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5817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15:33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修复装置主体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船相连,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排气组件和排水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曝气管和多个微孔曝气头,曝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形成贯通的管路;排水组件包括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沿水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与水管相通的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下方均接有一犁齿;其犁背侧内部形成一段贯通的射水管路,射水管路的入口与出水管相通;输送管包括输水管和输气管,输水管和输气管的入口位于牵引船侧,出口分别与进水口和进气口相通。牵引船行进过程中犁齿将海低的土壤翻起,形成悬浊液,经曝气管和水管分别向海底通入气体和液体,与海底悬浊液反应,实现海底修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底污染沉积物修复
,涉及一种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球大部分海底被沉积物覆盖,海底沉积物成为地球上覆盖物中最大的生物栖息地。然而,海底沉积物往往也是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常见的污染物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营养物质等,这些物质在沉积物中累积后往往会产生潜在威胁,如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很难借助自然过程消失,会一直累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进入人体,威胁着人类健康。同时,海底沉积物中如果富集大量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就很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海底形成大面积低氧区,最终使得海底生态系统退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陆源污染物通过江、河及各类排污口、排水口排入海水水体,导致近岸海域不断受到污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这些污染物大多被沉积物吸附,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产生很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在治理海洋污染、修复海洋生态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海底沉积物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沉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主体、牵引绳及输送管,修复装置主体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船相连;修复装置主体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排气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曝气管,沿曝气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微孔曝气头,曝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形成贯通的管路,微孔曝气头斜向下朝向与牵引船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沿水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与水管相通的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下方均接有一犁齿;所述犁齿包括犁锋侧和犁背侧,其犁锋侧为刀刃状,朝向牵引船的一方;其犁背侧内部形成一段贯通的射水管路,射水管路的入口与出水管相通,其出口斜向下...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主体、牵引绳及输送管,修复装
置主体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船相连;修复装置主体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排气组件和排
水组件;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曝气管,沿曝气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微孔曝气头,曝气
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形成贯通的管路,微孔曝气头斜向下朝向与牵
引船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沿水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
与水管相通的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下方均接有一犁齿;所述犁齿包括犁锋侧和犁背侧,
其犁锋侧为刀刃状,朝向牵引船的一方;其犁背侧内部形成一段贯通的射水管路,射水
管路的入口与出水管相通,其出口斜向下朝向牵引船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射水管路的
出口处安装有喷水嘴;
所述输送管包括输水管和输气管,输水管和输气管的入口位于牵引船侧,出口分别与
进水口和进气口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载式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刚刘大海李彦平刘芳明王春娟李晓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