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晶敏专利>正文

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微机用输入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504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微机用输入机构。为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准确,不易发生误操作的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微机用输入机构,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为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上的旋转驱动盘及机电转换单元的旋转盘式输入机构;旋转驱动盘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轴套上的中心转轴;机电转换单元与旋转驱动盘中心转轴连接,并随旋转驱动盘转动;机电转换单元的电信号输出接口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部件,特别是一种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微机用输入机构。目前用于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单板微机,其与单板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的输入设备通常为键式输入设备,即其输液速度及待输液量参数选择为通过按压控制面板上的数字键累计叠加确定。其操作繁琐,容易发生误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准确,不易发生误操作的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微机用输入机构。本技术为旋转盘式输入机构;它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上的旋转驱动盘及机电转换单元;旋转驱动盘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轴套上的中心转轴;机电转换单元与旋转驱动盘中心转轴连接,并随旋转驱动盘转动;机电转换单元的电信号输出接口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其中机电转换单元延设中心转轴;旋转驱动盘的中心转轴经连轴器与机电转换单元中心转轴连接。机电转换单元延设中心转轴;旋转驱动盘的中心转轴经平行轴传动与机电转换单元中心转轴连接。机电转换单元为将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无限位单圈旋转电位器。机电转换单元为将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直流测速电机。机电转换单元为将机械位移转换成脉冲信号的光偶单元,光偶单元包括光栅轮及两组发射接收组,每组发射接收组包括发射管及接收管。发射接收组为反射式发射接收组;两组发射接收组以预定的角度差置于光栅轮圆周面外,每组发射接收组的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具有相同的反射角。发射接收组为直射式发射接收组;两组发射接收组以预定的角度差置于光栅轮端面外,每组发射接收组的发射管及接收管分别置于光栅轮两端面外。由于本技术为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上的旋转驱动盘及机电转换单元的旋转盘式输入机构;旋转驱动盘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轴套上的中心转轴;机电转换单元与旋转驱动盘中心转轴连接,并随旋转驱动盘转动;机电转换单元的电信号输出接口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当欲选择输液速度或待输液量时,以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旋转驱动盘,旋转驱动盘以其上中心转轴带动与其连接的机电转换单元转动,使旋转驱动盘的机械位移转换成机电转换单元的电信号,并经与其输出接口连接的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输入包括模/数(A/D)转换和脉冲输入口的单板微机,进行运算处理后,经单板微机输出接口及与单板微机输出接口连接的显示器输入接口输入显示器,显示器便显示出所选择的输液速度或待输液量的参数,不仅操作简便、准确,而且不易发生误操作,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一本技术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1上的旋转驱动盘2及为无限位单圈旋转电位器的机电转换单元3。旋转驱动盘2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1轴套11上的中心转轴21。机电转换单元3延设中心转轴31。旋转驱动盘2的中心转轴21经连轴器4与机电转换单元3的中心转轴31连接。为旋转电位器的机电转换单元3两输出端32、33分别施加+5V及-5V电压,其中心抽头34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当转动旋转驱动盘2时,机电转换单元3随旋转驱动盘2转动,其中心抽头34上则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的角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便将旋转驱动盘2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单板微机。实施例二本技术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1上的旋转驱动盘2及为直流测速电机的机电转换单元5。旋转驱动盘2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1轴套11上的中心转轴21。机电转换单元5延设中心转轴51。旋转驱动盘2的中心转轴21经平行轴传动6,如主、被动摩擦轮61、62与机电转换单元5中心转轴51连接。机电转换单元5的抽头52、53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当转动旋转驱动盘2时,机电转换单元5随旋转驱动盘2转动,其抽头52、53上则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的角速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便将旋转驱动盘2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单板微机。实施例三本技术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1上的旋转驱动盘2及为光偶单元的机电转换单元7。旋转驱动盘2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1轴套11上的中心转轴21。光偶单元7包括光栅轮71及两组反射式发射接收组72、73。外周设有轮齿711的光栅轮71固定安装在旋转驱动盘2的中心转轴21上。每组发射接收组72(73)包括发射管721(731)及接收管722(732)。两组发射接收组72、73以预定的角度差置于光栅轮71圆周面外,每组发射接收组72(73)的发射管721(731)与接收管722(732)之间具有相同的反射角。接收管722、732的输出端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当转动旋转驱动盘2时,机电转换单元7的光栅轮71随旋转驱动盘2转动,两组接收管722、732的输出端则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的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便将旋转驱动盘2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单板微机。实施例四本技术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1上的旋转驱动盘2及为光偶单元的机电转换单元8。旋转驱动盘2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1轴套11上的中心转轴21。为光偶单元的机电转换单元8包括光栅轮81及两组直射式发射接收组82、83。外周设有轮齿811的光栅轮81固定安装在旋转驱动盘2的中心转轴21上。每组发射接收组82(83)包括发射管821(831)及接收管822(832)。两组发射接收组82、83以预定的角度差置于光栅轮81端面外,每组发射接收组82(83)的发射管821(831)及接收管822(832)分别置于光栅轮81两端面外。接收管822、832的输出端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当转动旋转驱动盘2时,机电转换单元8的光栅轮81随旋转驱动盘2转动,两组接收管822、832的输出端则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的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便将旋转驱动盘2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单板微机。当欲选择输液速度或待输液量时,以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旋转驱动盘2,旋转驱动盘2以其上中心转轴21带动与其连接的机电转换单元3(5、7、8)转动。机电转换单元3中心抽头34上则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的角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当旋转驱动盘2顺时针旋转时,输出的电压信号变化率为参数值增加的正变化率。当旋转驱动盘2逆时针旋转时,输出的电压信号变化率为参数值减小的负变化率。机电转换单元5抽头52、53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角速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当旋转驱动盘2顺时针旋转时,输出的正电压信号幅值为参数值增加的正变化率。当旋转驱动盘2逆时针旋转时,输出的负电压信号幅值为参数值减小的负变化率。机电转换单元7(8)的两组发射接收组72、73(82、83)的接收管722、732(822、832)的输出端则输出与旋转驱动盘2转动的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当旋转驱动盘2顺时针旋转时,接收管722(822)输出的脉冲信号超前接收管732(832)输出的脉冲信号90°,此时的脉冲数为参数值的增加量。当旋转驱动盘2逆时针旋转时,接收管722(822)输出的脉冲信号滞后接收管732(832)输出的脉冲信号90°,此时的脉冲数为参数值的减小量。机电转换单元3的电压信号、机电转换单元5电压信号及机电转换单元7、8的脉冲信号经其输出接口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输入包括模/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输液装置参数的单板微机用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它为旋转盘式输入机构;它包括转动安装在输液装置面板上的旋转驱动盘及机电转换单元;旋转驱动盘一端延设转动安装在面板轴套上的中心转轴;机电转换单元与旋转驱动盘中心转轴连接,并随旋转驱动盘转动;机电转换单元的电信号输出接口与单板微机输入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晶敏
申请(专利权)人:高晶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