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76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设有上、下壳体和微孔滤膜净化层,微孔滤膜净化层夹在上、下壳体之间,上壳体还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中固定有疏水性的过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壳体出气孔中装有疏水性的过滤膜或过滤塞,药液中的气泡可从此及时、方便排出,而药液不会外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我们知道,输液、输血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过滤器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目前,药液过滤器一般由上、下壳体和微孔滤膜净化层组成,微孔滤膜净化层夹在漏斗形上、下壳体之间,对药液进行过滤、净化。由于输液过程中加药及其它原因,药液中经常会夹杂有气泡,若气泡进入患者体内,将给患者造成麻烦甚至危险。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赶出药液中的气泡,以保证输液安全。而目前的药液过滤器不便于进行上述操作。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方便清除药液中气泡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设有上、下壳体和微孔滤膜净化层,微孔滤膜净化层夹在上、下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上壳体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中固定有疏水性的过滤膜。本技术上壳体中设有出气孔,其中装有疏水性的过滤膜,药液中的气泡可从此方便排出,而药液不会外溢。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设有上壳体1、下壳体2和微孔滤膜净化层3。漏斗形上壳体1、下壳体2的大口端紧密插接,微孔滤膜净化层3夹在上、下壳体基座之间,对药液起过滤作用。上壳体1、下壳体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和输液导管连通。上述组成、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不在赘述。本技术的特点在于上壳体1还设有出气孔4,出气孔4中安装疏水性的过滤膜5,其可以直接通过超声波热熔固定,也可由压环6或带微孔的压盖固定。过滤膜5具有疏水性,也就是说,其具有透气不透水的性能。这样,药液中的气泡可从此方便排出,而药液不会外溢。本技术过滤膜5和压环6还可以由一疏水性的塑料多孔过滤塞替代,也就是说出气孔4中可直接安装固定疏水性的塑料多孔过滤塞。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及时、有效地排出药液中的气泡,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设有上、下壳体和微孔滤膜净化层,微孔滤膜净化层夹在上、下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上壳体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中固定有疏水性的过滤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出气孔中经压环固定有疏水性的过滤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设有上、下壳体和微孔滤膜净化层,微孔滤膜净化层夹在上、下壳体之间,上壳体还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中固定有疏水性的过滤膜。本技术上壳体出气孔中装有疏水性的过滤膜或过滤塞,药液中的气泡可从此及时、方便排出,而药液不会外溢。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文档编号A61M5/165GK2436167SQ00215700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苗延国, 吕汝举, 于朝气, 吕雪梅, 王霁, 夏欣瑞 申请人:威海市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输液器制品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过滤器,其设有上、下壳体和微孔滤膜净化层,微孔滤膜净化层夹在上、下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上壳体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中固定有疏水性的过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延国吕汝举于朝气吕雪梅王霁夏欣瑞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输液器制品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