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带式输送机扭管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666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扭管自动检测装置,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其输送带左边沿部分搭接在右边沿上方而围成圆管,包括支撑框架、行程开关一、固定装置、伸缩装置、轮子、回转架、铰接装置、自动复位器、行程开关二和控制箱,行程开关一、固定装置、伸缩装置及其上轮子构成左扭管检测机构,行程开关二、自动复位器、铰接装置、回转架及其上轮子构成右扭管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检测管带机扭管现象,并能区分判断是左扭管还是右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检测管带机扭管现象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圆管带式运输带机械中,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成管段,是靠6只托辊组围成的正六边形,将输送带保持为理论圆形,也就是说输送带左右边沿部分搭接所围成的圆形实际上是该正六边形的内切圆。从理论上分析,管带机在安装的时候,输送带左右边沿部分搭接围成的圆,搭接位置位于圆管的正上、下方,但是当以下情况出现时,管带机经常会出现输送带的扭转现象,即搭接位置偏离正常的位置,位于其左侧为左扭管,或位于其右侧为右扭管:(A)长时间使用,机械部分发生变形或磨损,(B)多边形托辊组及其支撑结构的制作或安装精度不够,(C)输送带在曲线段产生变形,(D)输送带厚度、弹性、刚性和硬度不均匀。扭管的输送带边缘将插入多边形托辊的间隙中,或被结构架及导料槽卡住,导致的结果就是:输送带撕裂、物料溢出或机械构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检测管带机扭管现象的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由于管带机的输送带圆管是由输送带左右边沿部分搭接而围成圆形,因此,当输送带右边沿部分搭接在左边沿上方而围成圆管时:—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扭管自动检测装置,其输送带左边沿部分搭接在右边沿上方而围成圆管,包括支撑框架、行程开关一、固定装置、伸缩装置、轮子、回转架、铰接装置、自动复位器、行程开关二和控制箱,行程开关一、固定装置、伸缩装置及其上轮子构成左扭管检测机构,行程开关二、自动复位器、铰接装置、回转架及其上轮子构成右扭管检测机构,在支撑框架的左侧安装有固定装置,在该固定装置上设置有伸缩装置,其中伸缩装置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并与行程开关一的触头接触,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轮子,该轮子位于输送带搭接部位左侧并抵靠于输送带上随输送带运转而转动;在支撑框架的右侧安装铰接装置,其中回转架与铰接装置铰连接,且一端与行程开关二的触头接触,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轮子,该轮子位于输送带搭接部位右侧随输送带运转而转动;自动复位器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一端固定在回转架,用以对绕铰接装置旋转后的回转架施加回复力;控制箱设有左扭管报警装置和右扭管报警装置,左扭管报警装置与行程开关一电连接,右扭管报警装置与行程开关二电连接。作为选择,自动复位器包括连接回转架用以施加回复力的弹簧。该方案中,输送带圆管搭接部位,左边沿高于右边沿,输送带圆管右转而右扭管时,高出的左边沿将会被右扭管检测机构的轮子阻挡,当回转架因其上轮子被右扭管的输送带圆管推动而绕铰接装置旋转时,弹簧受压迫而收缩,同时行程开关二被触发,并控制右扭管报警装置报警;当控制人员处理完扭管,输送带圆管回复正常时,弹簧自动恢复而伸展推动自动复位器重新绕铰接装置反向旋转而复位。作为选择,伸缩装置包括用以实现伸缩的弹簧。该方案中,通过弹簧的伸缩实现伸缩装置的伸缩。左扭管检测机构的轮子抵靠在输送带圆管上,由于输送带圆管搭接部位,左边沿高于右边沿,输送带圆管左转而左扭管时,左扭管检测机构的轮子将从高处的输送带左边沿落至低处的输送带右边沿,弹簧伸展而伸缩装置运动,同时行程开关一被触发,并控制左扭管报警装置报警。作为选择,左扭管报警装置包括左扭管报警指示灯,右扭管报警装置包括右扭管报警指示灯,控制箱上还设有展示控制箱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以及复位控制箱为初始检测状态的复位按钮。该方案中,左扭管报警装置报警时左扭管报警指示灯发生状态变化,比如点亮、闪烁或变色等;右扭管报警装置报警时右扭管报警指示灯发生状态变化,比如点亮、闪烁或变色等;工作指示灯展示控制箱工作状态,比如常亮表示控制箱工作正常;当控制人员处理完扭管后,通过复位按钮复位控制箱为初始检测状态,重新继续监测。该专利方案的工作过程:当发生左扭管时,通过伸缩装置推动轮子,使轮子从与输送带左边沿接触变为与右边沿接触,从而触发行程开关一发出报警信号,由控制箱接受信号并显示出来,提醒控制人员进行处理,并且在处理完成后对控制箱进行复位。当发生右扭管时,输送带圆管推动回转架,使其绕着铰接装置旋转,从而触发行程开关二发出报警信号,由控制箱接受信号并显示出来,提醒控制人员进行处理,并且在处理完成后对控制箱进行复位。作为选择,自动复位器包括连接回转架用以施加回复力的弹簧。作为选择,伸缩装置包括用以实现伸缩的弹簧。作为选择,左扭管报警装置包括左扭管报警指示灯,右扭管报警装置包括右扭管报警指示灯,控制箱上还设有展示控制箱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以及复位控制箱为初始检测状态的复位按钮。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技术,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自动检测管带机扭管现象,并能区分判断是左扭管还是右扭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左右扭管检测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扭管状态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扭管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一支撑框架,2—行程开关一,3—固定装置,4一伸缩装置,5—轮子,6—回转架,7—铰接装置,8—自动复位器,9一行程开关二,10-输送带,11-输送带搭接部位,12-弹簧,13-左扭管报警指示灯,14-右扭管报警指示灯,15-工作指示灯,16-复位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至4所示,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扭管自动检测装置,其输送带10左边沿部分搭接在右边沿上方而围成圆管,包括支撑框架1、行程开关一 2、固定装置3、伸缩装置4、轮子5、回转架6、铰接装置7、自动复位器8、行程开关二9和控制箱,行程开关一2、固定装置3、伸缩装置4及其上轮子5构成左扭管检测机构,行程开关二9、自动复位器8、铰接装置7、回转架6及其上轮子5构成右扭管检测机构,在支撑框架I的左侧安装有固定装置3,在该固定装置3上设置有伸缩装置4,其中伸缩装置4 一端与固定装置3连接并与行程开关一 2的触头接触,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轮子5,该轮子5位于输送带搭接部位11左侧并抵靠于输送带10上随输送带10运转而转动;在支撑框架I的右侧安装铰接装置7,其中回转架6与铰接装置7铰连接,且一端与行程开关二 9的触头接触,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轮子5,该轮子5位于输送带搭接部位11右侧随输送带10运转而转动;自动复位器8—端固定在支撑框架I上,一端固定在回转架6,用以对绕铰接装置7旋转后的回转架6施加回复力;控制箱设有左扭管报警装置和右扭管报警装置,左扭管报警装置与行程开关一 2电连接,右扭管报警装置与行程开关二 9电连接。作为选择,如本实施例所示,自动复位器8包括连接回转架6用以施加回复力的弹簧12。伸缩装置4包括用以实现伸缩的弹簧12。左扭管报警装置包括左扭管报警指示灯13,右扭管报警装置包括右扭管报警指示灯14,控制箱上还设有展示控制箱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15,以及复位控制箱为初始检测状态的复位按钮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扭管自动检测装置,其输送带左边沿部分搭接在右边沿上方而围成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行程开关一、固定装置、伸缩装置、轮子、回转架、铰接装置、自动复位器、行程开关二和控制箱,行程开关一、固定装置、伸缩装置及其上轮子构成左扭管检测机构,行程开关二、自动复位器、铰接装置、回转架及其上轮子构成右扭管检测机构,在支撑框架的左侧安装有固定装置,在该固定装置上设置有伸缩装置,其中伸缩装置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并与行程开关一的触头接触,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轮子,该轮子位于输送带搭接部位左侧并抵靠于输送带上随输送带运转而转动;在支撑框架的右侧安装铰接装置,其中回转架与铰接装置铰连接,且一端与行程开关二的触头接触,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轮子,该轮子位于输送带搭接部位右侧随输送带运转而转动;自动复位器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一端固定在回转架,用以对绕铰接装置旋转后的回转架施加回复力;控制箱设有左扭管报警装置和右扭管报警装置,左扭管报警装置与行程开关一电连接,右扭管报警装置与行程开关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汤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