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46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出卡结构,该结构包括结构架体、动力组件、进卡组件以及进卡厚度调节组件;所述结构架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中隔板、托卡横板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卡机构不能对储卡槽内是否有卡片进行检测,导致发卡装置无法在批量发卡时正常工作的问题。以及进卡和出卡机构结构繁复,功能单一,稳定性差,且无检测储卡槽内是否有卡片的功能的问题,该结构特别适用于辅助卡片发行和打印设备的进出卡机构,融合了进卡和出卡两种装置的功能,提高进卡稳定性的同时简化结构配置,且具备检测卡仓内是否有卡片的功能,提升卡片发行和打印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发送卡片和回收卡片两项功能,具备存储卡片、无卡检测、进卡厚度调节等功能的进出卡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卡片发行设备或卡片打印设备都需要设有一个卡片传输和推动结构,用于实现将卡片传输到设备内部的功能,即进卡结构;同时还需要设有一个卡片传输和存储结构,用于接收设备内部发出的卡片,即出卡结构。在进卡方面,现有设备往往依靠单个圆形辊轴与卡片表面的摩擦力,使卡片水平向前移动,进而将卡片传输到发卡装置内部。当辊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介质表面的花纹会被磨平,此时其与卡片表面的摩擦力就会大幅下降,导致无法正常传输卡片;且当卡片之间的静电吸附力比较大时,相邻卡片会紧密粘合在一起,此时会出现辊轴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不够的情况,同样会导致卡片传输失败。在出卡方面,现有设备往往在其末端设有一个出卡盒作为出卡结构,用于接受设备内部发出的卡片。如此设计的卡片发行设备体积臃肿,且进卡出卡的行程加长,降低了发卡效率。技术内容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出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结构架体、动力组件、进卡组件以及进卡厚度调节组件;所述结构架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中隔板、托卡横板;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的电动机;所述进卡组件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卡轮;所述进卡厚度调节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中隔板设置的进卡厚度调节齿轮;其中,所述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卡轮分别包括圆形滚轴主体以及方齿异形滚轴主体,所述圆形滚轴主体以及方齿异形滚轴主体分别嵌于所述托卡横板上开设的第一槽口以及第二槽口处;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出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结构架体、动力组件、进卡组件以及进
卡厚度调节组件;
所述结构架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中
隔板、托卡横板;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的电动机;所述
进卡组件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卡轮;所
述进卡厚度调节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中隔板设置的进卡厚度调节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卡轮分别包括圆形滚轴主体以及方齿异形滚轴主
体,所述圆形滚轴主体以及方齿异形滚轴主体分别嵌于所述托卡横板上开设的第一槽口以
及第二槽口处;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卡轮相连,所
述电动机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进卡轮以及第二进卡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卡横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
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卡厚度调节齿轮为齿顶高度
不等的异形齿轮,并位于所述第一进卡轮的圆形滚轴主体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出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卡厚度调节齿轮连接有进卡
厚度调节拨片,所述中隔板上与所述进卡厚度调节拨片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卡厚度标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卡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义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速普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