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及开竖缝后墙体分段数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历次实际震害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被视为“非结构”构件的填充墙实际上参与了结构的地震剪力分配,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可能会导致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软弱层破坏或扭转破坏,从而引起结构严重受损甚至倒塌。传统的填充墙存在刚度不可控制、延性差、耗能能力低等问题,填充墙不能作为一道抗震防线参与抵抗地震。国内外多次大地震震害表明,采用框架结构单一抗侧力体系的房屋建筑,其倒塌率远远高于采用双重和多重抗侧力体系的房屋建筑,使框架结构中的隔墙能够成为一道防线参与抗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方便的可控制刚度、具有良好延性与耗能能力的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及开竖缝后墙体分段数的确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分断式少配筋不 ...
【技术保护点】
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包括混凝土墙(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墙(1)周围的框架梁(2)和框架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1)直接与框架梁(2)和框架柱(3)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墙(1)内设置有若干竖缝(7),所述若干竖缝(7)沿混凝土墙(1)长度方向排列且相对于混凝土墙(1)高度方向不贯通混凝土墙(1)的墙体,所述混凝土墙(1)内设置的竖直钢筋(4)两端锚固于框架梁(2)中,未设置所述竖缝(7)位置布置的连通水平钢筋(5)两端锚固于框架柱(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包括混凝土墙(1)以及设
置在混凝土墙(1)周围的框架梁(2)和框架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
土墙(1)直接与框架梁(2)和框架柱(3)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墙(1)内设
置有若干竖缝(7),所述若干竖缝(7)沿混凝土墙(1)长度方向排列且相对
于混凝土墙(1)高度方向不贯通混凝土墙(1)的墙体,所述混凝土墙(1)内
设置的竖直钢筋(4)两端锚固于框架梁(2)中,未设置所述竖缝(7)位置布
置的连通水平钢筋(5)两端锚固于框架柱(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墙(1)内、设置竖缝(7)位置布置有分断式水平钢
筋(6),所述分断式水平钢筋(6)在竖缝(7)处断开,仅布置在对应墙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其
特征在于:所述竖缝(7)位于混凝土墙(1)的中间位置,所述竖缝(7)的长
度不大于混凝土墙(1)对应的框架柱(3)柱高的1/2,所述竖缝(7)上、下
端距离框架梁(2)的间距分别大于混凝土墙(1)对应的框架柱(3)柱高的1/4,
所述竖缝(7)的宽度为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缝(7)内部填充有柔性密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断式少配筋不贯通开缝混凝土耗能隔墙,其
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竖缝(7)之间的墙体形成墙肢,所述竖缝(7)之间的每
一段墙肢高宽比大于2,即竖缝(7)的长度与相邻竖缝(7)之间的间距比大于
2,整片开竖缝(7)的混凝土墙(1)水平刚度为所有墙肢弯曲水平刚度之和,
所述开竖缝(7)的混凝土墙(1)水平刚度小于砌体隔墙的水平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远,张川,吴小宾,熊耀清,高永东,刘昭清,张蜀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