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825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包括:步骤1:试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步骤2:第一天:将级配碎石摊铺均匀后,接着根据所述碾压数据对级配碎石进行初压、第一次复压且在第一次复压过程中对级配碎石补水,接着对级配碎石进行终压,收面提浆;第二天:对级配碎石进行第二次复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结合试验段碾压效果,压实度的最大干密度得到接近实际的确定,从而在全面施工中的压实度抽检中,确保了压实质量的强力控制,通过在现场及时安排补充洒水,保证碾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路面结构层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压实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
技术介绍
碾压施工是级配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基层施工技术中,由于在我国国内公路路面主要采用半刚性基层,应用广泛,工艺成熟,而级配碎石基层应用较少,因而很多施工单位对骨架密实结构的柔性基层的振动成型碾压相对认识不够,对级配碎石基层的碾压工艺,一方面套用传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碾压工艺,另一方面对组合式碾压的如何组合提高压实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缺少实质的参照。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提供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但真正的施工工艺需要施工单位试验摸索才能得出可用于施工指导的设备配套和施工参数。作为传统的半刚性基层碾压工艺,涉及的阶段有初压、复压、终压,但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一样。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压实同时保证功效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压实同时保证功效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包括:步骤1:试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步骤2:第一天:将级配碎石摊铺均匀后,接着根据所述碾压数据对级配碎石进行初压、第一次复压且在第一次复压过程中对级配碎石补水,接着对级配碎石进行终压,收面提浆;第二天:对级配碎石进行第二次复压。作为优选,试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步骤包括:第一天:步骤11:选择试验段落,调整级配碎石的含水量并进行摊铺,同时,根据铺料前下承层高程、铺料后松铺高程、压实料后高程求得松铺系数;步骤12:由15t压路机对摊铺的级配碎石静压1遍,随即用该15t压路机弱振1遍;步骤13:上22t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弱振2遍,再用22t压路机强振3遍、弱振2遍,期间级配碎石表面发白时洒水湿润;步骤14,选2个检测点检测压实度,检测完后再用22t钢轮压路机进行1~2遍强振碾压;步骤15:在所述2个检测点周围的0.3米范围内再选2个检测点检测压实度;如果压实度值变大则重复步骤14~15,且每次1遍强振碾压,直至级配碎石的压实度不再变化或者变小,进而确定级配碎石施工第一天的碾压遍数,然后完成洒水胶轮压路机碾压工序;第二天:重复步骤14~15,直至级配碎石的压实度不再变化,并通过压实度检测数据最大值确定最大干密度。作为优选,所述最大干密度与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比值为1.03~1.05。作为优选,还包括:对第二次复压后的级配碎石进行实度检测,并对不合格部位进行补压,且补压在三天内完成。作为优选,第一次复压步骤中:用22t钢轮压路机强振3~4遍,每遍强振为前进开强振,后退开弱振。作为优选,所述初压步骤中:先用15t钢轮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先静压一遍,然后弱振一遍;再同时用3台22t钢轮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弱振2遍。作为优选,所述终压步骤中:先用22t钢轮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弱振2遍,再用20t胶轮压路机压3遍以上,且碾压速度≥12km/h。作为优选,在第一次复压步骤中,当级配碎石表面发白时对级配碎石进行补水,第二天进行第二次复压前,先对级配碎石表面洒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复压步骤包括:用22t钢轮压路机弱振2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碾压遍数清晰,避免了漏压和过压,路面压实质量均匀,也提高了平整度。2、碾压工效提高、节约碾压施工成本。3、结合试验段碾压效果,压实度的最大干密度得到接近实际的确定,从而在全面施工中的压实度抽检中,确保了压实质量的强力控制。4、现场及时安排补充洒水,保证碾压效果。5、本专利技术通过4个阶段(初压、第一次复压、终压、第二次复压)的多种振动压实类型、多台机械的组合碾压工艺和科学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手段,从而保证了级配碎石基层最重要的一环施工工序的质量,并为今后施工提供了参考的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包括:步骤1:试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具体地,所述步骤1包括:第一天:步骤11:选择试验段落,调整级配碎石的含水量并进行摊铺,同时,根据铺料前下承层高程、铺料后松铺高程、压实料后高程求得松铺系数;步骤12:由15t压路机(配重为15吨的压路机)对摊铺的级配碎石静压1遍,随即用该15t压路机弱振1遍;步骤13:采用22t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弱振2遍,再用22t压路机强振3遍、弱振2遍,期间级配碎石表面发白时洒水湿润;步骤14:选2个检测点检测压实度,检测完后再用22t钢轮压路机进行1~2遍强振碾压,具体地,第一次执行步骤14时为2遍,后续重复步骤14时为1遍;步骤15:在所述2个检测点周围的0.3米范围内再选2个检测点检测压实度;如果压实度值变大则重复步骤14~15,具体每次1遍强振碾压,直至级配碎石的压实度不再变化或者变小,进而确定级配碎石施工第一天的碾压遍数,然后完成洒水胶轮压路机碾压工序;步骤16:第二天:重复步骤14~15,直至级配碎石的压实度不再变化,并通过压实度检测数据最大值确定最大干密度,所述最大干密度与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比值为1.03~1.05。由于试验室为重型击实试验,而现场为振动成型压实,重型击实试验的标准相对偏低,与室外现场不匹配,如只按试验室数据,会造成现场压实不足。因此将所述最大干密度与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比值为1.03~1.05,可以达到严格地压实,且满足质量控制需要。步骤2:第一天:将级配碎石摊铺均匀后,接着根据所述碾压数据对级配碎石进行初压、第一次复压且在第一次复压过程中对级配碎石补水,接着对级配碎石进行终压,收面提浆;所述初压步骤中:先用15t钢轮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先静压一遍,然后弱振一遍;再同时用3台22t钢轮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弱振2遍。第一次复压步骤中:用22t钢轮压路机强振3~4遍,每遍强振为前进开强振,后退开弱振。在第一次复压过程中适当对级配碎石进行补水,具体为,第一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试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步骤2:第一天:将级配碎石摊铺均匀后,接着根据所述碾压数据对级配碎石进行初压、第一次复压且在第一次复压过程中对级配碎石补水,接着对级配碎石进行终压,收面提浆;第二天:对级配碎石进行第二次复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试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
步骤2:第一天:将级配碎石摊铺均匀后,接着根据所述碾压数据对级配碎
石进行初压、第一次复压且在第一次复压过程中对级配碎石补水,接着对级配
碎石进行终压,收面提浆;第二天:对级配碎石进行第二次复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组合碾压工艺,其特征在于,试
验获取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碾压数据步骤包括:
第一天:步骤11:选择试验段落,调整级配碎石的含水量并进行摊铺,同
时,根据铺料前下承层高程、铺料后松铺高程、压实料后高程求得松铺系数;
步骤12:由15t压路机对摊铺的级配碎石静压1遍,随即用该15t压路机弱
振1遍;
步骤13:上22t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弱振2遍,再用22t压路机强振3遍、弱
振2遍,期间级配碎石表面发白时洒水湿润;
步骤14,选2个检测点检测压实度,检测完后再用22t钢轮压路机进行1~2
遍强振碾压;
步骤15:在所述2个检测点周围的0.3米范围内再选2个检测点检测压实
度;
如果压实度值变大则重复步骤14~15,且每次1遍强振碾压,直至级配碎石
的压实度不再变化或者变小,进而确定级配碎石施工第一天的碾压遍数,然后
完成洒水胶轮压路机碾压工序;
第二天:重复步骤14~15,直至级配碎石的压实度不再变化,并通过压实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杰锋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