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40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其主机箱体内设置有主路泵和支路泵,分别联结电机,通过调速电路分别联结电机调速器及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并通过转速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连接红外线传感器和数字频率计。采用双蠕动泵结构,腹腔对腹腔进行超滤回输,可治疗顽固性腹水,在有效滤出水分、尿素氮及内毒素的同时,能充分保留蛋白、补体C↓[3]和巨噬细胞,改善肾功能,预防腹腔感染,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效率高。(*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将患者腹腔腹水采用腹腔对腹腔进行超滤回输的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肝腹水治疗一直是肝病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的限盐、利尿及间断放腹水的疗效有限,如放腹水疗法,一次最多只能放2000-3000ml,而且造成蛋白丢失,放腹水后必须另外给病人补充蛋白。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治疗方法是腹水超滤浓缩法,其原理是利用分子筛技术,在滤出大量水分和中小分子有害物质同时,保留腹水中蛋白等有用成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腹水浓缩装置其结构是双管路、单蠕动泵,采用腹腔对静脉进行超滤浓缩回输,其缺陷表现为①由于是采用腹腔对静脉进行超滤浓缩回输,对体循环干扰大,易出现心慌、感染发热等副作用;②适应症窄,感染性腹水、癌性腹水为绝对禁忌症;③管路连接复杂,操作繁琐,常出现漏气、漏液;④抽负压不稳、噪音大;⑤治疗时间长,每次需3-4小时;超滤量小,一次仅为4000-5000ml。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应症广,无明显副作用,操作简便,效率高,采用腹腔对腹腔进行超滤回输的单管路、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本实有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由动力泵、电机及调速电路、转速测量电路、控制电路构成的主机通过管路联结分子筛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箱体内设置有主路泵和支路泵,分别联结电机,通过调速电路分别联结电机调速器及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并通过转速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连接红外线传感器和数字频率计。主路泵和支路泵为蠕动泵,由泵体、泵头、主轴、测量盘构成,其泵体上设置有管路出口、管路入口;其泵头上设置有导柱、压轮、锁柄及调整螺丝,泵头通过锁柄、锁销、锁环、轴头与主轴联结,轴尾联结电机;其测速盘接入红外传感器和数字频率计。测速盘上均布有数测光孔。数字频率计每转60个脉冲。泵体管路出口与内导柱内侧持平,管路入口与导柱对称。导柱与泵腔间隙控制在0.5-1.5mm之间。调整螺丝调整泵腔与压轮间隙控制在3~5mm之间。本技术的积极效果①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腹水,总有效率达72.08%;②腹水超滤浓缩后钾、钠、氯、尿素氮,总蛋白、胆红素约浓缩2-5倍;③在有效滤出水分、尿素氮及内毒素的同时,能充分保留蛋白、补体C3和巨噬细胞,对于改善肾功能、防止腹腔感染有积极作用;④采用腹腔对腹腔进行超滤浓缩回输,对体循环干扰小,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⑤单管路、双蠕动泵,形成密闭式无菌操作,操作简便、安全、效率高,一次滤出液体4000-19000ml(通常为6000-8000ml),治疗时间1.5-3小时,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⑥适应症广,勿需输蛋白,治疗成本低,适于各医院临床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蠕动泵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图2中A-A视图;图5为图2中B-B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主要是由主机、分子筛滤器、管路及操作支架组成。其分子筛滤器和管路为现有技术,选用宁波亚太净水设备厂生产的空芯纤维滤过器及聚乙烯动、静脉导管,操作支架为现有技术,用于放置主机、分子筛滤器、管路等仪器。其主机为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参阅图1所示,其主机箱体5呈六面立体型,前面设置有面板6,箱体5内设置有双蠕动泵—主路泵1和支路泵2,分别联结电机传动轴,电机选用外购微型变速电机,通过调速电路分别联结电机调速器及面板6上的主路泵1调速旋钮10和支路泵2调速旋钮8,调速选用伺服电路,以保证流量准确;主路泵1和支路泵2还通过转速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连接主机箱体5内的红外线传感器和主路泵1数字频率计3和支路泵2数字频率计4,其指示计能在面板6上精确的显示双蠕动泵的转速数值。上述调速、转速测量及控制电路选用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电机调速器、调速旋钮、红外传感器、数字频率计及电子、电气元件为现有技术,可外购,而且在箱体5内的安装位置随意,不受本技术的限制。在面板6上还设置有主路泵1的开关11和支路泵2的开关7以及总电源开关9。参阅图3、图4、图5所示,主机内设置的双蠕动泵—主路泵1和支路泵2结构相同,主要由泵体15、泵头14、主轴22、测速盘21四大部分构成,泵体15上设置有管路出口12、管路入口19、泵腔30,泵头14上设置有上下压轮13、锁柄25、内导柱23、外导柱24、导柱18,左右共六根导柱,以及调速螺丝27、弹簧26、锁销33、滑杆31、轴头32、锁环29,其泵头14与主轴22的联结主要是由锁环29、锁柄25、锁销33、轴头32来实现的,即锁柄25铣有5mm宽的扁槽,轴头32铣有5mm厚的扁头,拉开泵头锁柄25将泵头14插入主轴22,顺时针旋转使锁销33导入两锁环29之间,并同时压下锁柄25使扁头与扁槽吻合,这样即可使主轴22与泵头14连接成一体转动。锁销33、锁环29的作用是使泵头14与主轴22在旋转中不至脱离,主轴轴尾20联结微型变速电机,主轴22上设置有轴承28,带动泵头14以每分钟0-75转逆时针方向转动,上下两只压轮13每旋转180度交替挤压管路一次,其体积约为管路圆周内径体积的一半,以内径Φ8mm管路为例,主轴每旋转一周,管路流量约为5.76ml,泵腔30与压轮13间隙应控制在3-5mm之间,间隙越小流量越大,反之既然。为成批生产,将泵头14与电机变速箱分体安装。泵腔30与压轮13间隙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泵头14上的调整螺丝27、弹簧26来实现的。其泵体15上的管路出口12应与内导柱23内侧持平(距泵腔底部约10mm)、管路入口19应与导柱23、24对称(距泵腔底部约15mm),应使管路处于中间位置。导柱的作用是防止挤压的管路不致于脱出,导柱与泵腔30间隙约为0.5-1.5mm,过小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过高无法实现规模生产,过大则管路容易脱出。其测速盘21采用1.5-3mm厚的外圆直径为Φ11-14cm的铁板,在距边缘5-10mm均匀钻有60个Φ1.5-3mm的小孔,即每6度一个测光孔17,并在测速盘21上连接红外线传感器和数字频率计(每转60个脉冲),便可组成一个完整的测速装置,对泵头14转速进行动态测量。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患者腹腔腹水在主路泵1的作用下(设定主路泵1的转速为N1),由管路进入分子筛滤器经空心纤维管流出筛滤器,然后返回患者体内,此时如果支路泵2开启(设定支路泵2的转速为N2),调整主路泵1和支路泵2转速,使N1>N2,则主路压力P1>支路压力P2,相对主路,支路呈负压状态,在负压的作用下,腹水水分及中小分子量废弃物等有害成分沿空心纤维管壁即分子筛孔流出。由于腹水中蛋白的分子量较大,因此被重新回输到人体腹腔,从而达到即滤掉腹水又保留蛋白质的治疗目的。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按腹水穿刺常现操作,将腹水自左下腹引入导管,以正压泵即主路泵1控制腹水流速为150-250ml/秒,腹水通过过滤器时在负压泵即支路泵2作用下,使水及中、小分子等物质滤出,浓缩后的腹水经静脉导管自患者右上腹回输入腹腔。全过程为密闭式无菌操作,疗效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由动力泵、电机及调速电路、转速测量电路、控制电路构成的主机通过管路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蠕动泵腹水超滤治疗仪,由动力泵、电机及调速电路、转速测量电路、控制电路构成的主机通过管路联结分子筛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箱体(5)内设置有主路泵(1)和支路泵(2),分别联结电机,通过调速电路分别联结电机调速器及面板(6)上的调速旋钮(10)、(8),并通过转速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连接红外线传感器和数字频率计(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荣刘超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