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生专利>正文

引流管固定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24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夹,其由夹体(1)、引流管夹孔(2)及固定带(3)组成,引流管夹孔(2)设置在夹体(1)上并与夹体(1)为一体,固定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夹体(1)的手柄部位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安全可靠。由于其是针对临床固定引流管困难而设计的,因而方便了使用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目前临床因固定引流管困难而引起的诸多不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管固定夹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引流管固定夹。目前,临床在实施手术后,很多情况下都需放置引流管,尤其是泌尿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更为普遍,有时还需放置多根。这些引流管一般要放置2-10天不等,有时放置的时间更长,可达一月至数月。手术后保证这些引流管的固定通畅,往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旦引流管移位或脱落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轻者常需再次放置,增加病人的痛苦,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术后防止引流管移位,脱落就显得异常重要。目前采取的方法有:用手术缝合线将引流管与皮肤缝合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其引流管会牵引皮肤产生疼痛,给患者术后活动带来限制和困难;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胶布围绕引流管后粘贴在皮肤上固定,这种方式虽避免了牵拉皮肤产生疼痛的问题,但却造成固定不确切,易移位或脱落,且每次伤口换药时要拆除胶布重新固定,既麻烦费时,又增加了暴露时间,易造成伤口污染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临床操作简单易行的引流管固定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由夹体、引流管夹孔及固定带组成,引流管夹孔设置在夹体上,并与夹体为一体;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夹体的夹柄上。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固定引流管安全可靠。由于其是针对引流管的固定而设计的,因而大大方便了广大医务人员,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目前临床在固定引流管时存在的诸多弊端。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固定带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由夹体1、引流管夹孔2及固定带3组成,夹体1与引流管夹孔2为一体,可采用金属条状材料制作。引流管夹孔2可设计为一个,也可设计为两个,本实施例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夹体1的两侧。固定带3有两根,每一根的一端均设有挂钩4,另一端均设有粘扣5,其带有挂钩4的一端分别与夹体1的手柄部位活动连接,其目的是在临床便于操作使用。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用手指相向挤压夹体1的手柄,与夹体1连接为一体的引流管夹孔2在夹体1挤压下,其孔径会随之增大,便于将引流管放入其中,待引流管穿入引流管夹孔2内后,松开夹体1,引流管夹孔2也随之恢复原样,此时引流管也被牢固地固定在引流管夹孔2内,然后将两根固定带3的挂钩4分别挂接在夹体1的手柄部位上,通过粘扣5将固定带3固定在人体上,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夹体(1)、引流管夹孔(2)及固定带(3)组成,引流管夹孔(2)设置在夹体(1)上并与夹体(1)为一体,固定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夹体(1)的手柄部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夹体(1)、引流管夹孔(2)及固定带(3)组成,引流管夹孔(2)设置在夹体(1)上并与夹体(1)为一体,固定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夹体(1)的手柄部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生杨小民孟秀枝王俊生赵遴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生杨小民孟秀枝王俊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