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角度为30°的人体管腔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985 阅读:4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NiTi合金丝编织交叉角度为30°的医用NiTi合金丝编织的管腔内支架方面的设计。包括有用NiTi合金丝编织成网状筒形的支架,其网孔的交叉角度为25°至35°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所技术方案,限制NiTi合金丝编织支架的交叉角度,不但可保证整个管腔内支架编织孔的均匀性,而且使工艺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和准确的放入到置入器中且放出过程顺畅、因放置位置有误差再次收回时亦很容易和简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管腔内支架,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用NiTi合金丝编织交叉角度为30°的医用NiTi合金丝编织的管腔内支架方面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NiTi合金丝编织的人体管腔内支架的交叉角度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其角度在设计和编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范围较广,最大角度可达50°。这给临床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操作不便。尤其是人体内较小的管腔(如小血管、胆管等),由于在管腔内植入支架时,需先将支架回缩呈线状预装到输送鞘管内,然后在影像系统的引导下,沿人体的腔管将输送鞘管送至患者的病变部位,最后将支架从输送鞘管内推出。经我们反复试验,在临床上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支架的角度实际上是实施操作的关键因素。在支架预装到输送鞘管时,或当支架植入位置不正确需重新收回到输送鞘管时,支架的回缩难易与支架的编织角度有着重要关系。除NiTi合金丝支架应具有良好的记忆性能外,加之支架编织的交叉角度合适,支架的预装和再次收回时,将非常容易和简单。如果NiTi合金丝编织交叉角度不加以控制,临床植入时,如遇植入位置误差再次收回时比较困难,无法一次准确地将支架收回到输送鞘管中,这就耽误了临床的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角度为30°的人体管腔内支架,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用NiTi合金丝编织成网状筒形,其网孔的交叉角度为25°至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尹增建张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莱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