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玉兰专利>正文

一种膀胱穿刺针引流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52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膀胱穿刺针引流针,包括针头(2)、针管(6),其特征在于针管(6)套在针头(2)上,针管(6)的内径与针头(2)的直径大小相应;针头(2)的针尖(1)露在针管(6)外,针头(2)的后端的针头座(3)上有一针栓(4);针管(6)后端有针管座(7),针管座(7)后端有一L形卡口(9),针头(2)套入针管(6)后,针栓(4)卡在针管座的卡口(9)内;针管(6)壁上标有刻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膀胱穿刺针引流针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膀胱囊肿、脓肿的穿刺引流,大多采用普通注射针扎孔后再用6号平针通过针孔穿入膀胱将囊肿、脓肿里的脓液引出。采用上述办法操作技术要求高,6号平针难以从原针孔准确进入膀胱,手术时间长,同时极易刺破或割伤膀胱壁,造成引流失败,而且上述引流术难以掌握穿刺引流深度,导致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刺准确、损伤小、轻易掌握穿刺引流深度及并发症少的膀胱穿刺针引流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穿刺针引流针包括针头、针管,针管套在针头上,针管的内径与针头的直径大小相应,针头的针尖露在针管外,针头后端的针头座上有一针栓,针管后端有针管座,针管座后端有一L形卡口,针头套入针管后,针栓卡在针管座的卡口内,使针头、针管联为一体,不能前后滑动,穿刺时,针尖进入膀胱后针管随着进入,转动针头座,使针栓脱离卡口,针头即可从针管中抽出,针管仍在其位,即可进行引流,为便于掌握穿刺引流深度,针管壁上标有刻度。本技术穿刺准确、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较易掌握穿刺引流深度,减少了并发症,本技术可适应各种囊肿、脓肿的穿刺引流及胆道、肾、膀胱等穿刺插管引流。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针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针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穿刺针引流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针头2用不锈钢制作成圆柱形,长6.5-10.5cm,针头前端的针尖1为圆锥形,长0.5cm,针头后端有针头座3,针头座3上有一垂直安装的针栓4,针栓直径为1mm,高约4mm,针头座3后端有一凹环形针柄5,便于抽出针头;针管6长6-10cm,其内径与针头2大小相符,针管前端开口,针尖可从开口处露出,针管后端有方形针管座7,其后部依次设有凹下的座环8、L形卡口9,针头2套入针管6内,针栓4进入卡口9,稍转动针座,针栓4便卡住,使针头、针管连成一体。再将露出针管6的针尖1及针管前端稍加磨削,使之配合良好。该穿刺针引流针可做成不同长短、不同大小的6-18号针,术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型号的穿刺针引流针。权利要求1.一种膀胱穿刺针引流针,包括针头(2)、针管(6),其特征在于针管(6)套在针头(2)上,针管(6)的内径与针头(2)的直径大小相应;针头(2)的针尖(1)露在针管(6)外,针头(2)的后端的针头座(3)上有一针栓(4);针管(6)后端有针管座(7),针管座(7)后端有一L形卡口(9),针头(2)套入针管(6)后,针栓(4)卡在针管座的卡口(9)内;针管(6)壁上标有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引流针,其特征在于针头座(3)后端有一凹环形针柄(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引流针,其特征在于针管座(7)后部设有凹下的座环(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膀胱穿刺针引流针,包括针头、针管,针管套在针头上,针管的内径与针头的直径大小相应,针头的针尖露在针管外,针头后端的针头座上有一针栓,针管后端有针管座,针管座后端有一L形卡口,针头套入针管后,针栓卡在针管座的卡口内,针管壁上标有刻度。本技术穿刺准确、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较易掌握穿刺引流深度,减少了并发症。本技术可适应各种囊肿、脓肿的穿刺引流及胆道、肾、膀胱等穿刺插管引流。文档编号A61B17/34GK2633325SQ03241529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郑玉兰, 曹蔚云 申请人:郑玉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兰曹蔚云
申请(专利权)人:郑玉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