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注射用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70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宫腔注射用针头,是应用于妇产科宫腔给药的器具,其主要特征由连接头(1)与导药管(2)连接,防漏堵(3)位于导管(2)之上,可以滑动。该针头均采用聚丙烯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还一特征在于导药管(2)长大于7-9cm,直径0.3-0.5mm,在盲端中心位置有一个微孔,距盲端孔以上,导药管壁上有若干排列有序、呈120°夹角、环状间距孔。宫腔注射用针头,可以行宫腔给药、宫腔采样、制作涂片等妇科检查。(*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是一种临床医学妇产科宫腔给药的器具。现代临床医学的妇产科,在临床检查宫腔病变时或行吸宫或诊断性刮宫术时,都需进行宫腔采样或给药,特别是妇产科医生在行刮宫术时,由于受术者有惧怕的心理压力,术中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使受术者迷走神经兴奋,而出现人流综合症,给手术医生的操作带来很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妇产科医生在这方面不断探索、改进,采用各种麻醉方法,解除手术中的疼痛,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反应,却没有一种较为理想的器具。综合以上临床受术者的反应,本专利技术人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目的是想研制一种能够减轻机械性刺激,达到方便、安全的宫腔给药的器具。本专利技术人经反复研究、设计,研制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具有多功能的宫腔注射用针头,减轻了机械性刺激反应,达到安全给药的目的。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宫腔注射用针头,其特征在于针头,由连接头[1]与导药管[2]连接,防漏堵[3]位于导药管[2]之上,可以前后滑动,该针头的部件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及医用高分了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宫腔注射用针头的另一特征还在于导管[2]长大于7~9cm、φ直径0.3~0.5mm,在其盲端中心位置有一微孔,距盲端以上,导药管[2]壁上,有若干排列有序,形成环状,呈120°夹角的间距孔,该针头与常规使用的注射器连接,既可在临床检查中使用。下面结合宫腔注射用针头的附图再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宫腔注射用针头组合示意图。连接头[1]导药管[2]防漏堵[3]出液孔[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应用宫腔注射用针头,可以进行宫腔给药,宫腔采样,制作涂片等妇科检查。在妇产科进行吸宫或诊断性刮宫术时,常规消毒后,采用常规注射器,吸入所需的药物,去掉原针头,换上本专利技术的宫腔注射用针头,针管与连接头[1]相连接,使导药管[2]放入宫颈管及宫颈内口,注射药物,使药物(液)从导管[2]经出液孔[4]流出,逐渐使导管[2]边注射边推入宫颈管和宫腔的深部,达到扩宫及麻醉作用,随之推动防漏堵[3],防药液漏出,喷注药物后,取出注射器,行吸宫或诊刮术。宫腔注射用针头,可以应用于未婚妇女的阴道或后弯窿取液涂片,作内分泌检查,可以作滴虫、霉菌检查,还可以适用于妇科的阴道局部用药、未婚妇女及幼女阴道炎的冲洗注药。权利要求1.一种宫腔注射用针头,其特征在于针头由连接头与导药管连接,防漏堵位于导管之上,可以滑动,该针头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注射用针头其特征还在于导药管[2]长大于7~9cm,φ直径0.3~0.5mm,在盲端中心位置有一个微孔,距盲端孔以上,有若干排列有序、成环状、呈120°夹角的间距孔。专利摘要宫腔注射用针头,是应用于妇产科宫腔给药的器具,其主要特征由连接头(1)与导药管(2)连接,防漏堵(3)位于导管(2)之上,可以滑动。该针头均采用聚丙烯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还一特征在于导药管(2)长大于7—9cm,直径0.3—0.5mm,在盲端中心位置有一个微孔,距盲端孔以上,导药管壁上有若干排列有序、呈120°夹角、环状间距孔。宫腔注射用针头,可以行宫腔给药、宫腔采样、制作涂片等妇科检查。文档编号A61M25/00GK2151761SQ9223924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敏贤, 张生富, 黄建华 申请人: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生富, 天津市光明科技开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宫腔注射用针头,其特征在于针头由连接头[1]与导药管[2]连接,防漏堵[3]位于导管[2]之上,可以滑动,该针头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贤张生富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张生富天津市光明科技开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