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299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TDICCD采集获取在轨图像;获取所要仿真的相机视轴LOS晃动数据,将LOS晃动数据分配在轨图像的每一行像元对应的时刻上;对于在轨图像,分别以垂直于推扫方向和沿推扫方向作为当前分析方向,针对每个时刻对应像元,执行如下过程:计算LOS晃动幅值与像元尺寸的比值;将比值向下取整,得到LOS晃动的大幅能量;将当前时刻对应的像元在当前分析方向上平移LOS晃动的大幅能量对应的值;将比值减去LOS晃动的大幅能量,得到LOS晃动的小幅能量λ;将平移之前当前时刻对应像元的能量的(1‑λ)倍,再加上平移之后当前时刻对应像元的能量的λ倍,更新当前时刻对应像元的能量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仿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振动是指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由于搭载设备(如动量轮等高速转动部件、太阳翼驱动机构等步进部件、红外相机摆镜等摆动部件)正常工作造成的航天器幅度较小的往复运动。微振动源指引起微振动的设备。微振动能量很小,相比发射段力学环境造成的应变,微振动至少小1个量级,不会造成结构破坏。除了幅值较小,微振动的频率范围很广,姿态控制系统难以测量,也无法全频段控制。微振动主要影响光学相机等对微振动敏感的设备,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必须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在微振动对成像质量影响评估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形成了相关软件,典型的如:ITM、IME和DOCS。但这些软件都是对中国禁运的,因此只能粗略了解该类软件的分析方法。这些软件基本上都是用于分析微振动对相机视轴(LOS)的影响,或进一步分析微振动对相机主镜面型的影响,没有进一步得到微振动对最终的图像质量的影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起于1991年,五院总体部与哈工大合作,针对某卫星的太阳翼转动、磁带机、动量轮等活动部件工作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没有考虑光路对微振动的敏感特性。后续虽然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但同国外主要软件一样,这些方法仅是解决了微振动对相机视轴LOS的影响问题,没有具体涉及微振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关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目前可查到的主要有以下成果:(1)线性振动对线性振动,模型如公式(1),成像质量MTF如公式(3)所示。x(t)=x0+vt(1)d=vt(2)MTF(N)=sinc(πNd)(3)式中:N为采样频率,d为像面上运动距离。(2)正弦振动正弦振动如图1所示,图中A图表示为积分时间te/T0≤1振动周期时的示意图,B图为te/T0>1时的示意图。当te/T0≤1时,如公式(4)所示,成像质量MTF如公式(6)所示。 x ( t ) = a c o s ( 2 π T 0 t + φ 0 ) - - - ( 4 ) ]]> d ‾ = 3.57 a t e T 0 , t e T 0 ≤ 1 - - - ( 5 ) ]]> M T F ( N ) = J 0 ( 2 π N d ‾ ) - - - ( 6 ) ]]>式中:a为振幅,为初相位角,公式(5)中的为按照概率计算的弥散斑平均直径,J0为零阶贝赛尔函数。当te/T0>1时,MTF(N)可表示为下式:MTF(N)=J0(2πNa)(7)对于正弦振动对系统MTF的影响的零阶贝塞尔函数表达示为 J 0 ( x ) ≈ 1 - x 2 4 + x 4 64 - x 6 2048 + x 8 147456 - - - ( 8 ) ]]>(3)随机振动随机振动模型如公式(9)所示,其分布假定符合高斯分布,成像质量MTF如公式(10)所示。 x ( t ) = Σ t i < t a i , σ = 1 n Σ 1 n ( a i - a ‾ ) 2 - - - ( 9 ) ]]>MTF(N)=exp[-2(πσN)2](10)上述公式仅给出了相机视轴LOS晃动对光学系统MTF的影响,无法直接得到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可视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可有效的模拟在微振动(相机视轴LOS)已知情况下,图像质量影响相对原始图像的变化情况,通过可视化的方法直观显示微振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情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时间延迟积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时间延迟积分图像控制器TDICCD采集获取在轨图像;所述在轨图像为行图像,每一行像元对应一个采集时刻;获取所要仿真的相机视轴LOS晃动数据,将LOS晃动数据分配在所述在轨图像的每一行像元对应的时刻上;步骤(2)对于所述在轨图像,以垂直于推扫方向作为当前分析方向,从LOS晃动数据的第一个时刻开始,针对每个时刻对应像元,执行如下步骤(3)~步骤(6)进行像元的能量值的更新;步骤(3)计算LOS晃动幅值与像元尺寸的比值;将所述比值向下取整,得到LOS晃动的大幅能量;步骤(4)将当前时刻对应的像元在当前分析方向上平移所述LOS晃动的大幅能量对应的值;步骤(5)将所述比值减去所述LOS晃动的大幅能量,得到LOS晃动的小幅能量λ;步骤(6)将步骤(4)平移之前当前时刻对应像元的能量的(1‑λ)倍,再加上平移之后当前时刻对应像元的能量的λ倍,更新当前时刻对应像元的能量值;步骤(7)以沿推扫方向作为当前分析方向,从LOS晃动数据的第一个时刻开始,针对每个时刻对应像元,执行上述步骤(3)~步骤(6)进行像元的能量值的更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振动对图像质量影响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采用时间延迟积分图像控制器TDICCD采集获取在轨图像;
所述在轨图像为行图像,每一行像元对应一个采集时刻;
获取所要仿真的相机视轴LOS晃动数据,将LOS晃动数据分配在所述在轨
图像的每一行像元对应的时刻上;
步骤(2)对于所述在轨图像,以垂直于推扫方向作为当前分析方向,从LOS
晃动数据的第一个时刻开始,针对每个时刻对应像元,执行如下步骤(3)~步
骤(6)进行像元的能量值的更新;
步骤(3)计算LOS晃动幅值与像元尺寸的比值;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世伟郭倩蕊张媚李晓云朱卫红王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