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489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传感器、放大器、衰减器、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所述传感器采集电缆线路信号并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处理后的信号一路传输给第二波形采集板进行原波形的采集和保存,另一路通过衰减器将不饱和的原波形传输给第一波形采集板进行处理,若输入的原信号较大导致信号变形,则通过第一波形采集板的MCU对原信号进行大小的判别后,将较大的信号信息反馈给衰减器进行衰减后再次传输给第一波形采集板进行处理并传输给电脑,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的两路信号最终传给电脑作分析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触发门值的复合实现波形的分类,经济、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局放放电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
技术介绍
高压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难免会遗留绝缘现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而这些绝缘缺陷和老化均容易出现局部放电现象,局部放电的存在反过来也会加大和加速绝缘缺陷和老化现象,甚至会引起绝缘击穿,也就是设备故障或电力事故的发生,继而产生间接或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高压电力设备进行局放检测是一种预防设备故障突发的有效措施,因在电缆线路的局放测试过程中,测试现场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噪声,这些干扰信号有的来自电缆内部,有的来自电缆外部,当局放信号和这些环境噪声混杂在一起的时,如何从混杂的信号中抽取出局放信号是一个技术难题;如图1所示,通过局放传感器采集电缆线路上的各种信号,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放大模块的放大后一路传输给波形采集板进行原波形的采集和保存,另一路传输给滤波器,通过滤波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传输给检波电路,检波电路将信号处理成所需要的模拟信号并输出给φ-q-n采集板,Φ-q-n采集板将模拟波形转换成所需要的Φ,q,n,t,f数字数据并传输给电脑,通过电脑手动或者自动设置信号Φ-q-n图谱的触发门值,并将触发门值传输给波形采集板进行波形的触发,该触发方式其触发线以上的Φ-q-n图谱的波形才可以被触发,回路上通过相位传感器采集相位信息传输到相位信号处理回路并连接Φ -q_n板和波形板进行Φ -q-η和波形的同步;如图2所示,通过Φ -q-η触发波形的原理为:当Φ -q-n图谱触发门值设置在图2黄色线位置时,其黄色线以上的波形信号会被触发,即信号I,信号2的波形会触发,触发后的波形信号有两个,即图3、图4,现有的触发方式其触发门值以上的波形信号能够被触发,但不能够对波形信号进行分类,对于触发门值以下的波形信号既不能触发也不能分类,当然触发线以上的信号越多触发的波形信号越多也越复杂;现有的触发方式是根据Φ-q-n图谱设定的触发门值去触发波形信号,这种方法只能对Φ-q-n图谱中处于触发门值以上的波形信号进行触发,触发门值以下的波形信号不能被触发,即触发门值越高触发的信号越少,触发门值越低触发的信号越多,这种波形触发方式单一,波形分类难,触发的回路及程序也比较复杂,其可操作性低,成本高;现有的波形分类技术是用原波形去做小波分析、傅里叶变换分析,在技术上需要大量的时间,难以做到同步检查,同时,进行这些分析处理工作会使MCU的负荷变得沉重,且需要大量的程序,其速度响应也受到限制,进行二次、三次开发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波形信号触发方式的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传感器、放大器、衰减器、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所述传感器采集来自电缆线路的信号,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处理后的信号一路传输给第二波形采集板进行原波形的采集和保存,另一路通过衰减器将不饱和的原波形直接传输给第一波形采集板进行处理,当输入的原信号较大导致信号变形,则通过第一波形采集板的MCU对原信号进行大小的判别后,将较大的信号信息反馈给衰减器进行衰减,衰减后的信息再次传输给第一波形采集板进行处理并传输给电脑,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的两路信号最终传给电脑作分析和显示;所述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内均设置有A/D转换器、存储器和微处理器MCU;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四路信号输入通道及四路信号调节增益旋钮,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相位信号输入口、电源输入口、通电指示灯、通信网线端口及散热孔,四路信号输入通道实现信号接入至传感器,电源输入口连接电源插头实现电源供给,通信网线端口接入通信线缆实现通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四路信号输入通道分别为信号输入通道CH1、信号输入通道CH2、信号输入通道CH3和信号输入通道CH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四路信号调节增益旋钮分别为信号CHl调节增益、信号CH2调节增益、信号CH3调节增益和信号CH4调节增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与局放信号传感器、前置信号处理模块及信号分析判别显示平台组成局放检测系统,局放信号传感器安装在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上,并通过同轴电缆与前置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前置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同轴线与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连接,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通过网线连接至信号分析判别显示平台,所述信号分析判别显示平台为电脑。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局放传感器包括高频电流传感器、电容耦合式传感器、金属箔电极传感器、环形高频天线、双极高频天线、超声波AE传感器、超高频UHF传感器和地电波TEV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滤波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和检波电路,滤波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和检波电路组成的回路将检测到的各种频段局放信号通过前置信号处理回路统一转换成IMHz?10MHz的局放信号,以便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使用同一个10MHz的处理器对各种信号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触发门值的复合实现波形的分类技术,不但能够进行波形信号的触发,而且仅仅通过触发门值的复合设定,通过门值大小的组合就可以实现波形的复合触发及波形的分类,选择所需要的波形信号,采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这种分类方法更直接、快捷、简单,最终把局放检测大型设备变成小型设备,小型设备变成手持设备,同时,触发回路更加的简单,使得检测方法更加经济、便捷、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Φ-q-n触发系统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Φ-q-n图谱。图3为图2中信号I的波形图。图4为图2中信号2的波形。图5为本专利技术波形触发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波形触发图谱。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应用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前置信号处理模块系统构成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自动设置触发门值图谱。图12为图11中a信号被触发图谱。图13为图11中b信号被触发图谱。图14为图11中a、b信号均被触发图谱。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手动设置触发门值图谱。图16为图15中b信号被触发图谱。其中,1-信号输入通道CHl;2-信号输入通道CH2; 3_信号输入通道CH3; 4-信号输入通道CH4 ; 5-信号CHl调节增益;6-信号CH2调节增益;7-信号CH3调节增益;8-信号CH4调节增益;9-相位信号输入口; 10-电源输入口; 11-通电指示灯;12-通信网线端口; 13-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5-16,一种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传感器、放大器、衰减器、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所述传感器采集来自电缆线路的信号,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处理后的信号一路传输给第二波形采集板进行原波形的采集和保存,另一路通过衰减器将不饱和的原波形直接传输给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智能型波形记录式四通道局放检测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传感器、放大器、衰减器、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所述传感器采集来自电缆线路的信号,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处理后的信号一路传输给第二波形采集板进行原波形的采集和保存,另一路通过衰减器将不饱和的原波形直接传输给第一波形采集板进行处理,当输入的原信号较大导致信号变形,则通过第一波形采集板的MCU对原信号进行大小的判别后,将较大的信号信息反馈给衰减器进行衰减,衰减后的信息再次传输给第一波形采集板进行处理并传输给电脑,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两路信号最终传给电脑作分析和显示;所述第一波形采集板和第二波形采集板内均设置有A/D转换器、存储器和微处理器MCU;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四路信号输入通道及四路信号调节增益旋钮,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相位信号输入口(9)、电源输入口(10)、通电指示灯(11)、通信网线端口(12)及散热孔(13),四路信号输入通道实现信号接入至传感器,电源输入口(10)连接电源插头实现电源供给,通信网线端口(12)接入通信线缆实现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盛刚浦野幸治唐敏玲董霖鲁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