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建伟专利>正文

一次性医用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25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临床口腔手术附助器械。提出一种一次性医用吸引管,由塑料制成的吸引管前部为弯管,并在弯管上活动连接一牙套夹,牙套夹上端环套在吸引管上,下端为与牙体吻配的∏形卡;吸引管前端的吸引头为圆柱形的空腔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并在环壁上均布有吸引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次性医用吸引管,具有结构简单、吸引效果好和便于操作的特点,同时其一次性结构设计可避免现有吸引管存在的交叉感染的缺陷。(*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医用吸引管本技术属于临床口腔手术附助器械,主要提出一种一次性医用吸引管。在进行牙科检查及治疗时,需用气水枪冲洗口腔。有大量的冲洗用水积存于口腔内,影响治疗操作,同时伴有唾液、血液的污水从患者口角流出浸污衣物,患者需不时起身吐出,这样既影响了口腔治疗操作的连贯性,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尤其是老年人,有时在牙科治疗的20~30分钟内需起身吐污水几十次。因此,在牙科治疗操作的同时采用口腔吸引管吸除口腔内的污水。而目前牙科综合治疗床上配备的吸引管设计结构不合理,使用时粗大,笨重的金属弯头挂于病人口角,前部直径较大的吸引头位于口腔内,增加病人不舒服感;弯头由于缺乏固定装置,挂于嘴角后容易摆动。且长期多人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口腔疾病及其它接触性传染病。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一次性医用吸引管,使其具有结构合理、吸引效果好和便于操作的特点,从而解决现有吸引管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塑料制成的吸引管前部为弯管并在弯管部位活动连接一牙套夹,牙套夹上端环套在吸引管上,下端为与牙体吻配的∏形卡,用以弹性夹套在病人下牙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起固定管头的作用,由于牙套夹活动连接在弯头部位,因此可根据病人口腔大小调整其位-->置从而调整管头在口腔内的放置深度,使之更利于吸除口腔积水。吸引管前端的吸引头为圆柱形的空腔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并在环壁上均布有吸引孔。由此,吸引头圆弧形底面接触口腔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吸引孔的设计更利于口腔内积水的彻底快捷吸除。本技术提出的一次性医用吸引管:具有结构简单、吸引效果好和便于操作的特点,同时其一次性结构设计可避免现有吸引管存在的交叉感染的缺陷。实施例: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牙套夹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的侧视图。参照实施例给出的附图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次性医用吸引管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其后端为与牙科综合治疗床的吸引机连接的插接头5,其后部为软质塑料管4,使病人移动体位方便,也不会影响吸引管前端的弯头位置。吸引管前部为硬质塑料制成的弯管2,弯管的弯折形状与口腔牙床形状吻配。弯管2上环套有牙套夹3,牙套夹3也采用塑料材质。如附图2、3所示,牙套夹3上端为用以环套在弯管上的套环7,下端为与牙体吻配的∏形卡8,用以弹性夹套在病人下牙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起固定管头的作用。图1所示,吸引管前端的吸引头1为圆柱形的空腔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并在环壁上均布有吸引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医用吸引管,其特征是由塑料制成的吸引管前部为弯管(2)并在弯管上活动连接一牙套夹(3),牙套夹上端环套在吸引管上,下端为与牙体吻配的Π形卡(8);吸引管前端的吸引头(1)为圆柱形的空腔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并在环壁上均布有吸引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医用吸引管,其特征是由塑料制成的吸引管前部为弯管(2)并在弯管上活动连接一牙套夹(3),牙套夹上端环套在吸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建伟张慧贤郭银彩付素玲
申请(专利权)人:任建伟张慧贤郭银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