行复配,配制出了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该石粉助磨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改变了石粉的表面性能,能使水分更有效率的润湿石粉的表面,从而减少了水分的消耗;且随着石粉的表面能降低,又可以提高石粉的流动性能,解决了银灰岩石粉流动性差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助磨剂在优化石粉颗粒级配的同时,催化活化组分激发了水泥及石粉的潜在活性,大幅度提高银灰岩石粉的活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0-25份、聚合多元醇5-15份、聚羧酸20-40份、甘蔗废糖蜜1-10份、烷基丙磺酸盐1-10份、木质素磺酸钙1-10份、磺基琥珀酸酯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5份、元明粉0.1-5份和水10-50份制备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5-20份、聚合多元醇8-12份、聚羧酸25-35份、甘蔗废糖蜜2-8份、烷基丙磺酸盐3-8份、木质素磺酸钙3-8份、磺基琥珀酸酯0.5-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3份、元明粉0.5-3份和水20-35份制备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更加优选的,所述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8份、聚合多元醇10份、聚羧酸30份、甘蔗废糖蜜4份、烷基丙磺酸盐5份、木质素磺酸钙5份、磺基琥珀酸酯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元明粉3份和水30份制备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聚羧酸由下述方法制备:将丙烯酸和过硫酸铵加入到甲基丙烯基磺酸钠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甲氧基聚乙二醇和马来酸轩,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碱调pH值为6-8,最后经过脱水处理控制含水率为50-70%,即可得到聚羧酸;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为:丙烯酸1-5份、过硫酸铵1-5份、甲基丙烯基磺酸钠10-20份、甲氧基聚乙二醇1-10份、马来酸酐1-1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70±5℃,时间为5-8h;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10±5℃,时间为5-10h。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聚合多元醇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丙烯酸1-10份、二甘醇5-10份、丙三醇1-5份、聚丙三醇1-5份、脂肪酸钠1-5份和水10-25份制成的混合物。如上所述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水注入反应器中,加热后,投入烷基丙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钙和磺基琥珀酸酯,得到I溶液;B、然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元明粉投入到上述I溶液中,得到II溶液;C、将三乙醇胺、聚合多元醇和甘蔗废糖蜜加入到II溶液中,搅拌后再加入聚羧酸,再搅拌均匀后过筛,取过滤后的滤液即为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A中加热的温度为20-40℃;所述步骤C过筛是过200-500目筛。在本申请中涉及的原料均能在市面上采购得到。其中,甘蔗废糖蜜含糖量为10%-20%。本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以三乙醇胺、聚羧酸等进行复配,配制出了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该石粉助磨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改变了石粉的表面性能,聚羧酸保证磨粉期间减水率不降低,在进行银灰岩助磨期间,能使得在进行银灰岩磨粉的过程中形成的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能使水分更有效率的润湿石粉的表面,从而减少了水分的消耗;且随着石粉的表面能降低,又可以提高石粉的流动性能,解决了银灰岩石粉流动性差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助磨剂在优化石粉颗粒级配的同时,元明粉溶解后可提高水化液相的pH值,使银灰岩中玻璃态硅氧网络迅速解离,加速水化反应,含水硅胶能与银灰岩溶于水得到的钙离子、铝离子等反应生成C-S-H胶凝或水化铝硅酸钙,促进银灰岩和硅酸钠的进一步水解,配加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元明粉提高水化液相的pH值后,所含的OH-1离子将促使银灰岩中的硅氧聚合链的键破坏,加速银灰岩的分散、溶解,并形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使用元明粉配加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催化活化组分激发了水泥及石粉的潜在活性,大幅度提高银灰岩石粉的活性。2、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料聚羧酸是自主合成的,通过不同的配比和调整反应的条件来设计分子结构聚合后含有不同功能的官能团,能灵活适应功能需求;控制聚合的分子内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如酯基、羟基、羰基、羧基、甲基及侧链结构等基团,能增强其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助磨效果更持久。3、本专利技术一种银灰岩专用石粉助磨剂是由常见的化工原料和工业废料复合而成,低毒、性能稳定;研究发现,加入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石粉助磨剂后各原料发挥协同效应,,粉磨产量可提高10%-20%,有效降低单位石粉电耗,做到高产节能;掺入石粉后能改善粉体颗粒分布及形貌,协同化学激发作用,提高石粉的活性,针对需水量大的银灰岩能够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大幅度降低石粉的需水量,使得银灰岩石粉的需水量大幅下降,当助磨剂掺量达到0.18%时,其需水量比由原来的104%降低到了98%,并且其各龄期的活性指数值均大幅提高,达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条件;且本专利技术的助磨剂具有提产、增强磨粉效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研制的石粉助磨剂主要针对银灰岩,经验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0‑25份、聚合多元醇5‑15份、聚羧酸20‑40份、甘蔗废糖蜜1‑10份、烷基丙磺酸盐1‑10份、木质素磺酸钙1‑10份、磺基琥珀酸酯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5份、元明粉0.1‑5份和水10‑50份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0-25份、聚合多元醇5-15份、聚羧酸20-40份、甘蔗废糖蜜1-10份、烷基丙磺酸盐1-10份、木质素磺酸钙1-10份、磺基琥珀酸酯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5份、元明粉0.1-5份和水10-50份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5-20份、聚合多元醇8-12份、聚羧酸25-35份、甘蔗废糖蜜2-8份、烷基丙磺酸盐3-8份、木质素磺酸钙3-8份、磺基琥珀酸酯0.5-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3份、元明粉0.5-3份和水20-35份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三乙醇胺18份、聚合多元醇10份、聚羧酸30份、甘蔗废糖蜜4份、烷基丙磺酸盐5份、木质素磺酸钙5份、磺基琥珀酸酯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元明粉3份和水30份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银灰岩石粉专用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由下述方法制备:将丙烯酸和过硫酸铵加入到甲基丙烯基磺酸钠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甲氧基聚乙二醇和马来酸轩,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碱调pH值为6-8,最后经过脱水处理控制含水率为50-70%,即可得到聚羧酸;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为:丙烯酸1-5份、过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陈威黄煌欧鹏谢体云张汶婷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华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