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向明专利>正文

汽车全自动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197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0:16
汽车全自动防护罩。转盘位于底座与顶盖之间,底座上设有外圈,底座上设有支撑所述转盘的柱轴,柱轴上有与转盘内腔壁上凸状结构配合的导向轮,所述转盘位于外圈内腔内,且可沿导向轮转动,底座上有驱动转盘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升降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转盘周边设有若干韧性支撑杆,韧性支撑杆外段由外圈壁上的槽孔伸出,伸出所述外圈圈壁的韧性支撑杆的外段上设有可沿该韧性支撑杆滑动的滑套及韧性支撑杆外端设有的防卡片分别与罩布连接而构成护车罩体,护车罩体上位于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部位的罩布上分别设有开口,升降装置带动顶盖上升后,顶盖与底座之间有一个供护车罩体伸展的间隙。护车罩体可实现全自动展开与收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护车类,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全自动防护罩
技术介绍
公告号CN202669446U(申请号:2012203215529)公布一种车用防护罩收入装置,包括罩盖、底座,在底座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由电机带动旋转的防护罩收放筒,收放筒外壁上连接有防护罩布,收放筒上方设置有罩盖,罩盖通过升降装置与底座连接,升降装置将罩盖打开,电机驱动收放筒正转将罩布甩出,由于罩布里不存在骨架或其它定型装置,罩布伸展出后堆积于汽车顶,需要手动将罩布盖好车身,然后固定;收放筒反转将罩布收拢,此方案虽然实现罩布的自动收拢,但无法实现罩布的自动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自动防护罩,以实现护车罩体自动展开与收拢,全车身防护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参见附图:包括顶盖1和可装于车顶面的底座2,参见图1;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位于底座2与顶盖之间,所述底座2上设有支撑所述转盘4的柱轴8,参见图2,所述底座2上的柱轴8上端设有导向轮8a,参见图7,导向轮侧向凹形面与所述转盘4内侧的凸状结构4f配合,并对所述转盘支撑限位,转盘4可沿所述导向轮8a转动;所述转盘4内有内腔4a,所述转盘4的周边有槽口朝向外侧的凹槽4e,参见图7;所述底座2上设有可驱动转盘4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和可带动顶盖1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3,参见图1,底座2上设有驱动升降装置3的第二驱动机构3a,在所述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上升后,所述顶盖1与底座2之间有一个供护车罩体伸展的间隙1c;所述顶盖1的周边设有可作用于护车罩体10的下凸沿1a,参见图1;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圈11,所述转盘4位于外圈11的内腔11b内,所述转盘4在外圈11的内腔11b内可产生转动,参见图7;所述转盘4周边设有若干韧性支撑杆6,参见图图2、图7,韧性支撑杆外段由所述外圈11圈壁上的槽孔11a伸出,伸出所述外圈11圈壁的韧性支撑杆6的外段上设有可沿该韧性支撑杆6滑动的滑套6b,韧性支撑杆6的外端设有防卡片6a,参见图11,罩布9与韧性支撑杆上的6滑套6b连接而构成护车罩体10,护车罩体10上位于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部位的罩布9上分别设有开口10b,参见图12,所述罩布9的内端与外圈11的圈壁连接固定,所述罩布9的外端与所述韧性支撑杆6外端上的防卡片6a连接固定,所述护车罩体10由顶盖1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1c展开后,与车身外壳面随形,所述护车罩体10收拢后,所述滑套6b及与滑套6b连接的罩布9集结与所述外圈11圈壁的外侧,参见图7,若干韧性支撑杆6收拢于转盘4的周边凹槽4e内,参见图5。进一步的是:所述柱轴8至少设有三件,沿所述转盘4的圆周分布,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和升降装置3及第二驱动机构3a位于所述转盘4的内腔4a内;本汽车自动防护罩在结构上,在底座1与顶盖2之间只有所述转盘4的一个垂直平台。所述柱轴8或者是为一件,且装于所述转盘4的中心部位,柱轴8内有空腔8b,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和升降装置3及第二驱动机构3a位于所述柱轴8内的空腔8b内;本汽车自动防护罩在结构上,在所述底座1与顶盖2之间只有所述转盘4的一个垂直平台。本专利技术的伸展和收拢过程:首先由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上升,使顶盖1与底座2之间形成一个供护车罩体10伸展的间隙1c,当第一驱动机构5带动转盘4顺向转动时,转盘4带动护车罩体10由顶盖1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1c伸展至完全展开,展开过程中,当护车罩10的遇到雨刮等凸出装物体时,韧性支撑杆6外端的防卡片6a可自动顶起韧性支撑杆6外端,使护车罩体10继续伸展,直至完全展开,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部位的罩布9上则分别设有开口10b内,以实现全车车身防护,护车罩体完全展开后,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下降,顶盖周边的所述下凸沿1a下降压紧护车罩体10,护车罩体即与车身外壳表面随形,或基本吻合;当第一驱动机构5带动转盘4反向转动时,转盘即带动护车罩体10向内收拢,所述护车罩体10收拢后,所述滑套6b及与滑套6b连接的罩布9集结与所述外圈11圈壁的外侧,若干韧性支撑杆6收拢于转盘4的周边凹槽内;直至完全收拢后,然后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下降到位。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所述罩布4内端固定于外圈上,并通过韧性支撑杆6滑套6b连接,且外端与韧性支撑杆6前端的防卡片6a连接,而且,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部位的罩布9上分别设有开口10b内,在展开过程中,当护车罩体10的遇到雨刮等凸出装物体时,韧性支撑杆6外端的防卡片6a可自动顶起韧性支撑杆6外端,使护车罩体10自动继续伸展,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则可位于罩布9上的开口10b内,护车罩体10自动完全展开后,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下降,顶盖1周边的所述下凸沿1a下降压紧护车罩体10,护车罩体即与车身外壳表面随形,或基本吻合;当第一驱动机构5带动转盘4反向转动时,转盘即带动护车罩体10自动向内收拢,所述护车罩体收拢后,所述滑套6b及与滑套6b连接的罩布9集结与所述外圈11圈壁的外侧,若干韧性支撑杆6收拢于转盘4的周边凹槽内,直至完全收拢,然后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下降到位,以实现护车罩体10的全自动展开并自动收拢。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其它技术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确定为摘要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有5个柱轴时去除外壳护车罩体展开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只设有1个柱轴时去除外壳护车罩体展开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去除外壳护车罩体收拢示意图;图5为图4中C处局部剖后,展示了韧性支撑杆6收拢至转盘4的凹槽4e内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驱动机构中的拔盘5a与转盘4中立柱4d啮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所示转盘的B-B视图,展示了柱轴8与转盘4连接示意结构;图8为图2中所示升降装置3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10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护车罩体10展开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韧性支撑杆6与罩布9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置于车顶后,护车罩体10展开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置于车顶后,护车罩体10收拢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其包括顶盖1和可装于车顶面的底座2,参见图1,所述顶盖1的周边设有可作用于护车罩体10的下凸沿1a,下凸沿1a与顶盖体的接合部位为圆弧结构,所述下凸沿1a的下端设置柔性条1b,该柔性条在顶盖1下降与车顶面接合时,呈柔性接触状态,可防止顶盖1损伤汽车车顶油漆面,并防止粉尘进入,所述柔性条1b可为橡胶、硅胶等柔性材质;所述底座2与车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全自动防护罩,其特征是:包括顶盖(1)和可装于车顶面的底座(2);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位于底座(2)与顶盖(1)之间,所述底座(2)上设有支撑所述转盘(4)的柱轴(8),所述底座(2)上的柱轴(8)上端设有导向轮(8a),导向轮侧向凹形面与所述转盘(4)内侧的凸状结构(4f)配合,并对所述转盘(4)支撑限位,转盘可沿所述导向轮(8a)转动;所述转盘(4)内有内腔(4a),所述转盘(4)的周边有槽口朝向外侧的凹槽(4e);所述底座(2)上设有可驱动转盘(4)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和可带动顶盖(1)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3),底座(2)上设有驱动升降装置(3)的第二驱动机构(3a),在所述升降装置(3)带动顶盖(1)上升后,所述顶盖(1)与底座(2)之间有一个供护车罩体伸展的间隙(1c);所述顶盖(1)的周边设有可作用于护车罩体(10)的下凸沿(1a);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圈(11),所述转盘(4)位于外圈(11)的内腔(11b)内,所述转盘(4)在外圈(11)的内腔(11b)内可产生转动;所述转盘(4)周边设有若干韧性支撑杆(6),韧性支撑杆外段所述外圈(11)圈壁上的槽孔(11a)伸出,伸出所述外圈(11)圈壁的韧性支撑杆(6)的外段上设有可沿该韧性支撑杆(6)滑动的滑套(6b),韧性支撑杆(6)的外端设有防卡片(6a),罩布(9)与韧性支撑杆上的(6)滑套(6b)连接而构成护车罩体(10),护车罩体(10)上位于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部位的罩布(9)上分别设有开口(10b),所述罩布(9)的内端与外圈(11)的圈壁连接固定,罩布(9)的外端与所述韧性支撑杆(6)外端上的防卡片(6a)连接固定,所述护车罩体(10)由顶盖(1)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1c)展开后,与车身外壳面随形,所述护车罩体(10)收拢后,所述滑套(6b)及与滑套(6b)连接的罩布(9)集结与所述外圈(11)圈壁的外侧,若干韧性支撑杆(6)收拢于转盘(4)的周边凹槽(4e)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全自动防护罩,其特征是:
包括顶盖(1)和可装于车顶面的底座(2);
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位于底座(2)与顶盖(1)之间,所述底座(2)上设有支撑所述
转盘(4)的柱轴(8),所述底座(2)上的柱轴(8)上端设有导向轮(8a),导向轮侧向凹形面与
所述转盘(4)内侧的凸状结构(4f)配合,并对所述转盘(4)支撑限位,转盘可沿所述导向轮
(8a)转动;
所述转盘(4)内有内腔(4a),所述转盘(4)的周边有槽口朝向外侧的凹槽(4e);
所述底座(2)上设有可驱动转盘(4)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和可带动顶盖(1)上下移
动的升降装置(3),底座(2)上设有驱动升降装置(3)的第二驱动机构(3a),在所述升降装置
(3)带动顶盖(1)上升后,所述顶盖(1)与底座(2)之间有一个供护车罩体伸展的间隙(1c);
所述顶盖(1)的周边设有可作用于护车罩体(10)的下凸沿(1a);
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圈(11),所述转盘(4)位于外圈(11)的内腔(11b)内,所述转盘(4)在
外圈(11)的内腔(11b)内可产生转动;
所述转盘(4)周边设有若干韧性支撑杆(6),韧性支撑杆外段所述外圈(11)圈壁上的槽
孔(11a)伸出,伸出所述外圈(11)圈壁的韧性支撑杆(6)的外段上设有可沿该韧性支撑杆
(6)滑动的滑套(6b),韧性支撑杆(6)的外端设有防卡片(6a),罩布(9)与韧性支撑杆上的
(6)滑套(6b)连接而构成护车罩体(10),护车罩体(10)上位于车身两侧的外后视镜部位的
罩布(9)上分别设有开口(10b),所述罩布(9)的内端与外圈(11)的圈壁连接固定,罩布(9)
的外端与所述韧性支撑杆(6)外端上的防卡片(6a)连接固定,所述护车罩体(10)由顶盖(1)
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1c)展开后,与车身外壳面随形,所述护车罩体(10)收拢后,所述滑
套(6b)及与滑套(6b)连接的罩布(9)集结与所述外圈(11)圈壁的外侧,若干韧性支撑杆(6)
收拢于转盘(4)的周边凹槽(4e)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防护罩,其特征是:所述柱轴(8)至少设有三件,沿所
述转盘(4)的圆周分布,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和升降装置(3)及第二驱动机构(3a)位于所
述转盘(4)的内腔(4a)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防护罩,其特征是:所述柱轴(8)为一件,且装于所述
转盘(4)的中心部位,柱轴(8)内有空腔(8b),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和升降装置(3)及第二
驱动机构(3a)位于所述柱轴(8)内的空腔(8b)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廖向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