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裕朗专利>正文

用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80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指一种用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接头插接于软管的上端,软管的下端与软袋的上端连接。接头可以有1个或1个以上,相应的软管也有1个或1个以上,每个接头利用各自的软管与同一个软袋连接。在接头中的接头体上利用外盖扣合胶塞,在胶塞与接头体间有内膜片,在外盖的上端有外膜片。内膜片和接头体被加热压合成一体,且内膜片是一个平面膜片。外膜片和外盖被加热压合成一体。本装置可以避免使用时出现漏水、落屑及针头滑落等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指一种单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输液软袋的接头主要采用菱型塑料接头,这种接头通常由内盖、外盖和胶塞组成的三合一塑料易拉盖或由胶塞、铝塑盖组成的铝塑易拉盖。由于这种塑料接在和软袋复合膜焊封时的密封性能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会发生漏水、落屑和针头滑落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输液反应;此外,这种接头的体积比较大,质量比较重,生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以避免使用时出现漏水、落屑及针头滑落等问题。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接头插接于软管的上端,软管的下端与软袋的上端连接。接头有1个或1个以上,相应的软管也有1个或1个以上,每个接头利用各自的软管与同一个软袋连接。在接头中的接头体上利用外盖扣合胶塞,在胶塞与接头体间有内膜片,在外盖的上端有外膜片。内膜片和接头体被加热压合成一体,且内膜片是一个平面膜片。外膜片和外盖被加热压合成一体。接头体的上端有向外突出的上环,在外盖的下端设置向内收缩的可以扣住上环的环扣,胶塞的边缘分别向上与向下延伸,在胶塞的上、下两面边缘分别形成上、下圆环,并且下圆环扣在接头体的上端外壁及上环上,在外盖的上端设置向内延伸后、再向下延伸的内环,上圆环嵌入由内环形成的凹槽内。内膜片和/或接头体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聚丙烯塑料制作而成。接头体的下端向内收缩成管状,并插入软管内。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接头体与胶塞及外盖上压合了内膜片与外膜片,使用时,将针头先穿过外膜片后插入胶塞,再穿过内膜片后才能进入输液软袋内,在此过程中,胶塞上可能产生的碎屑因内膜片的阻挡,不会落入软袋内的输液中,从而提高了输液时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膜片的作用,使胶塞被密封在里面,避免了外界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接头与软袋的连接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接头12插接于软管6的上端,软管6的下端与软袋7的上端连接。接头12可以有1个或1个以上,相应的软管6也有1个或1个以上,每个接头12利用各自的软管6与同一个软袋7连接,这样就能在一个软袋7上同时使用多个接头12,以方便使用。在接头12中的接头体5上利用外盖2扣合胶塞3,在胶塞3与接头体5间有内膜片4,当针头穿过胶塞3进入输液袋内时,内膜片4可有效地阻挡胶塞上的碎屑落入输液袋内,在外盖2的上端有外膜片1,使胶塞3被封闭在外盖2内,以免受污染。内膜片4和接头体5及外膜片1和外盖2可分别被压合成一体,且内膜片4是一个平面膜片,以方便加工和提高粘合强度。在接头体5的上端有向外突出的上环9,在外盖2的下端设置向内收缩的可以扣住上环9的环扣8,胶塞3的边缘分别向上与向下延伸,在胶塞3的上、下两面边缘分别形成上、下圆环10,并且下圆环10扣在接头体5的上端外壁及上环9上,在外盖2的上端设置向内延伸后、再向下延伸的内环11,上圆环10嵌入由内环11形成的凹槽内。安装时,先将内膜片4压合在接头体5上,再把胶塞3放在接头体5的上端,并使胶塞3上的下圆环10的内壁与接头体5的上端外壁贴紧,下圆环10的下端面搁在上环9的上端面上,再将外盖2上的内环11扣在胶塞2的上圆环10上,再用力将外盖2向下压,使外盖2上的环扣8扣住接头体5上端的上环9,上圆环10嵌入由上环11形成的凹槽内,把胶塞3和接头体5紧密地扣压在一起。内膜片4和接头体5应该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制作而成,以确保输液软袋安全可靠。接头体5的下端向内收缩成管状,插入软管6内。使用时只需撕开外膜片1,将针头穿透胶塞3和内膜片4即可。使用时,药液灌装后把接头体5的下端插入到软管2内,并插紧,在高温灭菌时,利用软管自身收缩和粘附的材料特性使接头体5、软管6和软袋7形成一个密闭的容器。本技术尤其适合制药和制袋相互独立的企业。制袋企业可以组织经济规模的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制药企业可减少投资规模,缩短投资周期。权利要求1.用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其特征是接头(12)插接于软管(6)的上端,软管(6)的下端与软袋(7)的上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袋,其特征是接头(12)有1个或1个以上,相应的软管(6)也有1个或1个以上,每个接头(12)利用各自的软管(6)与同一个软袋(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袋,其特征是在接头(12)中的接头体(5)上利用外盖(2)扣合胶塞(3),在胶塞(3)与接头体(5)间有内膜片(4),在外盖(2)的上端有外膜片(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软袋,其特征是内膜片(4)和接头体(5)被加热压合成一体,且内膜片(4)是一个平面膜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片封闭式输液软袋接头,其特征是外膜片(1)和外盖(2)被加热压合成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片封闭式输液软袋接头,其特征是接头体(5)的上端有向外突出的上环(9),在外盖(2)的下端设置向内收缩的可以扣住上环(9)的环扣(8),胶塞(3)的边缘分别向上与向下延伸,在胶塞(3)的上、下两面边缘分别形成上、下圆环(10),并且下圆环(10)扣在接头体(5)的上端外壁及上环(9)上,在外盖(2)的上端设置向内延伸后、再向下延伸的内环(11),上圆环(10)嵌入由内环(11)形成的凹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片封闭式输液软袋接头,其特征是内膜片(4)和/或接头体(5)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聚丙烯塑料制作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片封闭式输液软袋接头,其特征是接头体(5)的下端向内收缩成管状,并插入软管(6)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指一种用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接头插接于软管的上端,软管的下端与软袋的上端连接。接头可以有1个或1个以上,相应的软管也有1个或1个以上,每个接头利用各自的软管与同一个软袋连接。在接头中的接头体上利用外盖扣合胶塞,在胶塞与接头体间有内膜片,在外盖的上端有外膜片。内膜片和接头体被加热压合成一体,且内膜片是一个平面膜片。外膜片和外盖被加热压合成一体。本装置可以避免使用时出现漏水、落屑及针头滑落等问题。文档编号A61J1/10GK2708908SQ200420078249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林裕朗, 郭寅生 申请人:林裕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软管接头的输液软袋,其特征是:接头(12)插接于软管(6)的上端,软管(6)的下端与软袋(7)的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朗郭寅生
申请(专利权)人:林裕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